郭曙光
(沈陽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沈陽市 110015)
板式橡膠支座在梁橋中應用廣泛,支座通常設置在墩臺墊石之上,上部結構直接擱置在支座之上,一般支座與墩梁間無連接措施,而在橋墩蓋梁、橋臺臺帽兩側設置鋼筋混凝土擋塊以限制梁體橫向位移。選擇典型板式橡膠支座梁橋為研究對象,建立Midas Civil模型,對該橋進行抗震分析,探討板式橡膠支座抗震分析時的承載性能、穩定性能。
該工程位于哈爾濱市道外區,本工程利用原二環部分原有高架橋,拆除部分東直路立交、先鋒路立交和公濱路立交及相應部分橋梁引道,形成完善的東二環高架體系。主橋工程起點東直路,終點公濱路立交橋北側下橋處,全長6606m,先鋒路北段主橋標準斷面為0.5m(防撞欄)+16.6m(機動車道)+0.5m(防撞欄)=17.6m(全寬),雙向四車道;先鋒路南段主橋標準斷面為0.5m(防撞欄)+24.6m(機動車道)+0.5m(防撞欄)=25.6m(全寬),雙向六車道。高架橋主橋設計行車時速為每小時60km。高架橋擬采用預應力簡支轉連續小箱梁、鋼梁等多種結構型式。選取主線4×28m預應力簡支轉連續小混凝土結構為研究對象,橋寬37.1m,平均墩高6m,PS89-PS92蓋梁下有3個橋墩,PS93蓋梁下有2個橋墩。
根據工程地勘資料文件可知,本橋的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0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設計特征周期值為0.45s,阻尼比0.05。按照《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的相關規定,此橋梁為規則橋梁??拐鹪O防分類為乙類,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抗震構造措施取8度。采用A類抗震設計方法進行抗震驗算。
本計算取高架橋4×28m預應力簡支轉連續小混凝土結構為設計對象,橋寬37.1m,橋墩采用圓柱墩,平均墩高6m,支座采用板式橡膠支座,支座類型為GYZ350,用Midas Civil建立梁單元模型。


表1 板式橡膠支座參數表
結構荷載為結構恒載及地震力作用。模型中橋梁結構恒載轉化為質量。計算模型如圖1所示。
根據《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的相關規定,此橋梁為規則橋梁??拐鹪O防分類為乙類,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采用A類抗震設計方法進行抗震驗算??拐饦嬙齑胧┌吹卣鸹玖叶?度選取。根據地震類別、場地條件、橋梁結構類型等條件計算得出水平設計加速度反應譜最大值Smax=2.25Aη2=2.25×2.2×0.1g×1.32=0.653g,設計加速度峰值PGA=Smax/2.25=0.29g。
根據《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第7.2.1條規定,E1地震作用下,應按照《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3362-2018)《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規定驗算橋墩。
E1地震作用下的反應譜曲線如圖2。
E1地震作用下墩底反力如表2。

表2 橋墩底部內力表
橋墩主筋采用單排直徑32mmHRB400鋼筋,箍筋采用6肢直徑12mmHRB400鋼筋,采用靜力驗算,E1地震作用下的橋墩抗震驗算滿足相關《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3362-2018)要求。
根據《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第7.2.1條相關規定要求,E2地震作用下,需要驗算橋墩墩頂位移、橋墩斜截面抗剪、支座及其連接構件、蓋梁承臺及基礎的強度驗算。
E2地震作用下的反應譜曲線如圖3。
E2地震作用下墩底反力如表3。

表3 橋墩底部內力表
橋墩順橋向、橫橋向M-?曲線見圖4和圖5,由此判定橋墩仍處于彈性階段,未進入塑性。
3.2.1橋墩墩頂位移驗算
E2地震作用下,橋墩墩底仍處于彈性階段,未進入塑性,根據《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規定,墩頂位移不作驗算。
3.2.2橋墩抗剪驗算
因為《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未明確說明橋墩未進入塑性的抗剪計算方法,故根據《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第7.4.2條,對橋墩進行斜截面抗剪驗算。
(1)橋墩順橋向抗剪驗算
順橋向配置了6肢間距為10cm直徑12mmHRB400鋼筋,從Midas計算模型中提取E2地震作用下順橋向地震作用下的橋墩墩底內力為:N=10834kN,F=2023kN。
根據《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式7.4.2-1驗算:
Vc0=φ(Vc+Vs)
Vc0=2023kN
φ(Vc+Vs)=6781kN
故橋墩縱橋向斜截面抗剪滿足《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3362-2018)要求。
(2)橋墩橫橋向抗剪驗算
順橋向配置了6肢間距為10cm直徑12mmHRB400鋼筋,從Midas計算模型中提取E2地震作用下順橋向地震作用下的橋墩墩底內力為:N=10834kN,F=2023kN。
根據《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式7.4.2-1驗算:
Vc0=φ(Vc+Vs)
Vc0=2129kN
φ(Vc+Vs)=6781kN
故橋墩橫橋向斜截面抗剪滿足《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3362-2018)要求。
3.2.3板式橡膠支座驗算
(1)支座厚度驗算
E2地震作用下,板式橡膠支座厚度驗算按照《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第7.4.5條規定驗算:
XB=XD+XH+0.5XT
支座厚度驗算結果見表4。
(2)支座抗滑穩定性驗算
E2地震作用下,板式橡膠支座抗滑穩定性驗算按照《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第7.4.5條規定驗算:
μdRb≥Ehzh
Ehzh=Ehze+Ehzd+0.5Ehzt

表4 支座厚度驗算結果
支座抗滑穩定驗算結果見表5。

表5 支座抗滑穩定性驗算結果
計算結果表明,本聯結構在E1地震作用下,橋梁結構滿足抗震要求,E2地震作用下,橋梁墩柱抗剪、承臺、樁基礎驗算滿足《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3362-2018)要求,支座厚度、抗滑穩定性不滿足《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要求。由此可見,需調整板式橡膠支座型號由GYZ350變為GYZ450,需設置橋梁橫向限位裝置,限制橋梁上部小箱梁橫向移動。
板式橡膠支座一般與橋墩和梁體之間無連接措施,支座厚度較薄,變位角小,地震作用下,板式橡膠支座梁橋容易發生支座變位、滑移,產生過大的墩梁相對位移,導致主梁移位、伸縮縫處相鄰梁體間的碰撞、擋塊破壞以及落梁等方面橋體破壞。所以采用板式橡膠支座橋梁需設置較強的橋梁的限位裝置,限制梁體的橫向移動,防止擋塊破壞、落梁等病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