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音樂文獻學的角度,系統地梳理了與新疆少數民族音樂相關的書籍、樂譜、會議發言以及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闡述了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文獻的特點、發展水平等相關內容和特點。
【關鍵詞】新疆;民族音樂;文獻
【中圖分類號】J60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10-0039-02
【本文著錄格式】肖俊一.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文獻研究綜述[J].北方音樂,2020,05(10):39-40.
“互聯網+”與大數據的應用為我們學術研究提供了技術的支撐,文獻查找、文獻應用由扒書堆改由指尖鍵盤的敲擊。本文的寫作是根據中國知網、龍源期刊網及讀秀數據庫及部分紙質文獻,將有關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文獻進行系統梳理和歸類,對現有能夠查找到的關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文獻用“宏觀”介紹與“微觀”解讀互映的方式,向世人展開所取得的成就。
一般說來,廣義的文獻為記錄知識的一切載體;狹義的文獻,主要指有有歷史價值或參考價值的文字資料。新疆少數民族音樂藝術主要依靠的是“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歷史上并未留下過多的文獻資料。但是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大批專家學者對包括木卡姆在內的新疆少數民族音樂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世紀八、九十年代是第一個學術高峰期,涌現出不少成果,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專著、曲譜,積累了一大批文獻。二十一世紀初,隨著傳統文化保護工作的升溫,此項工作又有了新的進展,一批批重要成果問世。這些音樂文獻的研究范圍廣泛,內容涉及諸多與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有關的事項,既有歷史的、現時的、又有當代熱點的“非遺”研究,為新疆少數民族音樂的研究提供了客觀上的物質基礎。本文的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文獻主要指的是與其相關的歷史資料、學術論文、專著和曲譜等漢語文字紙質音樂文獻。
當代的學術研究有多種研究方法,但無論是什么研究都無法擺脫對文獻的依賴,新疆的少數民族音樂研究也是如此。追溯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文獻的源頭可以查實是晉豹《古今注·音樂篇》載:“橫吹,胡樂也”。張博望入西域,傳法于西京惟得《摩訶兜勒》一曲,這是現今能夠找到最早記載新疆少數民族音樂的文獻。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大批音樂工作者深入到新疆各民族之中,收集和整理一大批鮮活的音樂資料,為新疆的民族音樂研究提供保障。歷時多年完成的《中國民族民間音樂集成》(新疆卷)就是其最具有說服力的音樂工程,其收集整理的新疆少數民族音樂為當代新疆音樂研究提供堅實資料,使更多的后來者注意到音樂文獻的重要性。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發達,歷史悠久。文獻上記載民族音樂文化在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只不過這些音樂是散見于一些歷史,政治、文學等其他文獻中,沒有專門和系統的論述。例如漢文史籍早就記載過維吾爾族弓拉弦鳴樂器薩它爾,那時稱薩它爾為塞他爾,外形與彈布爾相似,音色明亮,可用于獨奏、合奏或為演唱“十二木卡姆"伴奏;再如1854年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寫的《樂師史》中記載過早在十四、十五世紀時,維吾爾族民間已經出現薩它爾這種樂器,最早流行于南疆喀什、莎車一帶,后來逐漸傳至北疆各地。
一、研究新疆民歌的文獻
這部分文獻包括論文和專著。新疆是著名的歌舞之鄉,民歌資源豐富,是專家學者研究的優先選擇,半個多世紀以來,發表的相關的論文近百余篇,專著多部,如:蒙古族額魯特部民歌特征、昌吉地區原生態民歌花兒來源流布、哈薩克民歌中的詞曲交錯現象、伊犁民歌的歷史背景等。曲集有文化部文學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新疆伊犁維吾爾民歌》,新疆電子音像出版物還出版了大量的民歌。這些文獻不僅包涵民歌的人文內涵,也涉及民歌的音樂本體。如維吾爾族民間旋律中的音組合結構即旋法的學者邵光琛先生。他先后發表了關于漢族和維吾爾族民間旋律中的音組合結構的論文近十篇論文,是研究這一問題的專家,不僅論述了維吾爾族民間旋律中的音組合結構,還闡述了音組合結構的分析方法。這些研究民歌的文獻從民族學、民族音樂學的角度記載了對新疆少數民族民歌的形態和生態、源頭和發展、特點和風格等。
二、民族音樂學的研究文獻
民族音樂學以研究少數民族日常生產和生活中的音樂為己任,反映人們的喜怒哀樂。從民族音樂學的角度研究新疆少數民族是音樂工作者的普遍追求。這一領域取得的成果十分豐富,涉及民族音樂的各個方面,收集到的文獻也很多。例如柯爾克孜族的民族與器樂研究;新疆達斡爾族傳統音樂文化的歷史變遷研究、維吾爾族與阿拉伯木卡姆音樂中同名調之結構比較》、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交流、新疆阿勒泰地區圖瓦人婚禮音樂調查研究、維吾爾民間調式音階的探討、絲綢之路樂舞藝術、西域音樂史。另外,民族音樂史學的研究包括(一)燕樂二十八調與蘇祗婆五旦七聲、龜茲樂調理論探析——唐代二十八調理論體系、八十四調、蘇祗婆調式音階等。這部分的研究幾乎涵蓋了新疆民族音樂學的各個領域,可謂成果豐碩。
三、維吾爾族木卡姆音樂文獻
維吾爾木卡姆研究肇始于建國以后,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改革開放后的80、90年代達到第一個學術高峰期,涌現出一批重要學術研究成果。2005年11月25日,《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資文化遺產代表作”,使木卡姆研究再次進入一個高潮階段。
關于木卡姆研究的理論文獻。在眾多的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文獻中,木卡姆音樂研究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20世紀50年代初,賽福鼎·艾則孜到文化部請求派人來搶救木卡姆,文化部派來了中央音樂學院教師萬桐書。1951-1960年,萬桐書在當地政府、其他學者和老藝人的幫助下錄音、記譜、整理出版了由音樂出版社與民族出版社聯合出版的《十二木卡姆》(樂譜上冊、樂譜下冊),這是一部里程牌式的著作。在其最初的版本中,以序言的形式刊載《十二木卡姆》簡介。全文分為概述、《十二木卡姆》的流布、歌詞、演唱風格,形式和伴奏樂器等。雖然《十二木卡姆》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工作組記譜整理,但其主筆應是萬桐書先生,他成為論述木卡姆的第一位民族音樂理論家。此后,他又在《音樂研究》1956年第一期發表了論文《一部優秀的民族古典音樂〈12木卡姆〉》。在這篇論文中,萬桐書先生第一次全面論述了木卡姆,包括12木卡姆的傳說及流布情況、歌詞內容、體裁與曲式、演唱風格、伴奏形式等涉及木卡姆的幾個問題。由于《音樂研究》發行全國,影響范圍較為廣泛,以此開啟了木卡姆研究的歷程。
繼萬桐書先生之后是維吾爾族著名學者阿不都秀庫爾·穆罕默德依明,他的研究領域較為廣泛且專業,維吾爾文學、美學、哲學和藝術都有涉獵。由他撰寫出版的《論維吾爾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研究專著用維吾爾語寫成,再有楊金祥翻譯成漢語于1985年7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專著系統地論述了《十二木卡姆》的基本概念、排列形式、音樂特點、音樂結構和歌詞,全書共有9萬余字。作為較早系統研究《十二木卡姆》專著,成為后人研究木卡姆的必讀書目,對后來學者的木卡姆研究有著重要的影響。
此外,涉及到十二木卡姆的重要著作,如: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于公元1854年撰寫的《樂師史》(載《絲綢之路樂舞藝術》,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刀郎木卡姆的生態與形態研究》周吉主編(全國藝術科學“九·五”規劃課題,本人為課題負責人),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版;此書詳細介紹了刀郎木卡姆音樂現象,包括三個地區完整刀郎木卡姆樂譜,有麥蓋提刀郎木卡姆、巴楚刀郎木卡姆、阿瓦提刀郎木卡姆,刊載的樂曲達17首,為我們更好地了解和認識刀郎木卡姆提供了最為可靠的音樂文獻。
筆者通過文獻搜集初步厘清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研究的特征表現,維吾爾木卡姆大到可分為生態與形態兩部分。生態主要是指音樂人類學、民族音樂學的相關研究,包括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的史學、美學、傳播學等諸多方面。形態主要是指木卡姆音樂本體研究的諸方面研究,包括樂律、旋法、調式、調性的研究,節奏、節拍的研究,旋律織體研究,曲式、結構以及樂器結合的研究等。
四、結語
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文獻記錄了新疆音樂發展歷程,帶給后人的是取之不盡的學術研究的原動力,任何研究新疆民族音樂都離不開這些寶貴的音樂文獻。梳理文獻歷來都是學術研究的重要環節,本人借鑒音樂文獻學的理論與方法,以點帶面,從實用性角度認識到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文獻具有以下幾類特征:
(1)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文獻的特點是來源廣泛,復雜多樣。既有古代語言記錄又有現代語言的論述;既有漢語言的文本也有少數民族語言的論述;既有為載有的文獻也有用樂譜記錄的文獻;由于文獻來源渠道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這就決定了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文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2)經過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給研究生教育提供了發展的動力。一批中青年教師和碩博研究生開展了大量的新疆音樂方面的專研。伴隨著學位論文的通過與發表,一批新疆少數民族音樂的研究問世;(3)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文獻研究層次深淺差異較大,缺少學術學準的論文常常影響青年學子的科研興趣與熱情。除木卡姆之外,從文獻的數量上來看,尚能說得過去,但質量急需提升。就筆者已收集資料來看其研究的范圍涉列新疆少數民族音樂,但原創性、學術性具有高水準學術論文與專著數量欠缺,亟待提升。這需要新疆本土人才努力也需要吸引國內、國外對新疆民族音樂感興趣的學者參與。近年來,一些內地學者受到“一帶一路”大環境的影響,已有這方向的苗頭與趨勢;(4)從研究成果來看,有些研究領域已取得了系統性的成果,如木卡姆研究。但有些領域卻顯得零打碎敲,成果不系統、不深入,對音樂本體的研究尚不足。急需對已有的文獻進行全面整合,并在繼承中求發展,全面提升新疆少數民族音樂研究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周箐葆.絲綢之路的音樂文化[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
[2]楊曉靄,李玫.音樂文獻整理的文獻學方法及其規范——以燕樂二十八調研究為例[J].文藝研究,2018(11).
作者簡介:肖俊一(1959—),女,回族,遼寧沈陽人,教授,新疆藝術學院文化藝術系,研究方向: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文獻研究和大學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