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代在不斷的進步,教育也在不斷的發展,在現代教學模式當中,用的是以學生為中心來進行教學,揚琴重奏的教學也深受影響。本篇文章通過進行研究揚琴重奏教學在先現代教學理念中的教學模式,重要意義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現代教學理念;揚琴重奏教學;教學模式;分析;探究
【中圖分類號】J632.5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9-0221-02
【本文著錄格式】巢蓉.現代教學理念下揚琴重奏教學模式探究[J].北方音樂,2020,05(09):221-222.
引言
揚琴重奏的教學是具有表演性質的專業教學,把彈奏的方法以及音樂的相關知識和音樂風格進行相應的傳授,它的教學模式一般都是以傳統的精英教學為主進行傳授的。在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當中,傳授知識的時候可以不需要完全由教師來擔任,教師可以在設計好的情境當中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陪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這種教育方式是也學生為主體,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協作性、情境性等習慣,在揚琴重奏教學的時候加入這種方式會非常的具有意義。
一、揚琴重奏的教學環境
揚琴重奏是揚琴眾多的演奏形式當中的一種,近年來很多的院校和演出團隊對重奏教學極為的重視并加以應用,揚琴重奏的表演可以讓表演者的演奏能力及協作能力達到有效的鍛煉,在進行演奏的時候觀眾也覺得能帶來全新的視聽效果,音樂審美也得到了全新的體驗。在以往的民間樂器演奏教學當中,教師的教學模式一般都是用傳統的精英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演奏能力十分明顯的提升起來,但是這種教學方法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并沒有有效地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起來。隨著現代教學理念的深入,社會對于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以前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社會需求。在現代教學理念當中進行揚琴重奏教學,可以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以及綜合素質進行多元化的提高[1]。
二、揚琴重奏的教學對學生的幫助
(一)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把揚琴重奏和獨奏拿來進行比較的話,獨奏注重的是個人專業技能的發揮,而重奏需要演奏人員除管好自己演奏的部分外,還要將別的演奏者演奏的部分進行照顧,每個演奏者需要進行互相協調,將每個演奏部分進行整體的糅合。在揚琴重奏教學當中,學生們進行演練的時候可以進行互相交流,使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不會那么枯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在進行重奏演練的時候,想要學生之間的配合有默契,他們就必須學會退讓與兼顧,在齊心協力的情況下將重奏的樂曲給演奏出來[2]。
(二)揚長補短 ?提升技能
在進行揚琴重奏樂曲演奏的時候,一定是多人一起完成的,演奏者的性格會各種各樣,他們的演奏風格以及水平也會有很大的差異,這就需要各位演奏者們之間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學會把自己融入到樂曲的合作當中去,讓整體達到很好的效果;不要不顧其他演奏部分,將自己的個人特色突顯出來。在進行揚琴重奏演練的時候,如果自己的不足處正好是他人的優點,就可以學習他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在一起學習的過程當中共同進步,將揚琴重奏的水平整體提高起來。
(三)師生感情提升
進行揚琴重奏演練,能夠提高學生的整體演奏水平,而教師的演奏與教學綜合能力也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教師在揚琴重奏的演練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對學生進行指揮揚琴重奏表演的時候,自己的領導能力和樂曲把控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教師在進行揚琴重奏演練的時候,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在重奏演練的時候進行問題的發覺,在發現錯誤和問題的時候,師生可以相互提醒,教師需要積極和學生進行溝通審視自己和學生有沒有出錯,不斷的將自己的演奏與樂曲讀譜和樂曲把控能力得到提升,在不斷磨合作品的過程中讓師生之間的感情不斷加深,配合默契度不斷提升,這樣對讓揚琴重奏的教學是十分有利的。
三、不同類型的課程安排
在進行揚琴重奏教學的時候,學生之間會因為主修和選修樂器的年級和演奏水平的不同造成一定的差異,為了讓教學質量能夠提高起來,把揚琴重奏的演練與個別專業課程進行有效搭配[3]。
(一)個別課
個別課指的是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對個別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在高校的音樂課當中占著十分重要的比例,這種教學模式的特點在于其針對性比較強,很容易找到學生的問題,從而對癥下藥,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來進行相應的調整,為學生分析知識難題,在樂曲的結構、特色、背景等方面也可以進行詳盡的講解,在課堂教學的當下就可以將學生的問題進行解決,為以后的練習打好基礎。
(二)重奏課
當教師在進行揚琴重奏課教學之前,通過學生的演奏水平與特點把曲目進行分解,然后在學生內進行分組,把學生演奏的積極性給調動起來。在進行重奏教學的時候,揚琴二重奏是學生初期接觸到的重奏形式,彈奏要求是需要兩個人在彈奏時要相互協調配合,這種重奏的形式會對初期接觸到揚琴重奏的學生不太友好。在選擇演奏曲目的時候,教師需要先將簡單的曲目讓學生練習,循序漸進的讓學生進行揚琴重奏的訓練,在這種訓練當中,可以把學生的練琴動力給激發出來,讓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和探討,可以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給培養起來,學生之間相互配合也會越來越熟練。在進行揚琴重奏教學的時候,需要把揚琴和其它樂器組合的重奏進行多次的訓練,在很多種樂器的重奏過程中,揚琴一般占據的是配合的地位,與其他樂器之間的默契熟練度就變得非常的重要。
四、揚琴重奏訓練中的問題
(一)音色的協和
想要將音樂作品充分的發揮出來,其音色的變化十分重要,在進行揚琴重奏演奏當中,為了使音樂更加富有表現力,這是我們在揚琴重奏訓練當中必須實現的一個重要問題。有一部分同學在進行揚琴演奏的時候求的是演奏曲目的高升,導致演奏的速度非常快,從而導致作品當中部分音色細膩的部分沒有表達出來。在演奏的時候,觀眾最終聽到的是音色,演奏者在進行揚琴重奏訓練的時候,需要把揚琴的技巧運用進去,不要緊張,讓全身保持著放松,在這種狀態下演奏出來的音色會相對的飽滿圓潤,在進行彈奏的時候,揚琴的擊打位置也對音色有著很大的影響,揚琴當中有高、中、低三個音區,每個音區擊打的位置不同,造成的音色也會不同。例如如果擊打的的距離和琴碼隔得太近了的話,揚琴所發出來的音色就會比較尖銳硬氣,如果擊打的距離和琴碼隔得太遠了的話,揚琴所發出來的音色就會綿薄無力,聲音沒有穿透力。當揚琴在和其它的樂器進行重奏的時候,各個樂器的音色統一性訓練是非常重要的,這就和演奏的方式有著直接的關系,演奏者之間需要進行及時的溝通,讓每個發出來的音色都非常完美[4]。
(二)統一的節奏
在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生里面,都會有一定的音樂基礎,對聽辨音樂節奏的能力也會有一定的基礎,在進行揚琴重奏訓練的時候,節奏會成為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這種音樂的節奏是把不同的音進行各種形態的組合,讓音具有千變萬化的能力。揚琴重奏的表演需要的是相互配合,重奏的節奏需要進行合理的把控,獨奏和重奏在節奏的把握上有著根本的區別。當演奏者在揚琴獨奏的時候出現了節奏不穩定的狀況,可以運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補救回來,影響不是很大;當在重奏當中的演奏者出現了節奏的不穩定情況,就會影響到整個樂曲的演奏效果,怎么都補救不回來了。在一首樂曲當中,節奏是會出現變化的,在統一的節奏當中,音樂的情緒會影響著節奏的變化,當音樂比較歡快的時候,節奏會有所加速;當音樂比較憂傷的時候,節奏會有所換面,在節奏的變化當中樂曲的表現力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在進行樂器重奏的時候,聲部在節奏當中是結合在一起的,想要將樂曲進行完美的演奏,需要演奏者對樂曲的整體節奏進行掌握,自己聲部的節奏熟悉了還需要熟悉別人的聲部[5]。
(三)力度的結合
在音樂作品當中力度的表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訓練的時候,還是有很多的學生不重視樂譜上的力度變化記號,有的甚至裝作沒看見而置之不理,只將樂譜上的音符進行單獨的演奏,這樣演奏出來的音樂會顯得非常的沒有格調。在進行揚琴重奏的訓練當中,學生需要把主旋律和副旋律的配合關注起來,兩種旋律是相互交替的[6]。學生在進行訓練的時候自己那部分聲部的旋律需要熟悉掌握,其它聲部的旋律也需要熟悉,這樣可以清楚地分清自己演奏的是哪部分的旋律,自己演奏的旋律也可以分清楚是主旋律還是副旋律,在進行演奏的時候如果自己演奏的是主旋律部分,不能在演奏的時候過于突出;如果演奏的是副旋律部分,也不能在演奏的時候自己把音量降低。在進行重奏演奏的時候,演奏者們需要主動把各個聲部融合在一起,讓音樂具有統一的感覺,并十分完整[7]。
(四)合作的默契
重奏表演非常的特殊,演奏者們的默契顯得十分的重要,揚琴重奏也不例外。如果有一位學生在揚琴重奏訓練的時候出現了失誤就會讓整首樂曲收到影響,在進行訓練的時候需要進行默契的培養。當在重奏排練的時候,學生需要把重奏的音樂進行仔細的傾聽,把自己演奏的聲音給辨別出來,進行自我調整,融入音樂當中。在這種反復的動作當中,可以讓彼此的默契增加起來。
五、總結
綜上所述,將揚琴重奏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探討,實踐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讓教學的方法得到了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把學生揚長避短的心理開發出來,師生之間的感情也得到了升華。將課程的不同訓練進行科學的安排,從中找到問題的出處并加以解決,讓學生通過揚琴重奏訓練可以培養出節奏統一、默契合作的能力。這樣子就可以讓教學的質量得以提高,讓揚琴這種文化藝術繼續的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周珊.揚琴重奏藝術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研究,2018(3).
[2]張新昊.淺談高校揚琴專業教學中的音樂修養訓練[J].明日風尚,2018(24).
[3]耿紅星.揚琴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解析[J].祖國,2017(3):251-251.
[4]周邦春.論揚琴教學中的“三覺”培養[J].藝術評鑒,2017(12):90-91.
[5]李瑾.如何科學規范地入門揚琴演奏[J].樂器,2017 (5):35-37.
[6]陳曦.揚琴教學的理論研究與教材編寫——評《揚琴演奏實用教程》[J].新聞戰線(23):166.
[7]張馨.慕課視域下音樂類實踐課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揚琴伴奏課程為例[J].北方音樂(21):214.
作者簡介:巢蓉(1978—),女,漢族,湖南,本科,音樂學講師,研究方向: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