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賽音特古斯 旺·布和
在蘇木所在地有這么三位,他們每早都會非常虔誠的去做各自的同一件事情,周而復始。一位是,剛剛恢復誦經祭祀活動的楊都廟的大喇嘛,每早帶著祭品,輕輕地走向寺廟;另一位是,蘇木唯一一頭毛驢的主人馮氏,去寺廟周圍撿破爛;第三位是,每早在巴彥淖爾湖邊晨霧中撿蟲子的忠嘎爾,為什么要撿蟲子,別說他人,就連他自己都不清楚,此時人們可以從遠處看到他在湖邊霧靄中飄搖不定的身影。這三個人的出現,象征著該蘇木新的一個早晨的到來。當年不像現在,沒有手機等各種攝影、錄像工具去記錄當時那幾個人的生動形象,不知道人們是否現在還記著他們當年每早的身影。
忠嘎爾撿蟲子有年頭了。是從他在蘇木學校任教以后開始的。位于蘇木東北的巴彥淖爾湖___一潭小小的湖水就是他每早撿蟲子的地方。小湖與他家之間形成了一條長長的小徑。小徑恰似孩子們用鉛筆在紙上隨意涂鴉的曲線,學生們把它當做從書本上讀到的鹿群小徑而沿著小徑奔跑玩耍。孩子們怎么能夠知道是什么動物走出來的小徑呢?
忠嘎爾搜集小蟲一開始是以讓孩子們認識并識別昆蟲種類為目的的,后來變成了每天去做的事情,而且是必須去做的一項工作。他為曾經有一天早晨沒有能夠完成這項工作而感到非常遺憾。那一天是蘇木學校派他去罕烏拉蘇木參觀學習的第二天。他一起床就想著撿蟲子,于是乎他轉遍了這個偏僻蘇木的周邊,可沒找到湖泊。就這樣,參觀學習也即將結束,無奈,他撿了一塊鵝卵石權當是蟲子,裝兜里返回了自己的蘇木。回家后,裝兜里的鵝卵石使他感到發涼、發癢而笑了出來。老婆見狀呵斥道:“你瘋了?”他老婆不但不知道他天天撿蟲子,而且每次當他撿回蟲子時她總是在睡著。忠嘎爾知道,遭到老婆呵斥是因為他把鵝卵石當做蟲子而引起的,所以他悄悄地來到巴彥淖爾湖把鵝卵石放到湖邊,又撿了一只小蟲子,小心翼翼地揣懷里回家了。
寒來暑往,隨著時光流逝,巴彥淖爾湖水漸漸干涸,他的撿蟲子工作幾乎變成了一種形式。就在那時,精簡各蘇木學校,合并到了旗學校里,忠嘎爾也離開了每早去都能撿上鮮活生命的象征___蟲子的巴彥淖爾湖,搬到旗里。幸虧查干朝魯特北有個叫哈日淖爾鹽堿湖里偶爾能夠碰到蟲類,使他沒有中斷每早都要完成的、習以為常的事情。
旗所在地的居民就忠嘎爾每早的古怪行為說長道短。有人說他信奉邪教;有的說他在找古董,七言八語,眾說紛紜。仲嘎爾住在校方分給的位于哈日淖爾湖北邊的土房子里,老婆和三個孩子僅靠他一個人的工資勉強維持生計。可有一天他突然搬進了院子寬敞,磚瓦結構的房子。他老婆雖沒有固定工作,卻濃妝艷裹,打扮得花枝招展,她是一位沒有疼痛、沒有匱乏,微笑時露出一排潔白整齊的牙齒,快樂而坦率的婦人。可是幾乎沒給自己的孩子們買過新衣裳的這對夫妻,是從哪里弄到買房錢住進了新宅呢?這一突變成了周邊相識的人們,甚至整個小區居民議論的話題。一個人的好運讓人很難預料。
直到人們察覺到,忠嘎爾的好運與他近乎于祭拜神明般一樣每早虔誠地去撿蟲子息息相關,之后旗所在地學他每早去哈日淖爾湖撿蟲子的人增多了。可哈日淖爾湖附近鮮有可稱之為昆蟲的東西,且持續搜尋了一個月、半年,別說撿蟲子變現后買房子了,連一只蟲子也沒有找到。就此,這一謠傳,人們很快就忘記了。
但是,忠嘎爾所工作的學校卻每個春季都舉辦《水蟲》藝術作品文娛活動,還開始組織了以《水蟲》命名的珍愛大自然月活動。旗黨委、政府也在夏季那達慕大會中融入了象征人民團結向上內容的《水蟲》活動,開始為將此打造成本旗的品牌而努力著。奇怪的是由忠嘎爾所在學校組織的《水蟲》藝術作品文娛活動和旗那達慕大會中卻都看不到他的身影。
這一具有深遠意義的全民珍愛大自然活動,每年都有很多人前來參加。認識忠嘎爾的人們還是在七嘴八舌地議論關于他的事情。“據說他要求校方以他的名字命名‘水蟲文娛活動,但因校方沒有接受要求,他很生氣,所以連這次活動的開幕式他都沒來參加”;“聽說旗里給忠嘎爾錢了,錢已到了手,名分又算得了什么呢?這一活動,興許來年會被命名為旗長‘水蟲文娛活動。”不出人們所料,不久后忠嘎爾搬進了兩室一廳的面積較大的樓房。
忠噶爾的衣著還是像在蘇木學校時的一樣,出現在哈日淖爾湖邊撿蟲子。有人說,他多年養成的這一習慣,使他的行為表現變得近乎于病態,這樣已很久。其實,他已經分不清自己是在撿昆蟲還是在撿鵝毛,同樣也很久了。還說,他在蘇木學校遷址前就這樣;搬到旗里后忠嘎爾根本就沒有上講臺講過課等等。
將位于旗東南的哈日淖爾湖水引到旗西南并兌入污水,建了一座新湖泊。把哈日淖爾湖原址修整、夯實后舉行新建小區儀式的那個早晨,有一位身著很破舊的人,用空洞的眼光,好像從地上搜尋著什么東西。有人認出來他就是忠嘎爾。這時卻有人低聲說忠嘎爾很早就死了,這話音夾雜在噼里啪啦響的鞭炮聲中隨即消逝了。
有些老人說,因移動了哈日淖爾湖水,激怒了水神,甚至有人執意的說忠嘎爾就是哈日淖爾湖的水神。
可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直到今天巴彥淖爾人都說,他們這里從來沒有叫忠嘎爾的人生活過。但一致認為“水蟲”是真正產于巴彥淖爾湖的蟲子。還有說忠嘎爾是鳥的名稱;也有人說是人名。
作者簡介:
牧民作家扎·賽音特古斯,男,1970年出生,大專學歷,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人。他從小酷愛讀書寫作,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2003年出版個人詩集《命中之歌》、2010年出版了學術作品《阿巴嘎博克傳說》。現有《別里古臺研究》一書稿已交由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審稿,等待出版。
扎·賽音特古斯,現為內蒙古民俗協會會員、錫林郭勒盟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阿巴嘎旗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