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閣


[摘要]小麥質量品質因品種、產地、氣候等因素而不同,開展小麥質量品質調查分析,能夠為糧食種植、加工提供精準數據支撐。通過近三年來對南陽糧食質量和品質的調查,發現南陽市小麥質量較好,通常以二級小麥居多,品質分析結果顯示南陽小麥屬于中強筋小麥。
[關鍵詞]小麥;質量;品質;中筋小麥
中圖分類號:TS210.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1
南陽市是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工程河南糧食生產主產區,素有“中州糧倉”之美譽。正常年景,全市糧食總產分別占全國1%、全省11%,特別是小麥產量能占到全國2.4%。2017年全市小麥播種面積553.3千hm2,總產量達到32.2億kg左右。2018年全市小麥播種面積566.6千hm2,總產量達到33.8億kg左右。2019年全市小麥種植面積580.0千hm2,總產量達到37.1億kg。
南陽糧食加工產業迅速發展,已形成了以面粉加工為龍頭,方便食品、食用油加工等主食產業化發展齊頭并進的產業格局。在全市范圍內有河南想念食品有限公司、南陽市康圣糧油有限公司、瑞豐糧油有限公司等糧油加工企業,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糧食加工體系。為了全面掌握南陽市糧食質量品質狀況,為糧食產業經濟發展提供參考,本調查小組進行了持續三年的質量、品質調查。
1 樣品采集涉及品種
采樣地點:南陽市十二個縣市區。
2017—2019年共采集樣品936個,涉及品種70多個,主要有鄭麥9023、衡觀35、西農979、矮抗58、濮麥9號、蘭考198、鄭麥7698、泛麥8號、豫麥18、眾麥2號、百農418、偃高006、偃展4110、周麥18、新麥29、溫麥28、豫麥57號等。
2 檢驗項目
2.1 小麥質量檢驗項目
樣品質量檢測項目主要有色澤氣味、容重、水分和不完善粒等。容重是指小麥籽粒在單位容積內的質量,反映出粉率和樣品的總體狀況,是定等指標。水分指樣品中水分的重量占總重量的百分比,水分含量是反映小麥耐儲藏性能的指標。不完善粒是指受到損傷但尚有食用價值的小麥籽粒,包括蟲蝕粒、病斑粒、破損粒、生芽粒和生霉粒。
2.2 小麥品質檢驗項目
樣品品質檢驗項目主要有降落數值、粗蛋白(干基)、濕面筋、面筋指數、沉淀指數、粉質特性等。降落數值指面粉與水的混合物加熱后得到的糊化物,攪拌器通過糊化物所需時間,以秒計。降落數值高意味著α-淀粉酶活性低。小麥中的過量的α-淀粉酶會導致面制品生產過程中面團發粘。粗蛋白含量的多少影響多項加工的性能,如吸水率和面筋的強度,所以是衡量小麥價值的重要指標,低蛋白質含量的小麥適宜制作休閑或糕點類食品,高蛋白含量的小麥適宜制作吐司面包及冷凍發酵食品等。濕面筋指小麥的蛋白質組分經水而合成的粘彈性的物質,水加入面粉中與其中的蛋白質形成面筋,賦予面團彈性和延展特性。面筋指數指小麥粉濕面筋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穿過一定孔徑篩板,保留在篩板上面筋質量與全部面筋質量的百分率。面筋指數越大表示面筋筋力越強。沉淀指數指在一個標準時間間隔中在一種乳酸-異丙醇溶液中懸浮面粉的沉淀體積。沉淀指數是反映面筋數量和質量的綜合指標,因而能反映面粉的烘焙品質。穩定時間是面團粉質特性中一項重要的指標,穩定時間越長表示面筋和面團的筋力越強,反之則筋力越弱。
3 結果
3.1 小麥質量情況
2017年小麥質量情況:容重較高,水分正常,不完善粒較少,三等以上共114個,二等小麥居多(約占全部小麥的81.4%)。2018年小麥質量情況:容重較低,水分正常,不完善粒超標嚴重。小麥等級較低,出現等外小麥情況較多,三等以上共43個,所占比例14.2%。2019年小麥質量情況:容重較高,水分稍高,不完善粒低,小麥幾乎全部達到二等收購標準。具體情況見表1。
3.2 小麥品質情況
2017年小麥品質情況:降落數值較高,全部大于300s;粗蛋白質及濕面筋含量較高;沉淀指數正常,均值33.0mL;面筋指數較高,面團穩定時間中等。
2018年小麥品質情況:降落數值很低,均值在177s、沒有大于300s的小麥樣品;粗蛋白質含量中等;濕面筋較高,沉淀指數正常,均值34.0mL;面筋指數較高,大于等于60%的占71.2%;面團穩定時間較小,基本上全部小于7min。
2019年小麥品質情況:降落數值高,且全部樣品大于300s;粗蛋白質較高,大于等于14%的占68.9%;濕面筋較高,大于等于32.0%的占51.2%;沉淀指數正常,均值37.0mL;面筋指數較高,均值65.2%,大于等于60%的占79.6%;面團穩定時間較高均值8.5min,大于等于7min的占15.3%。
2017—2019年小麥主要品質指標具體情況見表2。
4 結論與建議
4.1 質量情況
從新收獲小麥質量看,綜合全部檢驗樣品各項指標,新收獲小麥總體質量狀況好,主要特點是:正常年景三等以上比例較高,好的年份以二等之上為主,水分基本穩定,不完善粒占比較少,質量情況較好。
4.2 品質情況
對照國家標準,南陽市小麥降落值較高,粗蛋白質、濕面筋含量中等偏上,筋力中等偏上,以中強筋為主。強筋小麥較少且不同品種由于氣候、種植條件不同,導致強筋形狀表現不同。弱筋小麥很少。
4.3 建議
(1)加強檢測,建立小麥品種品質信息庫。南陽屬于中筋小麥適宜種植區。結合近年來糧食質量調查和品質測報情況,依照《小麥品種品質分析》(GB/T 17320-2013),南陽市小麥全部達到中筋小麥標準。受氣候、土壤、種植技術等因素的影響,能夠達到強筋標準的小麥很少,達到弱筋標準的小麥也極少。對此,要加強小麥質量品質分析,建立小麥品種品質信息庫。
(2)調整種植條件措施,發展優質專用小麥。南陽小麥中強筋居多,強筋品種西農979、鄭麥9023、鄭麥366等在氣候、土壤、栽培措施適時的情況下表現出強筋特性。在影響小麥品質的氣候因子中,小麥生育期的溫度、光照、水分最為重要,尤其是小麥抽穗至成熟期間氣候變化影響更大,因此要密切關注天氣,及時播種、收割,提高優質麥的比例。
(3)加強標準化研究,推動南陽小麥品牌化建設。南陽屬于南北自然過渡帶,小麥的質量品質較好,介于中筋和高筋之間,有兩大優勢:一是價格優勢,價格比高筋小麥低,價值卻不低;二是適用范圍廣,適合做面條、饅頭等,稍加調配就可以達到高筋或者低筋小麥標準。加強南陽小麥標準化工作,打造南陽小麥品牌,形成品牌效應,便于收購、儲藏、銷售和加工,提高小麥的競爭力。逐步達到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規模化管理、產業化發展的目標,進而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GB/T 17892-1999,優質小麥 強筋小麥國家標準[S].
[2] 余衛東,陳懷亮.河南省優質小麥精細化農業氣候區劃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10(11):381-385.
[3] 劉星,高星.西安市2017年收獲小麥質量調查和品質測報報告[J].糧食加工,2018,43(3):20-22.
[4] 李靜梅.小麥質量等級標準的比較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05.
[5] 馬宏.新疆小麥質量狀況調查與分析[J].糧油食品科技,2012, 20(5):42-43.
[6] 2019年新收獲小麥質量調查情況的報告[J].糧食科技與經濟, 2019,44(9):27.
[7] 劉麗,彭茂民,夏虹.湖北省小麥質量狀況調查與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7,56(24):4872-4874.
[8] 陳建偉,莫曉嵩,周廣斌.江蘇省2016年收獲的小麥質量調查報告[J].現代面粉工業,2017,31(1):27-30.
[9] 孫輝,黃興峰,張之玉,等.小麥質量安全研究進展[J].糧油食品科技,200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