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勇,張小磊,傅其軍*,林福俊
(1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南寧530022;2廣西農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南寧530023)
甘蔗收獲機械化是廣西甘蔗產業發展必由之路[1],隨著甘蔗機械化砍收方式的推廣,為適應機械化砍收甘蔗夾雜物高的情況,糖廠一般對機收甘蔗進行預先除雜處理,盡量除去泥沙、蔗葉等雜物,再進行壓榨[2]。目前國內外糖廠除雜的方式包括濕法除雜和干法除雜[3],國內甘蔗糖廠主要采用干法除雜。在干法除雜中,除雜裝置有篩網式、齒片式等。國內現有的甘蔗除雜系統種類較為繁雜,不少糖廠存在著設備選用、結構以及系統流程設計不合理等缺陷,使用時設備安裝維護困難,整體除雜效果不佳。目前常用的國內甘蔗除雜系統不能完全適應廣西蔗區黏土較多[4]的情況,易堵塞除土輥,除土效率較低,甘蔗帶泥沙多,碎蔗掉落多,影響喂蔗。
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明陽糖廠是一家亞硫酸法糖廠,原來的除雜方式為齒片式除雜。2019/20年榨季,為了實現增強企業綜合效益的目標,該廠針對壓榨除土除雜機系統存在的除土齒片大量脫焊、松動、磨損,漏甘蔗較多,設備故障率高,易夾泥積泥導致停機等問題進行了技術改進探索研究,實施了“甘蔗糖廠壓榨除土除雜機系統技術改造”項目。項目完成后,在榨季生產中順利投入使用,達到設計要求,效果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明陽糖廠壓榨車間有 3套甘蔗自卸系統(2015年 1 #甘蔗自卸系統投用,2016年2 #、3 #甘蔗自卸系統投用),每套系統配有輥式除土系統。該系統的工作流程如下:甘蔗卸車后,經第一鏈板式輸送機輸送至理平機理平,掉入齒片式除土除雜機,經除雜后的甘蔗輸送至第二鏈板式輸送機,送去后續工序;泥土、雜物等被除土除雜機除去,掉入除雜機下方的除土輸送膠帶,送去高位貯存斗,用斗車拉走處理;在除土輸送膠帶頭安裝振篩對漏蔗進行回收。
該除土系統為參照甜菜糖廠設計,對北方沙土的除去效果較好,但廣西蔗區黏土較多,除土輥齒片間隙過小,齒高過高,易積泥。該廠除土輥齒片為8 mm厚鋼板,齒側間隙4 mm,齒高60 mm,極易夾雜黏土、小石塊、甘蔗、麻繩等易塞在齒片內(圖1),造成齒片頂死導致電機過流跳閘頻繁。2016/17年榨季該廠蔗區尚有部分甘蔗為人工裝車,甘蔗帶泥較少,加上雨水較少,問題不突出;但 2017/18年榨季開始普及機械裝車后,甘蔗帶泥較多,加上雨天較多,除土除雜機跳閘頻繁,影響均衡榨蔗。該廠研究后購買高壓水槍沖洗除土輥,濕潤除土輥的積泥處理,并加大對甘蔗帶泥的管理力度,以緩解除土除雜系統不足帶來的問題。

圖1 現有除土輥齒片積泥夾雜情況
該除土輥不適應廣西蔗區黏土的除雜,給糖廠的生產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主要表現在:
(1)除土效率較低,甘蔗帶泥沙多。除土輥積泥后易造成電機過流跳閘,影響喂蔗,影響均衡生產,嚴重時需邊沖水,電機1天跳閘七八次,耗時20多分鐘才能過1車蔗。同時因除泥效果差,大量的泥砂進入設備,造成蔗刀機刀片磨損嚴重,換新刀約10天左右便出現刀片磨損、甘蔗打滑、堵塞、過蔗不順,被迫經常“開倒車”,嚴重影響均衡生產和安全。因甘蔗含泥砂較多,有時壓榨初壓汁呈現泥汁狀,純度低至72%~80%(正常為87%左右),給后續工序帶來較大影響。泥沙隨蔗渣進入鍋爐,堆積在爐排上,影響鍋爐效率。
(2)除土除雜機故障頻繁,維修成本高:
①減速機損壞頻繁:2017/18年榨季維修 8臺次,2018/19年榨季開榨維修17臺次;維修后的減速機使用壽命1個星期到1個半月不等,設備安全隱患較大。現有擺線針輪減速機不適用于沖擊負荷的工況,而更換一臺減速機須停機1個小時左右,直接影響二線安全率和一線的榨蔗均衡率。
②除土輥齒片變形、脫焊:由于除土輥齒片(材質:Q235-A)原厚度為8 mm,大部分磨損變形、變薄,最薄處僅為2 mm,夾雜雜物后受到軸向力反復擠壓,其焊接處機械疲勞嚴重,齒片變形嚴重時互相撞擊松脫。2019年2月份發現2 #甘蔗自卸系統的除土除雜機有除土輥齒片松脫(圖2),不久后亦發現3#甘蔗自卸系統的除土除雜機有此類情況。齒片松脫后很快就會連鎖造成相鄰的齒片碰撞松脫,或者夾雜甘蔗受力過大松脫,除土輥齒片大量脫落后漏蔗嚴重。

圖2 2 #甘蔗自卸系統除土輥大量齒片脫落、變形
③軸承座為盲孔固定設計,螺栓易松動,無法緊固。投入使用后約有一半的軸承座松動,經班組用斜墊鐵墊緊燒焊加固后有所改善,但仍有幾個軸承座松動無法解決,存在一定的設備隱患。
④軸承損壞。由于除土輥夾雜物導致載荷過大,2019年1月份洗機時更換3個軸承,停榨后又發現有軸承損壞。
(3)碎蔗掉落多:由于齒片的大量脫落,導致2 #、3 #翻板機除土除雜機漏蔗較多,2017/18年榨季據管理部不完全統計,外運除雜物超過 4000 t,其中超過一半是短甘蔗。2019年檢修期在除土輸送膠帶頭安裝振篩對漏蔗進行回收,但除土除雜機齒片大量松脫后,產生大量的漏蔗,清理工作量異常艱巨,嚴重時影響除土膠帶運行須停機處理。
(4)維修成本高:如不進行除土除雜機改造,則須進行大修,預計維修費用共約 75.6萬元(詳見表1)。但維修后的效果預計最多能維持1~2個榨季,而由于設計缺陷而引起的除土輥夾泥、過流、漏蔗多等故障現象仍無法解決,還會頻繁發生。
由此可見,除土系統缺陷已是到了非常嚴重、必須解決的地步。并且由于實施“三化”改造后,各崗位工減員幅度大,蔗帶工段負責3套甘蔗自卸系統、一、二線蔗帶設備操作、維護外,還負責一、二線榨機、中間耙、泵甫等車間內所有設備的監控、操作。只有3位崗位工負責設備巡檢,維護工作量較大,疲于應對除土除雜機故障頻繁發生,其它設備巡檢無暇顧及,非常不利于設備管理。
由于原設計存在不足及使用年限長(3個榨季),設備磨損嚴重,頻繁過流、損壞,輪齒損耗,漏蔗較多。為了更好地適應廣西蔗區甘蔗的情況,計劃對原有除土除雜機實施技術改造,以期降低除土除雜機故障率,提高榨季運行安全率,保證甘蔗落蔗持續均衡,穩定提升壓榨平均抽出率,減少糖份損失,提高收回,節能降耗,確保生產安全、連續、均衡,提高生產安全率,為企業創造更大利益。
為了有效解決壓榨除土除雜機系統存在的問題,明陽糖廠結合該廠實際情況,投資180萬元,在壓榨車間實施了“甘蔗糖廠壓榨除土除雜機系統技術改造”項目,技改方案采取了以下措施:
(1)拆除原2 #、3 #甘蔗自卸系統除土除雜機的除土輥、減速機、電機、減速機座、軸承座及旁板;
(2)由原來 16條輥/座改為 18條輥/座,除土齒片外徑由φ370 mm改為φ299 mm。加工36條全新除土輥,用φ299 mm厚壁鋼管直接車銑齒形,齒頂燒焊約2 mm厚TD928耐磨材料;
(3)設計加工一批新軸承座(76套);
(4)利用該廠原有 15 KW 電機選型購買新減速機,配套設計安裝減速機基座,使用舊聯軸器,配套設計安裝除土輥軸承座;
(5)使用該廠原有電柜及控制系統 (不滿足要求進行小改動)。整改2 #、3 #系統電纜及橋架走向;
(6)將原理平機移裝至一級輸蔗機前改做拋散機,配套設計安裝拋散機基座、傳動機構(電氣用原有材料移裝);
(7)平臺、欄桿、防護罩等配套設計安裝。
通過實施上述改進方案,預期解決原來壓榨除土除雜機系統除雜效率低、效果不佳的問題,降低除土機故障率,提高榨季運行安全率及均衡率,促進壓榨平均抽出率穩定提高,除土輥漏蔗量降低,除泥砂、蔗葉效果良好。
項目于2019年檢修期實施,按項目建設技改方案和要求進行施工,各項安全、環保設施配套齊全,通過竣工驗收。壓榨除土除雜機系統技術改造項目竣工驗收后,于2019年11月13日開榨后投入榨季生產使用,設備正常安全運行,運行狀況良好,取得了較好的運行效果,達到設計目標要求,沒出現因設備故障直接影響到正常制糖生產的情況,達到了預期效果。

表2 2018/19年榨季、2019/20年榨季除土除雜機故障對比統計表
各座除土輥運行平穩,電機運行電流(電機額定電流為 28.8 A)一般為:2 #除土輥電機運行電流在10~14 A之間;3 #除土輥電機運行電流在12~18 A之間。其中3 #除土除雜機第3、第6組除土輥電流稍高分別為15.5 A、18 A左右,其余為12 A。
2 #、3 #系統除土輥榨季生產中運行正常,軸承無異響、發熱,故障率低,除土輥齒無夾泥跳閘現象,無需要用高壓水槍沖洗除土輥輪齒。2018/19年榨季每班需3次左右用高壓水槍沖洗清除輪齒夾泥砂,才能保證除土輥不過流,保證生產的連續運行,且經常出現除土輥擺線針輪減速機軸承、擺線輪損壞,電機短路等事故。而目前由于配套電機為舊電機功率較低(15 KW,其它廠為30 KW),當二級帶停止,一級帶運行并帶入大捆甘蔗停留在末端除土輥時,2 #系統除土輥偶然有過流跳閘現象,復位后重新啟動恢復正常運行,這在操作注意上可以避免跳閘現象發生(表2)。
從表2可看到,2019/20年榨季共出現5次除土除雜機停機原因均為被甘蔗帶來的鐵器、小石頭夾入除土輥,導致過流跳閘,沒有出現設備故障。相比上榨季除土除雜機故障頻發已是大為改善,保證了榨季生產安全均衡進行。
除土輥漏蔗量比往年大為減少,除泥砂、蔗葉效果良好(圖3),據統計2019/20年榨季,每天出廠廢棄物重平均為23.07 t,比上榨季同期減少3.21 t(表 3):

圖3 技術改進后運行中的糖廠除土輥(無積泥夾雜情況)
本甘蔗糖廠壓榨除土除雜機系統技術改造項目實際投入費用共計180萬元,改造后達到了預期的運行效果,并獲得了預期經濟效益。
據統計改造2 #、3 #甘蔗自卸系統除土除雜機后,除土除雜機故障率大為減少,榨季運行安全率100%,大大保證甘蔗落蔗持續均衡,促進一、二線壓榨平均抽出率穩定提高:
(1)減少停機損失:上榨季因2 #、3 #除土除雜機除土輥故障損失時間約69 h,以每小時能耗損失約0.2萬元計,可以減少因停機造成的經濟損失:
69 h×0.2萬元/h =13.8萬元
(2)降低維護成本:上榨季維修減速機、電機,更換軸承等費用:5.6萬元。
因除土輥除土齒輪片變形、脫落,檢修期需維修才能正常使用的費用約:100萬元。
(3)減少含雜費用:除土除雜機改造后,除泥效果良好,2019/20年榨季1~3 #甘蔗自卸系統的除土除雜機總共除泥量為2225.3 t,改造后2 #、3 #除土除雜機除泥效率較高,按總除泥量的80%計,除泥量共約為1780.24 t,按甘蔗收購價500元/t計,預計減少甘蔗含雜費用:
1780.24 t×0.05萬元/t =89.012萬元
以上三項合計,估計產生的經濟效益:
13.8 +5.6+100+89.012≈208.4(萬元)
壓榨除土除雜機系統技改投入生產運行后,不僅達到了滿足榨季生產工藝要求,降低除土除雜機故障率,提高榨季運行安全率節能降耗的運行效果,并且獲得了預期的經濟效益,為企業創造了更大利益。整體而言,甘蔗糖廠壓榨除土除雜機系統技術改造是成功的,效果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值得在我國南方甘蔗制糖產區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