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濤
摘 要 道路交通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在促進交通運輸業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時,強化了居民出行便利性。然而道路交通工程建設卻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城市生態環境。本文重點闡述城市道路建設過程中貫穿生態平衡、節能環保的理念的重要作用,并深度探討了應如何結合綠色施工設計我國城市的道路交通工程。
關鍵詞 綠色施工;城市道路;工程設計
1基于綠色施工的城市道路交通規則設計的原則
1.1 “以人為本”的原則
“以人為本”是當今社會各個領域發展過程中都需遵守的重要原則。“以人為本”體現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人民群眾才是城市交通規劃過程中的核心因素。因此,我國城市道路交通規則的設計,應將“以車為本”的思想理念轉變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使相關規則的制定能夠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1]。此外,從安全的角度進行考慮,也應加強對交通體系中弱勢群體的保護,也就是對人的保護。相信許多人在公交車上都見過老、弱、病、殘專座。“以人為本”原則也體現在盲道、非機動車道等方面的設計上。
1.2 可持續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也是近幾年我國社會各領域中經常出現的詞匯,其主要理念是在發展經濟社會的過程中,既能滿足當代人的發展需求,又不對后代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或損害。現如今,城市道路擁擠及各種交通事故頻頻發生,同時,交通污染也逐漸成為影響城市道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2]。因此,針對現階段我國城市道路交通中的這些不良情況,應不斷滿足社會發展的交通需求,減少及避免道路交通中存在的污染情況,優化交通環境。此外,政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對交通領域各方面的管控,增設交通安全的管理人員,并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優化城市道路交通架構。
2基于綠色施工的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設計分析
2.1 規劃設計階段分析
設計城市道路的首要階段是對城市交通進行規劃設計,這是非常關鍵的階段。故而應將節能環保理念滲透到規劃設計階段,以便引導后期城市交通工程建設時,施工單位能夠嚴格執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原則。規劃初期,設計者應充分考慮環境保護的功能,并將其和道路工程綜合起來,思考如何實現兩者的完美融合。規劃城市道路交通路線時,要全程貫穿環保理念,挑選低影響方案路線方案,全面提高造價合理性,防止植被被破壞。若出臺的路線規劃方案無法滿足以上三個要點,則應先選擇有利于最大限度防止環境被破壞的方案,再評估交通路線經濟型。如果路線規劃方案無法規避環境破壞,則應針對環境破壞節點及其破壞程度制定可行性保護措施,減少環境破壞帶來負面影響。如縮短道路長度,降低車流密度等來規避生物種群、生物鏈破壞,同時也為道路交通的生態環保提供較充足的預留空間。除此之外,規劃城市道路交通路線與施工路線時,要注重調查城市居民的審美需求,盡量多引入較高觀賞性的綠化景觀保護城市生態,防止工程周邊動物與植物的生活習性被破壞,從而推動城市道路建設與城市生態系統保持和諧統一。
2.2 施工階段設計分析
建設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時,要高度重視按照國家法規合理處理地基,包括填土方、開挖道路地基等。否則,道路工程及其周邊的生態環境會嚴重受害,尤其是棄渣場、斜坡等廢物置放地,一旦出現大雨或暴雨,就會帶動松動的水土漂流,以至于生態水土急劇流失。故而,設計施工方案時,設計者應先勘察工程項目地,確定與周邊生態環境保持協調的挖填方案,進而在縮小運輸距離之上制定水土流失預防措施,有力地規避工程建設引發水土流失[3]。同時,施工時,大型施工機械設備都會發出較大的噪音。這些噪音,不僅會干擾居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還會破壞城市應有的安靜。所以為加強綠色施工,設計城市道路交通的施工方案時,設計者要盡量選擇低噪音施工設備或引進消音裝置,并定期管理施工機械設備,避免在夜晚施工等,從而降低道路工程建設給居民帶來的噪音污染。此外要注重保護好城市的路面環境和水體環境。道路施工難免會產生揚塵與一些臟水,若不謹慎處理,必然會對居民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基于此,設計者在設計道路工程施工方案時,要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定期給施工現場容易出現揚塵的區域灑水,防止灰塵在風的吹拂下進入居民生活區。在廢水方面,要嚴謹直接排放。適當引入廢除處理裝置和二次回收裝置,提高廢水循環利用率,減少廢水對城市水體的破壞。
2.3 使用階段分析
道路工程施工結束后,要依照環保理念定期維護正在使用的道路。如及時修復出現破損的路面,補種、養護并修整路兩旁的綠化植被,清除已枯萎的花草,分析其死亡影響原因,并針對性采取措施提升植被的存活率。除此之外,引用機械平整路面時,注意預防機械噪音干擾城市居民生活。對此,結合道路噪音現狀,當發現噪音過大時,選擇車輛限行方法,嚴禁大型機車使用道路。也可在工程兩側設置防噪聲屏障,充分保障道路通行的綠色化。
2.4 評估階段分析
道路工程施工結束后,要測試和評估工程,并給出具體的設計評測方案。該方案應包含的內容有:道路工程涉及的各項技術參數的評測、工程噪音評測、自然環境污染狀況評測、自然資源利用程度及結果評測、生態環保情況評測、景觀綠化評測等。每項評測都需嚴格謹記環保理念,盡可能全面客觀地結合環保理念改進不足之處,大力提倡新環保技術的應用,引進質量高、成本低的環保材料,從而促進道路工程實現綠色化施工。
3結束語
設計城市的道路交通工程時,設計者應綜合考慮工程施工帶來的生態破壞,明確哪些施工環節是會對城市生態造成嚴重破壞的,再由此結合環保理念,針對性采取措施保護生態環境,使工程在保證合理造價的基礎上能夠達成環保目標。故而,在設計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時,設計者要嚴格秉承環保理念,對上述四個階段的關聯設計一步步落實,全面促進城市道路交通的生態化。
參考文獻
[1] 何健安.城市道路交通分析與交通工程設計技術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7(10):133-134.
[2] 郭彥勇.道路橋梁環保理念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2017(25):142~143.
[3] 邱浩澤.基于環境保護下的市政道路綠色施工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8.No.13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