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林業局

雅安,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南入口,也是全國大熊貓棲息地最廣、已知大熊貓數量最多的城市。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林草局有關決策部署,我局以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改革為契機,充分發揮雅安市獨特的大熊貓資源和大熊貓文化品牌優勢,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目前,建立了2個大熊貓飼養繁殖和野化放歸培訓基地;完成了擬建國家公園范圍內人員和資產初步核查;推進竹林風景線和“竹林小鎮”“熊貓小鎮”建設,完成2個省級熊貓小鎮、13個市級竹林小鎮創建工作;國際熊貓廣場的標志性項目大熊貓科普教育中心基本建成;成功舉辦了2019中國(四川)大熊貓國際生態旅游節閉幕式和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紀念大會等系列活動。同時積極開展了以下工作:

萬古觀光茶園
認真梳理了國家公園范圍內的各類項目并建立健全了分類臺帳,嚴禁不符合功能定位和管控要求的項目進入國家公園,對前期已經進入的按要求逐步退出。嚴格公園試點范圍內林木采伐、林地使用審核審批和監督管理。落實一線護林、護草員近900人,分區分片開展大熊貓棲息地野外巡護和管護。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熊貓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力求通過整合全域大熊貓生態文化資源建設“國際熊貓城”。按照工作安排,我們在全域層面按照“1+3+3”、中心城區層面按照“1+3+N”進行規劃,打造全域性、活態化的全市博物館體系,做好“熊貓+”大文章。同時,按照“點上聚居、線上游憩、面上保護”的要求,精心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社區和“熊貓小鎮”建設。抓緊建設全市5條竹林風景線,“西蜀熊貓竹海” “二郎山竹海”“竹海魚鄉”“熊貓溫泉小鎮”等景區,使熊貓+旅游康養呈方興未艾之勢。通過努力發展,雅安將成為全世界“熊貓小鎮”和“竹林小鎮”最多的地方。
高度重視大熊貓文化的挖掘、弘揚和傳播工作,把“講好大熊貓故事就是講好中國故事”作為己任。2018年,我們成立了中國·大熊貓文化聯盟,形成了大熊貓生態環境保護、大熊貓文化傳播、大熊貓文化產業發展合作與對話機制。承辦了《熊貓之舟》和“中國大熊貓網”,《熊貓之舟》創刊并進行首發式。大熊貓文化、大熊貓之旅引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管理分局于2019年1月掛牌。按照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管理分局“三定”方案,我們成立了雅安分局籌備組和分局黨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和分局黨組書記,目前主要人員均已到位。針對縣級及以下基層組織的設立,我們形成了一攬子方案,創造性提出了依托森林公安、自然資源規劃、生態環境的執法力量,聯合組建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管理分局綜合執法機構等初步意見;對大熊貓國家公園涉及的17個自然保護地提出歸并整合建議;把國有林場改革、國有林區改革納入到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中進行統籌整合。
根據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建設需要,提前謀劃儲備了涉及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科研、教育和社區建設等特色項目111個,認真做好大熊貓國家公園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的建設和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已申報5個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總投資1.6億元,其中,大熊貓國家公園科普教育中心和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利用設施項目已基本完成,其他3個項目,正抓緊完善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