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東慶,李 建
(1.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 三江 545515;2.三江侗族自治縣高基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 三江 545511)
水產養殖主要是通過人為控制對水生動植物開展培育、收獲的生產活動,其一直在漁業中占據較大的比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然而傳統養殖模式引發降低水產品質量、污染養殖水體等問題,嚴重阻礙水產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所以轉變水產養殖觀念,研究水產生態養殖技術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水產生態養殖指的是在同一空間里養殖多種水生生物,按照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原理,采取一定技術手段,使各種生物相互促進,實現共同生長,維持區域內各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平衡,提高經濟效益。這項養殖技術能避免生物與環境受到過度開發、破壞,通過合理利用漁業資源形成水產養殖的生態與高效發展模式。其特征主要包括:首先,在一定區域里維持多個生態平衡,如水平空間、垂直空間、多維交叉空間等,而且每一組生態平衡均滿足對應的形成條件,存在各自的生物個體;其次,生態平衡條件使各種生物持續繁衍生息,每一種生物在同一時間表現出不同生長狀態,成功延續生物鏈,實現對外界環境的調控;再次,生態平衡的保持使各生物具有完整的功能定位,由生產者、分解者、消費者共同進行生物代謝,實現物質與能量的循環,并且生物個體能自我調節,積極適應外界環境的改變。通過認識水產生態養殖的這一系列特征,在實踐中立足于生態角度使用生態養殖技術,促進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水產生態養殖技術的應用和實現以水資源匱乏、水環境污染的區域為主,大致包括水質微生物凈化和三級凈化這兩種[1]。微生物凈化一般要打造2hm2的水源池塘,通過固化微生物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也就是通過載體附著微生物的方式有效處理水中的營養物質和有機物,調節氮循環細菌在水中的分布,同時對水體氮磷物質加以控制。例如用彈性材料制作的生物刷,長度為2m,橫縱分布規格依次是1m、2m,分布面積在池塘里占據40%,加入適量微生物制劑,在凈化水體之后直接將其存儲到水塔里,之后進入池塘,養殖廢水則排入生態排水溝渠,再進入人工濕地,經過凈化之后回到池塘?;蛘咴诟火B化水體上建浮床,引進根系發達、耐濕性強的水生植物,通過浮床附著或吸收水體里的營養成分,降低其氮磷濃度,再集中統一處理浮床廢棄物,保持水體營養均衡。
三級凈化包含三個凈化系統,在層層凈化中提高水產養殖水體的質量。一級凈化主要借助河道,在其兩側種植蘆葦、水花生等植被,同時放養河蚌、花白鰱等水生物,形成更天然的凈化系統;而二級凈化以自然坑塘為主,種植浮水、沉水水生植物,放養河蚌、花白鰱等;三級凈化要建造池塘,在二級和三級凈化池之間設置潛流壩,種植沉水、浮水植被,放養河蚌、青蝦等。在這一水體凈化系統中,水產養殖形成的廢水直接被逐級凈化和循環,可用于養殖草魚、鯉魚、團頭魴等。在養殖環節還要設置水體檢測儀,將其安裝在水源池、養殖池塘,對水體中TN、TP、葉綠素等物質的含量進行監測。
在做好水質生態處理工作的基礎上,水產養殖戶要按照水生生物的生活習性和生態要求合理密養或混養,適時更換養殖品種,避免因長時間在特定水域固定養殖品種引發疾病的擴散。特別是在選擇飼料時堅持生態原則,奠定水產生態養殖基礎。飼料對水產養殖來說是重要的投入,其投喂技術和質量會對水產養殖效果產生直接影響[2]。因為飼料的質量決定轉化效率,高質量飼料能讓養殖對象充分消化、吸收,發揮應有效果,同時影響養殖水體環境。如果在選擇飼料時貪圖便宜,選的產品質量不佳,既會限制水產品的生長,又會出現大量殘留雜質,破壞水體環境,嚴重時可能導致水產品死亡。所以養殖戶要按照養殖品種的需求科學投喂,減少浪費,在降低風險的基礎上提高經濟效益。例如在魚類生態養殖中根據魚的大小和健康狀況、天氣等因素確定投喂飼料的量和頻率,盡可能讓魚類在水面上吃料,掌握魚吃食的情況,防止亂投料。
水產生態養殖技術的應用必然涉及到病害防治,應重點關注水產品防控疾病的能力[3]。傳統的水產養殖主要是用藥物治療疾病,這無法進行事前防治,僅限于事后治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長期使用藥物會使病蟲害產生免疫作用,導致藥物失靈,很多藥物在防治水產品病蟲害的過程中還會產生副作用,對其他生物造成傷害,進而導致生態系統失衡,危害水產品生命安全。這一傳統方案難以適應新時代的水產生態養殖技術需求,所以在防治病蟲害方面也要堅持生態原則,制定合理有效的病蟲害防治計劃,最大限度降低病蟲害對水產品的危害。鑒于自然界的動植物存在相互依賴的、共生的關系,所以在水產生態養殖中應想辦法促進水產品和植物共生,通過生態技術方式提高水產品防控病蟲害的能力。例如細菌是引起水產品感染病蟲害最主要的因素,而細菌通常是因為水產品的食物殘渣、糞便等滋生出來的,所以應由植物吸收細菌,如前所述,凈化水產品生長的水體環境,有效控制細菌滋生,防止水產品感染細菌。除此以外,水生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可以釋放氧氣,使水產品獲得足夠的氧,其糞便又可以提供水生植物生長所需肥料,在水產品和水生植物之間建立共生關系,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
水產生態養殖技術的應用幫助養殖戶提高養殖效率及經濟效益,妥善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的矛盾,平衡水域生態系統,促使養殖環境實現綠色發展,這是健康的、綠色的養殖技術,值得在水產養殖中廣泛應用、推廣,通過從水質、飼料和疾病防治等方面落實生態養殖技術措施,保證水產養殖的生態性與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