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肇松
(富順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四川 富順 643200)
國家林草局從2018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森林督查工作,利用遙感監測技術,構建“天上看、地下查”的“天空地”監管全覆蓋體系,建立覆蓋全國、分級負責、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常態化森林資源監督和執法機制。森林督查工作已經是常態性工作了。
森林督查外業工作開展前,需要對下發圖班做前期判讀,如征占用林地紅線,采伐矢量圖層對比。因2018年以前,此項工作并未列入常態工作,致使大量的基礎資料缺失。而保存收集的資料均是紙質檔,并未矢量化,加大了森林督查工作量。
縣級森林資源管理部門,肩負著組織國土綠化、森林和動植物資源管護、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實施、義務植樹、政策法規宣傳、防火防災、科技推廣等多方面的工作和管理任務。機構改革后,草原、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管理職責劃歸國家林草局管理。在落實機構改革方案的過程中,省、市一級基本都組建了林業和草原局,但在縣級機構改革中,相當一部分縣級林業機構被整合、撤并,目前全國一半以上的縣沒有林業機構,造成管理力量弱化。在實際運行中,被撤并的縣(區)級林業機構均出現人員變動較大、人員緊缺等問題。如自貢市,機構改革前有專門負責森林資源的資源林政股,人數一般在4-5人;機構改革后,資源林政股撤銷,成立保護修復股,負責森林資源管理的人員一般在1-2人左右,部分區縣甚至沒有專門負責森林資源管理的人員,致使資源管理工作難度大。
森林督查工作是一項技術性要求比較高的工作,要求資源管理人員能熟練的使用Arcgis、遙感技術、奧維互動地圖等。機構改革后,人員變動較大,很多區縣現在負責森林資源管理的人員都是新接手此項工作。業務能力達不到管理工作要求。從今年起,國家林草局在長江經濟帶11省(直轄市)開展了森林資源遙感即時監測疑似變化圖斑核實查處工作,意味著森林督查工作將變為一項日常工作,對技術要求更加嚴格。
機構改革前,林地和耕地分別由不同部門管理,各自有“一張圖”,數據庫并未共享,林地和耕地重疊的情況普遍存在。機構改革后,雖然合并為一個單位,但是一塊地兩種屬性的情況并未解決。
四川省2018年森林督查結果顯示,全省違法使用林地項目3927個,其中政府工程項目2442個,占62%,法人違法項目3084個,占79%。富順縣2019年森林督查,違法案件18起,其中政府工程或法人違法項目9起,占50%。例如:新建川南城際鐵路內江至自貢至瀘州線修建臨時道路項目,存在超紅線占用林地;富順縣李橋鎮高灘村異地扶貧搬遷項目,存在未批先占使用林地。正是因為有深厚的政府背景,項目業主單位才敢如此有恃無恐,公然置法律法規于不顧,也使得林業執法部門的執法難度加大。
要對督查案件進行查處,首先要由有關機構對數據進行鑒定,對案件進行定性,到底是刑事案件還是行政案件,是濫伐案件還是盜伐案件,是非法使用林地案件還是非法采伐案件。而有關機構對數據進行鑒定是要收取一定費用的,這個費用誰來出?現今,森林公安已完成行政執法改革,縣級林業行政執法不再依靠森林公安,只能靠林業行政執法隊伍,而由于執法隊伍缺乏查處督查案件經驗,造成森林督查查處困難。
每年省林草局下發到各區縣的林地“一張圖”成果,是縣級林業部門開展森林資源管理的基礎和依據。在林地“一張圖”上開展采伐設計、征占用林地審批等,利用Arcgis將其矢量化,在日常工作中將其整理存檔,大大提升森林督查前期準備工作時間。對于缺失的征占用林地檔案數據,可以對接原國土部門獲取,因國土部門的檔案管理要求更為嚴格,資料保存較完善。
增設縣級林業和草原機構,能從根本上解決森林資源管理人手不足的問題。但大部分區縣都做不到,只能積極的向上級反映情況,爭取多分配人手,解決資源管理人員不足的問題。
縣級資源管理人員應積極向領導極爭取Arcgis技術的培訓名額,參加Arcgis技術培訓,參加省市組織的森林督查技能培訓,加強和鄰近區縣的技術交流,提升技術水平。
縣級森林資源管理工作任務多,難度大,僅靠資源管理人員完成森林督查工作并不現實。應爭取資金支持,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的方式減輕工作量。要推進資源管理的信息化,就要爭取資金支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領導的支持。很多案件能不能查處,能不能整改,還是需要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只要黨委政府兩個“一把手”高度重視了,什么問題都好解決。
縣級林業執法人員需系統性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積極參加省市的林業執怯培訓班,提高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執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