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倩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林業局,江蘇 豐縣 221700)
隨著經濟市場的高速發展,對林業資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長。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林業資源逐漸減少,為了滿足社會對林業資源的需求,需要不斷提高林業資源的再生利用率:經營的永續性、再生的長期性、分布的遼闊性、功能的多樣性、管理的艱巨性。并且需要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防止和治理害蟲與病害方面的問題,避免出現嚴重的病蟲害,否則會影響到林業樹木的健康生長。
混交林中,各樹種所占的比例叫做混交比例。在確定混交比例中,要保證主要樹種在林分中始終占優勢,又要使混交樹種能夠在生長中保留足夠數量。一般用材林主要樹種占比例高達50%以上,混交比例因樹種、混交類型和立地條件等不同而異,競爭力強的樹種或立地條件優越的地方,混交樹種所占比例都不宜過大,反之可適當增加其比例。一般來說在造林初期混交樹種的比例控制在25%-50%之間。
混交方法是指參加混交的樹種在造林地上的排列形式,混交方法不同,種間關系特點和林分生長情況也不相同,可以根據混交林時間長短,林冠層次不同的混交方法等加以分類。
就是在行內隔株混交其它樹種的一種方法。由于這種方法兩個樹種的種植點靠得近,所以種間關系最密切。如樹種選擇適當,最能充分發揮種間的有利關系,否則種間關系便相當激烈,調節困難,難以形成相對穩定的混交林,同時這種方法在施工上很麻煩,不便于機械化。主要用于種間矛盾不大的樹種混交,如喬灌混交,較快地發揮混交樹種輔佐主要樹種生長的作用,但這種方法費工費時。
是行內樹種相同,鄰行樹種不同,而不同樹種單行間隔種植的一種混交方法。這種方法種間比較激烈,如果樹種選擇不當,伴生樹種生長較快能造成相鄰行的主要樹種被壓,從而使混交失敗,如紅松與樺樹混交,如不及時撫育調節,就有可能出現松樹完全被樺樹掩護,并最后形成樺樹純林。在樹種選擇適合的情況下,完全能夠形成穩定的混交林。
是每一樹種以若干行(通常3行以上)組成一個帶相互混交的方法。其中主要樹種的行數可多一些,伴生樹種行數宜少一些。帶狀混交適用于很多樹種,特別是營造種間關系尖銳的樹種更適用,因為帶狀混交可以緩沖種間競爭,即使在兩帶鄰接行上出現,也可以通過撫育采伐來調節,采伐一行后,混交可保持相對穩定。主要用于種間矛盾較大樹種間的混交,其優點是保證主要樹種的優勢,消弱生樹種的競爭能力,這種方法施工比較方便,喬木樹種混交常用些方法。
不同樹木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不相同,有些樹種抗蟲性比較強,有些樹木的耐害性比較高,所以需要對不同樹種的抗病蟲能力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地區都有適宜當地氣候溫度和土壤條件的本土樹種,但是當地的樹木也會存在一些適宜生存的害蟲和病害,為了改善和優化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混交林技術的應用將不同的樹種進行混合種植,比如說喬木與灌木的混交方式,需要注意的喬灌混交模式在立地條件較差的地區有著普遍的使用,當地條件越差的情況下需要合理增加灌木的種植比例。在進行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過程中應當重視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不斷提升森林樹木的抗病蟲害能力。在選育樹種的時候也需要掌握當地的土壤條件和氣候溫度,選擇適合種植的樹種,做好種子消毒工作,才能確保森林林木的成活率,從而有效增加林業資源。
森林幼林在生長的時候會遭受各種病蟲害的侵害和威脅,會影響到樹木的健康生長,甚至有些病蟲害問題比較嚴重,會導致幼林還沒完全成長起來就出現枯萎和死亡的情況,所以需要防止病蟲害對幼林造成的影響,及時在出現病蟲害征兆的時候就采取措施進行治理,同時也是需要不斷提高森林幼林撫育工作水平。幼林撫育工作內容主要是進行整枝修剪、去除生長情況較為劣勢的樹木、規劃樹木之間的密度和區間等一系列的工作內容,不斷提高土壤通透性,才能有效確保樹木的正常生長。到了5月中下旬的時候,氣候會越來越熱,同時越來越多的害蟲會進行繁殖和生長,雜草也會瘋狂生長,與樹木爭奪土壤里的養分和生存空間,所以需要及時進行除草作業,并且進行土地翻墾和施肥作業,給樹木提供充足的養分。在進行病蟲害防治的時候會使用化學藥劑噴灑樹木,不僅會造成生態污染,還會對樹木造成損害,所以積極探索和研究無公害的植物藥劑,才能降低森林樹木的損害,并且有效控制病蟲害的擴散情況,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林業樹木從栽植到長成大樹的過程中會受到病蟲害的威脅和侵害,甚至有些嚴重的病蟲害控制不好,會不斷向其它樹木延伸和擴散,造成大面積的樹木損害情況,從而對林業企業和生產活動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營林技術在林業病蟲害的防治中具有著良好的運用效果,有關部門需要對營林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加以重視,通過提升樹種免疫力、打造混交林等方式,從根本上減少病蟲害的出現,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合理應用營林技術,不斷提升林業病蟲害防治效果和質量。為林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更好的促進林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