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紀紅
(國有阜蒙縣周家店林場,遼寧 阜蒙 123100)
林業資源是我國農業資源的重要構成,對于人類的生產發展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為此要對于現有的造林體系進行完善,使林業資源能夠被更加合理的使用。在進行實際造林營林工作時,應該提高森林的覆蓋面積,增加森林資源,采取多種造林方法來實現營林造林的目標。
從系統全面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由于我國的森林分布并不均勻以及人們對其亂砍亂伐、沒有科學合理的使用林業資源等情況,導致我國現有的林業資源并不多,但是由于人們對于林木等資源的需求量較大,林業資源有著較大的發展潛力,從目前的情況來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我國林業樹木的生長是大于消耗量的,能夠為我國的林業發展提供支持,緩解我國林業資源短缺的局面。我國也應該加大力度開展營林造林工作,確保林業資源能夠被長期持續的使用[1]。
當前,我國所具有的的林業資源數量和世界平均水平而言,依然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比如說林業資源分布并不集中,并沒有規范的對于造林營林進行管理等。林業資源并不均勻,導致于我國的林業結構并不合理,林業產品需求量大于供應量。這無法保障我國林業產品的質量,不利于我國林業的進一步發展。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經濟實力得到了增強,但是有關部門并沒有意識到林業資源的重要性,為了謀取短期的利益,隨意的開采林業資源,導致林業資源無法被長期的使用,對于森林的生態體系進行了破壞,不利于生態穩定,導致營林造林工作受到影響,無法正常的開展相關工作。
隨著我國營林造林工作標準的提升,對于林業造林方法進行應用時也出現了新的要求,這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于造林方法進行探究,采用更加先進的技術來進行工作,從而使造林方法能夠在實際造林營林工作時發揮最大化的作用。
第一,播種造林法。播種造林法在我國有著較長的歷史,是我國最早也是使用最為頻繁的造林方法。在進行造林的過程中,只需要將挑選好的種子種到選擇好的種植地點內就能完成相關的工作。這種造林方法操作較為方便,可以有效的縮短育苗需要花費的時間,適宜在較大規模的樹林中進行種植,但是其最后成活的概率并不高。為此,后期工作有著關鍵性的作用[2]。需要工作人員嚴格的對其進行管理,保護和培育,為幼苗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定的保障。除此之外,在對于樹種進行選擇時,要考慮到樹種的發芽率以及所具有的種源,盡可能的選擇有著一定種源基礎,并且成活率較好的樹木來進行造林營林工作,提升其成活率。
第二,分殖造林法。其主要是指將樹木的某一營養器官作為養料來進行造林的方法,和播種造林法進行比較,較為明顯的優點是:操作簡單,能夠較為快速的達成造林的目標。但是其缺點也比較明顯,具體表現為對于土質的要求比較高,造林營林工作只能在某一特定的地域下進行。為此,可以選擇生命力較強,存活可能性較大的樹木進行造林工作,使樹苗在經歷過分殖之后,依舊能夠繼續生長,確保其能夠和母體的生長存在著一定的相同性,并能夠適應當地的環境,達成造林營林的目的。
第三,栽植造林法。除了以上兩種較為常見的造林方法,栽植造林法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使用,栽植造林法主要是把已經進行過培養的幼苗作為進行造林的主要材料來展開的造林工作。這種造林方法對于樹苗以及土壤情況沒有比較明顯的要求,種植的幼苗大部分都能成活,外界環境不會對其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其對于幼苗的根部有著較高的要求,必須有完整的根部幼苗才能夠成活。為此,在栽植工作還沒有進行之前,要做好對于品種以及幼苗的選擇工作。在進行后期管理時,注意對于幼苗的灌溉,增強根系的吸水能力。
第一,要合理的選擇樹種。對于造林營林工作所使用的造林方法不同,需要的樹種也不同,為此必須要根據現實情況來挑選樹種,并通過合理的培育和管理,使林木對于病蟲害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第二,要選擇適宜的時間來進行造林營林工作。通常對于種苗所進行的移植工作,會在春季或者是動機進行。因為這一階段的樹苗處在休眠情況下,外界不會對其產生較大的影響,可以有效的提升根系對于干旱天氣的抵抗能力[3]。
林業造林方法在進行實際的造林營林工作中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加我國原有的林業資源,增加森林覆蓋面積。為此,應該合理的采用不同類型的造林方法,保障造林營林工作的順利展開,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為我國林業的發展提供支持,使我國林業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并呈現較好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