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梅,許 勇
(1.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王店鄉人民政府,河南 周口466734;2.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農業農村局,河南 周口 466700)
在目前的花生種植過程中,還存在著品種不健全、種植方式不合理等不足,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進,從而實現花生種植業的轉型與發展。現將以花生種植業的發展現狀為著手點,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提出提高產量、增強經濟效益的具體措施,以此推動我區花生種植業的發展。
花生在我區種植分布廣泛,能夠保證我區總種植面積達到80萬畝及以上,目前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因為我國對于花生的需求量十分之大。除對花生本身的需求外,延伸出來的花生制品也是我國市場需求的重要產品。但是,在我區目前花生種植業的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比如種植技術水平較低,對花生進行不合理的施肥而致使產品質量下降;或者是花生品種選用不恰當,不能夠滿足花生生產質量標準等。針對這些種植技術上存在的不足,首要就要針對這些種植技術問題進行相應的思考。另外,在行業發展與管理上,不能夠僅僅依靠市場調節的方式,還需要結合政府的宏觀管控。在目前的花生產業衍生及附加值提升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區需要在明確花生行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才能夠通過不斷的努力與實踐探索,實現我區花生產量及花生質量的提升,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花生的品種十分重要,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花生的質量與產量。所以,需要在優化花生品種的同時,讓農戶選擇優良的花生品種進行種植。我區花生品種相對多樣化,其中較為出名的高產大花生品種有花育16號,豫花15、16號,魯花8號等,適宜種植于中等肥力的土壤,整體適應性較強,能夠實現平均約500kg/667m2左右的產量。另外,還有遠雜9102、遠雜9307、徐花18等高油、抗病、高產系列品種,早熟高產優質大花生新品種花育17號、花育18號、魯花11號、魯花14號、大花生新品種8130號和花育24號等,這些都是花生品種在不斷優化過程中所形成的優良品種。所以,為了提升花生產量,需要結合花生種植地的實際土質條件、土壤肥力等級、氣候情況,來選擇正確的優質花生品種,才能夠實現花生畝產量的增加,促進花生質量的有效提高。
種植花生環節需要進一步細化,實現種植技術的科學性與系統性,避免出現花生種植不當而使花生產量受損等現象。首先需要做好種子處理工作,因為種子在貯存過程中會在不同程度上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所以需要結合種子貯存的實際情況進行曬種,曬種后進行剝殼,這樣能夠增強種子透氣性,便于種子發芽。處理好種子之后,再對種子進行包衣,在包衣的過程中應選取合適比例的藥劑,晾曬的過程中需要放置在塑料薄膜上,實現晾干。然后進行種肥的施用以此提升種子的發芽率。往往農戶會產生一種誤區,認為肥料施用越多越好,種子需要施肥,種植過程中也需要施肥,但是事實上需要合理定量進行施肥,盲目施肥會導致花生產量下降。在花生的種植過程中,需要避免與豆類作物連作,并且最好使用輪作制度,周期為三四年即可。施肥過程中,應以基肥為主,然后利用追肥實現花生的培育與土壤的活化。這不僅僅是花生高產的前提與基礎,而且是土壤肥力保持的重點。播種的深度需要結合土壤的基本性質,如果土壤膠黏,可以播種深度交錢,土壤墑情不好時可以播種較深一點。設置的壟寬控制在80~100cm,每個空穴的粒數需要控制在2粒以內。另外,在雜草的拔除與防治上也需要加以重視,需要結合土地的實際情況以、及雜草種類進行用藥。此外,還需加強田間病蟲害防治,增強觀察頻率,以此落實好花生種植工作,避免不必要病蟲害的發生,從而實現花生高產。
花生在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市場實際需求,提前做好市場調研,才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升經濟效益,實現花生產業鏈的延展。目前,我國市場上的花生油大約有260多萬t,目前還有擴大發展的空間。所以,在花生的經濟效益提升方面,可進一步實現花生產業鏈的延展,以高質量、高產量的花生產品占據國際市場,因全球花生油基本都是發展中國家所提供的,而我國整體花生榨油的平均比例能夠超過世界的50%以上,這就意味著我國在花生產量世界占有率上擁有很大優勢與增長空間。從國內角度上看,我國要增強對花生產業的宏觀調控,加大花生種植技術的指導與推廣,為農戶提供更多的花生優良品種,使其學習到先進的種植方式及相對科學化的管理流程。這都需要市場經濟調控與宏觀調控的有機結合才能夠實現,促進資源的合理規劃與發展,促進合理密植,以此實現我國花生產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目前我區花生產量與經濟效益整體發展較好,但仍能夠在努力下實現發展與突破,需要在明確花生種植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針對目前的實際需求通過優化花生品種、實現種植流程細化、促進花生產業鏈延展、加強宏觀調控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實現花生產量的提升與經濟效益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