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峰
(武夷山市吳屯鄉會計服務中心,福建 武夷山 354309)
當前,我國農村地區普遍的現狀是勞動力素質較低、人才流失嚴重、經濟基礎薄弱,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仍依靠傳統農業,這是導致我國農村地區發展落后的主要原因,要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加強農村經營管理是客觀要求。基層農經管理部門要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一方面要深入調研,分析本地區的發展優勢,探索發展道路;一方面要提升管理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加快解決農村土地承包以及經濟監管等問題,有效推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
農村經營管理長期以來一直是我黨以及政府農村工作的重要構成部分,是開展農村工作的重要基礎,對于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扶持力度,制定了諸多惠農政策,旨在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讓農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加強農村經營管理有助于各項惠農政策的貫徹落實,可以讓農民充分了解國家扶持政策,對于引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具有極大地促進作用。同時鑒于當前農村地區勞動力素質水平普遍偏低以及高素質人才匱乏的問題,加強農村經營管理可以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指導,有助于促進農村地區產業結構優化,推動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
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仍以農業為主,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發展后勁不足,因此,要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就必須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地區的優勢,借助本地區優勢資源以及條件,精準定位發展方向,從而達到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提升經濟發展水平的目的。地方農經管理部門要積極向農民宣傳政府的惠農政策(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鼓勵農民在農業之外積極發展養殖業、種植業、綠色農業以及農產品加工業,抓住大力發展家庭農場、規范農民合作社契機,鼓勵農民放眼長遠發展,不要僅僅局限于傳統農業,同時地方農經管理部門要適時為農民提供政策的宣傳、專業上的指導以及資金方面的支持,合理利用國家項目資金,激發農民創業的積極性。
土地是農村地區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但是現階段由于農村地區大量勞動力流失,導致土地資源大量閑置,難以創造經濟價值,這是當前農村地區的普遍現狀。對此,地方農經部門應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重點解決農村地區土地承包、流轉等問題,盤活農村土地資源。農經部門可以鼓勵農民將閑置土地出租轉讓,通過成立合作社或者由村集體進行管理等方式發展規模化農業。這樣一方面可以解決土地資源大量閑置的問題,增加土地產出;一方面也能推動農業規模化、科技化發展。土地資源的集中不僅便于推廣機械化作業,提升生產效率,進而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也能增加農業生產效益。國家對符合條件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戶有給予補助,增加農民的收入,出租土地可以獲得租金,經營土地可以獲得生產種植收益,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缺乏資金是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農民本身收入水平不高,缺乏充裕的資金投入到生產當中,缺乏投資積極性。對此,地方農經部門要積極鼓勵農民組織成立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以投資的形式吸納農民的資金,在利用國家項目資金給予支持,整合資金,鼓勵農民發展生產,投資發展養殖業、種植業、綠色農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等多種產業,從而推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這種發展模式的優勢在于不僅解決了農民資金不足的問題,同時也分攤了風險,使得單個農戶承擔的風險大幅降低,農民完全可以承受,能有效激發農民的經濟性。此外,也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發展的形式,有助于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鼓勵農民成立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整合人力、資金等各項資源的同時,地方農經部門也要加強引導,在專業方面為農民提供相應的支持,從而促使合作社規范化、專業化經營,以創造更大地經濟效益。農經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參與專業合作社的農民進行培訓和技術指導,一方面要提升農民自主管理水平,促使合作社良好運行,一方面要著重提升農民的技術水平,從而有效確保產品質量。組織實施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創建合作社示范社、落實合作社規范提升措施,規范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創建示范家庭農場,突出技術先進、生產綠色、產品安全、管理規范、規模適度的發展要求。 此外,地方農經部門還要積極引導農戶開拓銷路,為產品尋找銷售渠道,農業的購銷體制不暢是農業不能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構件完善的產銷體系,這樣才能有效保障農民的利益。
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不容樂觀,加強農村經營管理勢在必行,地方農經管理部門要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挖掘本地區優勢資源,確定經濟發展方向,整合農村的土地、資金以及人力等生產要素,鼓勵農民結社,從而實現集約化發展,獲取規模化效益,同時農經部門要為農民提供政策、技術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切實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