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丹
(常熟市古里動物防疫站,江蘇 常熟 215500)
非洲豬瘟屬于烈性傳染性疾病, 豬場如何防控非洲豬瘟,成為當前社會各界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從人員、物資、車輛、豬只、有害生物、病死豬、消毒等方面入手,探討分析了相應的管理對策。
豬場工作人員在進入生活區前, 有必要進行為期2d 的隔離,在這期間要做好消毒工作,及時洗澡并更換衣物。在入場之前,需要做好對眼鏡及手機等必需品的蒸熏消毒工作,禁止攜帶其他物品。
豬場工作人員在進入生產區之前,需要使用消毒藥水浸泡并清洗全部衣物,并換上經過消毒的工作服、鞋帽,著裝完畢后方可進入生產區。
生活物資在入場之前,應拆除外包裝,并將其均勻的擺放在蒸熏消毒室內,進行全面徹底地蒸熏消毒,藥物可以使用衛福星(過氧乙酸),蒸熏時間控制在24h 左右。
精液和疫苗在進場之前,也要嚴格地做好消毒工作,消毒藥物可以使用過氧乙酸溶液或者過硫酸氫鉀溶液等, 經擦拭消毒后方可進場。
針對豬場所需要應用的飼料,應使用衛福星(過氧乙酸)進行蒸熏消毒,蒸熏時間控制在24h 左右。
現在很多豬場存在車輛到場消毒不徹底(飼料車、拉豬車),路面無消毒措施的現象。對于場區內的車輛和道路,應該做到徹底消毒。(1)所有到場車輛必須有洗消中心消毒憑條,場區管理員依據憑條放車入場。(2)場區道路向外延伸50~200m,鋪設消毒物品,如火堿、生石灰等。(3)設定場內外固定停車區域和車輛行走路線,尤其是對于飼料運輸車,一輛車對應一個場區或者分開陰性場區和陽性場區的飼料運輸車;有條件的公司使用車載GPS(全球定位系統)檢測車輛運輸軌跡,保證行車路線。(4)對固定區域(場區道路向外延伸50~200m)和場內行走路線定期消毒,場區內所有道路均鋪設棉氈覆蓋,每天使用2%~5%的火堿消毒。(5)車輛到場區指定區域消毒,推薦消毒方式是從上到下。首先使用清水將車輛外殼沖洗干凈,然后將輪胎和底盤清洗干凈,再使用消毒液均勻噴灑車輛,最后車輛靜置20min后方能進入場區。(6)劃定司機活動區域,司機執行必要操作下車前必須穿由場區提供消毒后的隔離服和膠鞋,如果操作需要接觸場區物品要戴上手套,方能下車操作。(7)有條件的公司可以在場區門口增加噴霧、烘干、熏蒸一體化設備設施,利用一體化自動設備替代部分人工,避免人為操作不當增加安全隱患。
一些豬場病死豬車輛缺乏消毒流程,存在交叉感染,關于病死豬車輛的消毒絲毫不能馬虎。
(1)固定病死豬車輛流動路線和處理時間,錯開其他進場車輛的停放位置,減少交叉,制定專用的消毒方案,將其列為重點防范對象。(2)病死豬處理前套袋防止液體外流,造成二次感染。(3)配備專用病死豬車輛,務必防滲。(4)根據病死豬處理流程對處理后的地面、道路、車輛、處理區域進行清洗消毒,使用火堿覆蓋。關于病死豬,豬場要制定長期的方案,原則是減少病死豬的產生。(1)從源頭做起,加強品控,減少接豬時病弱豬的數量。(2)加大飼養管理前期的主動淘汰力度,減少后期病弱殘豬的數量。(3)增加飼養人員的基礎技能培訓,從前期遏制弱豬數量。
車輛進入豬場之前, 需要經過前置洗消點和二級洗消點的全面徹底清洗及消毒,然后將裝豬臺外移并卸車,將豬只利用專用車輛運送到隔離區進行為期45d 的隔離飼養, 在這期間要密切留意豬群的健康狀況,并做好消毒工作,確認無異常后方可轉入生產區。
針對出場的豬只,應提前30min 將其趕到出豬臺使用燒堿溶液進行全面的消毒,然后過磅上車。在這一過程當中,要確保豬群單向流動原則,不能回頭。出豬結束之后,全體參與人員要進行清潔消毒。
在豬場當中,禁止飼養犬、貓等一切動物,針對已經飼養的,最好進行外移處理。
針對豬場當中所散落的一些飼料,要及時做好清掃工作,避免吸引一些鳥類入場采食,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安裝防鳥網,提升防鳥效果。
管理人員要充分重視起對豬場的滅蚊滅蠅工作, 噴灑藥物殺滅蚊蠅,并投放老鼠藥進行滅鼠,針對其尸體,要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造成污染傳播疾病。
豬場要重視起對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工作, 在場外下風口建設冷庫,統一化處理病死豬及胎衣,由專門的車輛進行運輸,車輛及人員完成運輸后,需要進行全面的清潔及消毒,并更換衣物,禁止返回生產區。
還可以采取在場外挖坑深埋并鋪灑石灰或消毒液的方式來處理病死豬,降低車輛運輸所帶來的疫病風險。挖坑地點應距離豬場200m,同時要確保處于下風口位置。同時要定時定期地做好對挖坑地點以及冷庫周邊的消毒工作。
每周應帶豬消毒2 次, 可以使用稀釋后的過氧乙酸溶液通過噴霧的方式進行消毒,或者可以通過蒸熏的方式消毒,多種消毒劑交替使用,更有效殺滅圈舍病原菌數量。
針對豬場內的地面以及道路,也要做好消毒工作,可以使用生石灰乳+燒堿溶液進行消毒,每周消毒1 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