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書典
(廊坊市農業農村局,河北 廊坊 065000)
豬喘氣病是一種具有很強傳染性的呼吸系統疾病,其病原體為豬肺炎支原體。感染豬喘氣病的豬體的呼吸系統以及呼吸道分泌物中會含有大量的豬肺炎支原體病毒,而豬肺炎支原體會破壞病豬的呼吸道、上皮細胞及纖毛等部位,從而使豬纖毛系統的清除異物能力降低。與此同時,會通過呼吸道進入肺臟,使肺臟的免疫能力不斷下降,并且阻礙其他疫苗發揮作用,使豬群更容易感染其他類型的疾病。
豬喘氣病的發病率較高,通常夏季和秋季的發病率相較于其他時間較高,此病還可以感染所有豬群,無論品種、性別、年齡。其傳染源主要就是患病豬,如果母豬患有豬喘氣病,則病原體可遺傳給乳豬,增加了乳豬的患病幾率,斷奶前后的乳豬更容易引發豬喘氣病。另外,由于養豬場的管理不夠嚴格與規范導致飼料質量和環境衛生較差、養豬數量較多、豬舍潮濕和通風性差以及天氣驟變等因素均可增加豬喘氣病的患病幾率。
豬群如果剛剛感染豬喘氣病后并無明顯癥狀,通常經過約1-2周的潛伏期之后癥狀開始顯現。通常發病后會在進食或運動的時候出現咳嗽和氣喘等癥狀。仔細觀察會發現患病豬會進行腹式呼吸,甚至張口呼吸、精神狀態較差、不喜進食、生長緩慢等現象。還會伴有流鼻涕的癥狀,隨著癥狀的加重,鼻涕會由清水逐漸變成膿性。一般而言,豬喘氣病的癥狀可分以下三種:(1)急性型,患過豬喘氣病的懷孕母豬及仔豬最容易感染,其具有突發性。豬一旦患病。會突然出現呼吸急促和困難、采用腹式呼吸、張口喘氣等癥狀,伴有少量咳嗽,食欲較差,嚴重時會出現窒息死亡,死亡率偏高,病程通常在1-2周。急性型的豬喘氣病持續一段時間后會轉為轉變為慢性型。(2)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轉變而來,也有部分病豬發病即為慢性型。曾經發生過豬喘氣病的地區的豬群、肥豬及后備母豬更容易患病。其癥狀主要是運動或進食后咳嗽,咳嗽癥狀持續時間較長、呼吸時快時慢,食欲不佳、生長緩慢、體型消瘦。患病時間可達3-6個月,死亡率較低,但是由于受到飼養環境的影響,體質較差的病豬也會出現死亡。(3)隱性型,成年豬為易發群體,患病后會出現輕微的咳嗽和喘氣等癥狀,無其他異常。
在豬養殖過程中盡量選擇自繁自養,避免外來豬只的引進,從而降低豬群感染豬喘氣病病原體的幾率。對于必須引入的豬群則需要對其進行嚴格的檢疫與隔離,隔離飼養2-3個月后,檢查引入豬只的患病情況,如果隔離結束后檢查豬只未感染豬喘氣病和其他傳染性疾病,那么就可以將其進行混群飼養。如果引入的是種豬和仔豬,則需要對其接種各類疾病疫苗。
養豬過程中做好飼料的貯存與管理,防止發生霉變,危害豬體健康。在豬群飼養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種類、不同階段豬群的生長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配制飼料,保證飼料的營養均衡,提高豬的機體免疫力,降低患豬喘氣病或其他疾病的幾率。另外,也可以將適量的金霉素、泰樂菌素等藥物加入飼料中以預防豬喘氣病的發生幾率。
在豬養殖過程中豬舍的環境衛生、溫度、濕度等因素也可以誘發豬喘氣病。因此,做好養殖場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由于季節和氣候變化而引起的豬舍溫度、濕度的變化,將豬舍溫度與濕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及時給豬舍通風和清理污染物,確保豬舍干燥整潔,空氣新鮮,避免細菌病毒的生存繁殖,降低患病幾率。在冬季或溫度驟變時,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豬舍的溫度,降低由此而引發的豬群感染豬氣喘病。另外,也要做好養豬場的消毒工作,如果發現豬群出現咳嗽、氣喘等豬喘氣病的相關癥狀時需要將其進行隔離觀察,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應對。
豬群接種疫苗是有效預防豬喘氣病的重要措施。需要每年給成年種豬接種一次豬喘氣病疫苗進行免疫。對于后備種豬而言,通常在配種前需要對其進行疫苗接種,在仔豬出生1-2周給其疫苗接種進行免疫,提高豬群的整體免疫力,降低感染豬喘氣病的風險。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第一,疫苗需要注入胸腔內,不可采用肌肉注射,否則無效;第二,疫苗接種前后各半個月內不可喂食或注射抗生素類藥物,否則影響疫苗接種效果。
通常治療豬喘氣病的方法主要有拌料凈化和藥物注射兩種。(1)拌料凈化。對待生產母豬,可在其生產前后各一周連續飼喂混入水溶性阿莫西林、支原凈、強力霉素等藥物的飼料,可進行有效治療;對于育肥豬,可在水中加入適量的土霉素粉,持續喂到無癥狀后一個月,或者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土霉素堿藥劑連續喂一周左右。(2)藥物注射。首先,對于以干咳為主和以氣喘為主的病豬,可以分別選擇注射長效土霉素或泰樂菌素等藥物和注射氟苯尼考藥劑進行治療;而對于癥狀相對嚴重的病豬則需要在其頸部注射土霉素與氟苯尼考等藥劑予以治療。其次,可以對患病豬注射硫酸卡那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類藥物來治療豬喘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