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峰
(齊齊哈爾市水旱災害防御中心,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農業發展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國的重中之重,要有效推動農業發展,必須要加快完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為農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農田水利工程中,渠道是工程的重要構成部分,渠道運行的效率以及穩定性直接影響著農業生產活動以及農業生產效益,因此,必須要結合農田水利工程的實際情況,強化維護管理以及保養工作,切實保障農田水利工程渠道安全穩定運行。
在農田水利工程中,渠道是工程的核心構成部分,在長期運行中,受人為以及自然因素的影響,渠道可能出現淤積、坍塌、滲漏等問題,必須要加強維護管理與保養,定期對渠道進行全面的檢修,確保灌溉或者排水順暢,滿足農業生產所需,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確保渠道穩定、安全運行,可以有效提升農業生產效益,同時也能減少浪費,節約一定的水資源,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加強水田水利工程中渠道的維護管理以及保養,可以及時發現渠道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采取控制措施,以免造成嚴重后果。比如發現渠道出現淤積,可以及時安排工作人員進行清淤作業,避免水流漫出渠道,對周邊環境或者農田造成破壞;發現渠道滲漏嚴重,可以及時采取防滲措施,加強滲漏控制,可以有效避免水資源大量流失。
2.1.1 加強日常維護管理
農田水利工程維護管理人員要加強日常維護管理,定期對主干以及枝干渠道進行檢查,發現存在蟻穴、鼠洞等可能影響渠道穩定性的隱患,要及時上報,以便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發現渠道中存在雜草或者樹枝等可能導致渠道淤積的物體,要及時安排工作人員進行清理。同時要定期對渠道底部進行檢查,確認是否存在裂縫、沉陷等可能導致渠道滲漏嚴重的問題,在排灌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渠道水流是否平穩、均勻,查看是否存在漩渦或者漏水的情況,如果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匯報,并停水對渠道進行檢修。
2.1.2 完善維護管理機制
為了貫徹落實農田水利工程中渠道的管理維護工作,必須要建立完善的維護管理機制,以明確的制度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第一,工作人員要對渠道的長度、范圍、使用情況以及現狀進行全面的調查與了解,以便制定合理的維護管理制度。第二,要根據調查結果,合理明確的巡查時間、巡查內容,確保各項檢查工作有章可循,避免出現遺漏。第三,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饋機制,工作人員在定期巡檢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可以便捷、及時進行上報,便于技術人員及時處理。第四,要完善問責機制,根據渠道的分布,合理劃分區域,并安排工作人員負責維護管理,若哪個區域出現問題,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2.2.1 加強滲漏控制
農田水利工程渠道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出現滲漏的問題,這會增加輸水過程中的損耗,因此,要定期對渠道進行保養,控制渠道滲漏。關于此問題,可以采用設置防滲層或者漿砌石這兩種方式強化渠道的防滲性能,在渠道停水期間,可以利用黏土、三合土以及混凝土設置防滲層,或者通過漿砌石提升渠道防滲性能。對于損壞比較嚴重的部分,要著重進行修復,比如存在塌陷或者裂縫的部位,確保渠道有效發揮作用。
2.2.2 做好防凍措施
凍脹破壞是影響渠道輸水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防凍措施極為關鍵,尤其是冷凍天氣較多的地區。凍脹破壞與土壤含水量、土質以及渠道施工質量有密切聯系,具體的防凍措施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其一是在渠道施工過程中,要加強質量監管,做好必要的防凍措施;其二是在渠道施工完成后,可以在渠道沿線種植根系比較發達的樹種,以改善基土環境,提升渠道防凍性能;其三是對于流量在1m3以下的渠道可以考慮以矩形斷面替代梯形斷面,這也能提升渠道防凍性能。
2.2.3 強化防淤管理
渠道淤積會嚴重影響渠道的正常使用,因此,平時在要注意定期對渠道進行清理,將其中的雜草、樹枝等清理干凈,避免影響水流通過。此外,在放水過程中,要注意適當控制水流速度與水流量,增強水流的攜砂能力,避免泥沙在渠道淤積,導致輸水效率低下。
在農田水利工程當中,渠道的維護管理以及保養極為關鍵,會直接影響渠道的輸水效率,工程管理人員要注意加強日常巡檢,嚴格執行各項維護管理制度,并注意做好防淤管理,加強滲漏控制,完善防凍措施,確保渠道暢通,水流可以順利通過,以免影響農業生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