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琬璐
(錦州市氣象局,遼寧 錦州 121000)
農業是我國最重要的國民支柱產業之一。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加強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業生產框架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途徑,在開展這些工作的進程中往往會受到氣象災害的影響,這時就需要積極有效地應用農業氣象觀測技術,為農業發展提供一定的基礎保障。
氣象觀測業務是基層氣象臺工作中的重點工作內容,必須予以重視。所以,基層氣象站管理人員應該重視氣象觀測隊伍建設,提高氣象觀測人員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目前,盡管我國氣象觀測工作主要通過自動化程序來完成,但是,仍然需要氣象觀測人員來控制并保證氣象觀測的質量,更好地為社會發展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與此同時,各個氣象站領導應該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為氣象觀測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之余,也應該積極關注氣象觀測人員的生活,為其解決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使其具有良好的狀態投身到氣象觀測工作中,從而有效保證氣象監測工作質量。
第一,氣象站管理人員應該為氣象觀測人員提供氣象專業培訓平臺或專業院校,加強督促低學歷或非氣象專業的氣象觀測人員積極參加氣象專業培訓或學習進修,增加氣象觀測人員的氣象專業知識儲備量,提高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
第二,氣象觀測學是氣象專業的基礎學科,具有系統性和綜合性,在開展氣象工作過程中,需要廣泛涉及專業性知識內容,具有較大的應用難度。基于此,氣象觀測人員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先進的氣象專業知識,促進自身體系的完善與更新,增加知識儲備,并積極應用于實際氣象觀測工作中,才能確保現代氣象觀測工作的有效實施,保證氣象觀測工作的質量,為農業生產生活提供保障。
在開展氣象觀測工作過程中,觀測人員要嚴格執行氣象觀測規范制度,密切關注對氣象變化的監控情況,認真準確地完成氣象觀測工作中的各項任務,切不可擅離職守,后果嚴重。為了保證氣象觀測設備的正常運轉,氣象觀測人員必須要準確掌握觀測設備的具體操作流程、操作方法以及日常維護方法等等,避免出現無法修復的故障而影響氣象觀測。
當前,在開展氣象觀測工作時已經逐步應用現代化先進設備和技術進行自動化觀測氣象變化,而不再是僅僅依靠觀測人員獨自進行氣象觀測,與此同時,還需要積極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獲得更多的氣象觀測方法。氣象觀測人員也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并科學合理地應用現代化自動觀測技術更好地完成氣象觀測工作。另外,觀測人員在開展氣象觀測工作的同時也要積極投入到氣象站的氣象變化監視工作中。例如,酸雨觀測、雷電定位觀測等等。因此,必須通過建立完善的業務流程,才能有效協調氣象觀測站的各項工作。
農業的健康發展對社會發展和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農業生產水平和農業發展狀態有受到農業氣候資源的影響,尤其是如溫度、光照、降水等多種氣象因子獨立或強度結合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例如,溫度過低或過高,將會產生低溫災害、凍災或熱害、干旱災害;降水過多或過少,則會引發洪澇或旱災等等。隨著農業氣象觀測技術的不斷完善,農業氣象觀測工作已初見成效。通過農業氣象觀測,提前掌握氣象變化情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應對。同時,農業氣象觀測可以預測重大自然災害,從而采取有效措施抵御氣象災害,減少對農業生產的危害。
第一,通過觀測農業地段,及時調整農業耕作制度。《農業氣象觀測規范》明確要求觀測農產品的品種則需要觀測具有代表性的耕作制度,一旦耕作制度發生改變,則要適當調整觀測農業地段。
第二,每天觀測農作物的發育期。對屬于不同科系的農作物發育期的觀測有所區別。一般農作物可以隔一天觀測一次即可,而對于禾本科農作物的抽穗開花期則需要每天進行觀測,并做好記錄。
第三,確定農作物密度測定方法。不同農作物密度的測定方法存在差異。農作物種植密度的測定方法可以通過種植方式來確定。
據《農業氣象觀測規范》規定可知,只有土壤干土層厚度在3毫米以上,日降水量在5毫米以上或過程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上時,才可以在降水停止、雨水完全下滲后,根據降水量的多少來觀測農業生產過程中降水量滲透度。但是,在實際觀測降水量滲透度時,往往忽視土層厚度這一條件,從而影響觀測降水量滲透度的準確性而無法充分反映實際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的降水量滲透度。
氣象觀測工作是氣象站的核心工作,氣象觀測結果的準確性直接影響社會的生產生活活動,而農業氣象觀測結果的準確性將會直接影響農業生產水平和農業發展。因此,需要做好氣象觀測工作和農業氣象服務。在開展氣象觀測工作和農業氣象觀測工作過程中積極應用現代化先進的氣象觀測技術,確保獲得具有代表性的精準農業氣象觀測信息,從而確保農作物的健康生長發育和農業生產的穩定性,實現農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