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 瑩
(黑龍江省指南針檢驗檢測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飲用水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我國近年來加快了城市化建設進程,工業企業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生活垃圾、工業和畜禽養殖業排放的污染物也越來越多,對水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對飲用水安全造成較大的影響。目前,我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管理效果不理想。因此,為了保障居民的飲用水安全,避免飲用水受到污染,要加大對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保護。
飲用水水源地屬于公共設施,是取水工程的水源區域。河流、地下水、湖泊等都屬于水源地,依據我國南北方氣候特點及地貌,南方飲用水水源主要來自河流和湖泊,北方飲用水水源主要是地下水。
目前,我國對飲用水水源的國家標準主要是: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和地下水質量標準,利用兩個標準對水質進行評估。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主要是河流和湖庫型兩種類型,依據我國地表水水質特點,兩種類型的飲用水水源的主要污染物也有所不同。
部分地區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目的是保護飲用水水源地,但法律法規在制定過程中缺乏對飲用水水源地實際情況的分析,主要表現在制定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與實際情況不符,缺乏針對性。其次,法律法規和制度制定時對相關責任劃分不清,在出現污染事故后,相關部門互相推脫,不利于事故的問責。
目前,各地區進行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但存在區域劃分不當的情況,不利于相關部門的審批,給水環境監測部門落實監測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各地區的水環境監管工作大多由環保監察部門來負責,但是部分環境監察部門的人員和設備不足,從而無法有效落實國家相關的環境監管任務。
飲用水水源中地表水是主要來源,地表水與地下水相比水質較差且較容易污染,同時部分地區環境管理部門對飲用水水源地污染的預防工作重視不足,部分地區缺乏專門的飲用水水源地污染應急預案和治理能力,如果飲用水水源地出現環境污染事故,則當地環境主管部門不能及時的進行控制和治理。
目前,我國部分地區尤其是縣級在水質監測方面能力不足,在市級以上才設有水質監測站,可以對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進行監測,但是依據我國水質監測規范和水質監測項目的要求,縣級水質監測能無法滿足監測的需求。雖然市級監測站具備相應的監測能力,但是對于飲用水水源地的監測要求也不能完全滿足,同時監測機構存在經費不足,責任劃分不清等問題,造成部分地區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工作開展效果不好。
環境保護監測單位要具備生態環境理念,對水源地周邊的農田進行調整,大力推廣農業生態種植方式,將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進行降低,合理的應用在農田種植中,從源頭上對污染物進行防治。同時,在水源地保護過程中,要采取生態濕地等政策,對于植物的生態功能要進行修復,建立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為了提高水源地監測水平,對于水源地污染可以及時的發展。因此,相關部門要加大資金的投入,技術和設備方面的支持,保證水質監測體系可以實現良好的監督作用。同時,還可以建立環境監測站,對水源地情況進行實時監測。
環境保護部門對于水源地污染要不斷完善監管制度,科學的制定監管技術,對于水源地監管機構和人員要進行定期的培訓,并對檢測設備的準確性進行核查,從而提高水質監測的水平,同時,針對主要污染物要進行實時的監測,建設科學的監測體系,為我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提供支撐。此外,加強污染源的監督和管理,采取總量控制的方式,從污染物的源頭進行控制,保障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安全。
政府部門和環境管理部門要加大對環保知識的宣傳,在社會職工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工作,對居民進行宣傳和教育,向人們講解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相關法律法規,讓人們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加大重視,了解飲用水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從而在廣大人民中樹立飲用水水源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保護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護氛圍。
各地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重視面源污染問題,尤其是農業面源污染,采取科學的治理措施進行控制,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盡可能的降低農業方面的污染范圍,降低農業面源污染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情況。同時,對于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各政府部門應重視生活污水和固體廢棄物處置,落實好相關防治措施。此外,國家對于環境保護要加大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從而控制污染源進入水源地。
我國居民飲用水安全與否取決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效果,目前我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不斷完事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依據目前集中式水源地保護中的問題提出強化措施,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創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