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莉
(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農業農村局,湖南 東安 425900)
在生態學、系統學的理論引導下,通過對動植物、微生物等種群結構的合理配置,科學利用園區內的自然資源、氣候資源、大氣資源等,從而建立起以栽培果樹為主的園林產業,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達到生態環保、改善環境、能量流動、物質循環的目標,不僅促進了生態果園的建設,同時也建成了可持續發展體系。綠肥則是在傳統果園經營模式弊端凸顯下人們不斷探尋的一種適應國情、適應市場經濟發展且符合現代生態果園建設的經營模式,為果樹的健康成長奠定了良好基礎。
對于果園土壤來說,各品種的綠肥有不同的效果,它們的幼嫩莖葉含有大量的養分和有機物元素,經過土壤的自然腐解,可以持續產生各類微量元素和有機質,為作物源源不斷的輸入元素,促進了作物生長。一般情況下,1kg的綠肥能夠生產6.3kg的氮素、1.3kg磷素、5kg鉀素,這就相當于施加了13.7kg的尿素、6kg的過磷酸鈣和10kg的硫酸鉀。
大多數綠肥都起到了活化、吸收鉀素的作用,豆科類還能固氮,綠肥成長期間產生的有機體能夠進入田園土壤,為其提供大量養分。在化肥農業興起之前,綠肥和農家肥是果園建設的首選,是優良的有機肥,利用果樹縱橫間隔有計劃地種植綠肥作物,可以有效解決果樹有機肥不足的問題。豆科類綠肥可以固定大氣中的游離氮。綠肥作物含有機質大約為15%,其有機質分解之后產生的腐殖質能夠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構成。待綠肥成熟后,根系能深入土層,熟化心土并吸收深層養分。綠肥腐熟所需時間短,且產生的養分較為齊全。果樹成長階段,將樹干周圍的綠肥作物進行耕翻或者開溝深埋,就地堆漚之后便能達到分解腐熟的目的,增加土壤腐殖質,切實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其透氣性和涵養水源的能力。除此之外,綠肥體內還含有碳、氫、氧、鐵、硼、鈣等微量元素,這都是化肥無法相比的。
當前所使用的化肥是在有限的元素之間進行搭配,無法真正滿足果樹對土壤綜合肥力的需求,綠肥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綠肥能夠在閑置的土地或果樹間隙種植,消除了部分地區土壤資源貧乏的問題。綠肥所提供的有機質也能很好地改善土壤質量。另一方面,綠肥的應用減少了化肥的使用,對于環境保護具有積極作用。部分果樹養育模式在種植綠肥后還能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綠肥還是一種清潔性能源,沒有重金屬、有毒物質的殘留威脅,切實符合市場對安全綠色農產品的需求。
連作制度栽植綠肥能夠避免連作障礙,減少病蟲害發生風險,特別適用于長期果樹種植基地或連作障礙嚴重的地區。綠肥種植減少了裸露地的面積,可以起到預防水土流失,改善自然環境的作用。在華北地區,冬季逐年擴大的裸露土地面積越來越嚴重,成為制約當地產業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土地植被覆蓋和荒地返青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綠肥效果十分明顯,可于秋季播種、冬季休眠覆蓋、春季返青,科學利用了土地資源、光熱資源和水資源。綠肥中含有的碳素可固定二氧化碳,對于我國環境保護具有重大意義。據統計,每畝綠肥能夠固定0.5億噸的二氧化碳,同時釋放0.43億噸的氧氣,綠肥所展現的減碳能力非常好。
不同品種的果樹對生長環境和營養元素的要求各不相同,生態果園的建設應當根據立地條件、自然環境和生態因子,因地制宜地布局,科學選定生態區打造綠色果園,并結合市場需求打響品牌,突出地方果林的特色,推廣優勢品種,實施集約化管理,借助行間距種植綠肥作物,確保果樹的產量與質量,并防止水土流失,調節地表溫度,抑制病蟲害,促進園地生態良性循環。
在選擇綠肥種類時首先要考慮其生長習性,特別是作物的生長期以及抗性。就拿苕子品種來說,它只適合生長在長江以南區域,然而光葉紫花苕子卻能夠生長在淮河以北區域,生長勢能好。豆科類綠肥作物的根瘤菌比較適合在酸堿度為中性的條件生長。酸堿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根瘤菌的死亡。而紫云英適宜生長在濕潤不積水的環境,其抗干旱性、耐低溫的能力不好,要盡量避免在干旱地區栽培。
其次,要定期做好排灌溝工作。絕大部分綠肥作物都怕積水過多,對此,雨季一定要做好排澇工作,避免土壤積水過多造成植物死亡。注意適時播種。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科學制定播種日期,一般可選擇對比試驗確定播種期。對于華南地區來說,最好的綠肥種植期為每年的3月下旬,冬季則為10月。
最后,綠肥種植也需要施加適量的肥料。雖然綠肥根系善于吸收土壤中的有機質,但如果缺肥會拖延生長周期,綠肥產量就不高。要達到“小肥養大肥”的效果就要在綠肥發育期間適當施肥。
綠肥是一種生物肥源,種植綠肥是為生態果園建設開辟新肥源的有效方法,并且對于改良土壤結構具有重要作用,但要最大程度地發揮綠肥的增產作用,需要種植人員科學了解綠肥的相關知識并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