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海斌,劉春勇
(1.景寧畬族自治縣雁溪鄉農業農村服務中心,浙江 景寧 323504;2.景寧畬族自治縣紅星街道農業農村服務中心,浙江 景寧 323500)
目前,我國農業技術日趨完善,種植技術有了明顯的提升,這也為我國水稻種植技術創設了良好的環境氛圍。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其產量和質量對當地經濟的發展有著直接影響。但是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病蟲害很容易對水稻的生長產生影響,不僅會影響其產量和質量,同時還會給當地的經濟帶來損失。所以,只有做好病蟲害的防治,才能促進水稻技術的發展,提升我國農業技術水平。
水稻在種植過程中,對病蟲害的防治更多的是生物和藥物防治,但是過程中,還是會對當地的自然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破壞生態環境的穩定性。所以,未來水稻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需要推動防治技術朝著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藥物的使用中,也盡可能的選擇毒性低的農藥,不要讓其在作物中殘留。
水稻中比較常見的病害包括白葉枯病和紋枯病等,蟲害則包括黏蟲和螟蟲等。病蟲害不同,采取的防治方法也存在有明顯的差異,需要對其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提升預防效果,推動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有序開展。要對防治技術進行深層次的調研,找到病蟲害出現的規律和原因,有針對性的采取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我國水稻病蟲害的種類超過了30種,這就給病蟲害的防治增加了難度,常見的藥物防治技術只能解決普通的病蟲害,無法規避嚴重的病蟲害的不良影響,而且大多是小范圍有效,大面積的效果會大打折扣。此外,水稻和其他的農作物存在有明顯的差別,不管是水稻的生長處于哪個階段都有可能受到病蟲害的不良影響。水稻在種子期會遭遇到白葉枯病,秧苗期主要是白葉枯病和灰飛虱;分蘗期是稻瘟病和紋枯病;抽穗期是稻瘟、飛虱和稻瘟病等多種病蟲害。從整體上來看,水稻的病蟲害種類是隨著生長期不斷增加的,發展到抽穗階段,就會有多種病蟲害同時對其生長產生影響。這些病蟲害的出現不僅不利于種植戶形成利于水稻種植的環境,而且還會對水稻的健康生長產生影響,于水稻的產量和質量都是不利的。
紋枯病又被稱作是花腳病,是真菌病害中的一種,在水稻種植過程中較為普遍而且出現的可能性比較高,一旦水稻染上這種疾病,產量會明顯降低。水稻的秧苗期到抽穗期都有可能會感染上這種疾病,抽穗期的前后發生的概率比較高。這種病的出現主要是會對葉片造成危害,嚴重時會影響到水稻的莖稈甚至是穗部,紋枯病更多的是出現在高溫和高濕階段,感染病害之后,葉片會出現病斑,并出現了大面積的死亡。
防治手段:首先是要科學預防,對水田中的水量進行控制,要嚴格的按照水稻的生長特點合理澆灌;其次要定期施肥,為水稻的生長提供充足的肥料,提升其抗病性能;最后,如果水稻已經感染上了這種病癥,需要聯系病癥的特點,稻田放水之后,需要打撈浮在水上的菌核,然后統一掩埋。
稻瘟病也會對水稻的生長產生較大影響,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害,出現稻瘟病后,水稻產量明顯減少,嚴重的情況下,水稻大面積的減產甚至是絕產。所以,在種植過程中,作為種植戶需要及時的跟進水稻的生長情況,減少出現這類病害,發現感染上這種疾病之后,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手法。稻瘟病的危及范圍廣,還能夠較好的適應環境,陰雨天氣和光照不足的情況下,感染上稻瘟病的可能性明顯提升,會對葉片、莖稈等產生危害,在表層會出現暗綠色或者是褐色的斑點。
防治手段:聯系當地的情況,盡可能的選擇優質的、抗病性能好的品種,育苗之前,要提前浸泡種子,從源頭上減少稻瘟病的出現,保證農田良好的通風和透光性,合理的控制種植密度。
稻飛虱和螟蟲都是水稻種植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病害,病害是可以飛行的,所以可以在較短時間里產生較大的危害,主要是汲取作物中的漿液,造成水稻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進而影響了水稻的產量和質量。
防治手段:如果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發現了稻飛虱,則可以噴灑殺蟲劑,如果出現螟蟲則是噴灑殺螟松乳油,盡可能減少害蟲對水稻的不良影響。
黏蟲主要是會對水稻葉片造成危害,主要是在葉片上產卵,導致葉片出現枯黃和卷曲的情況,如果黏蟲的數量比較多,會大面積的使用葉片,對水稻的正常生長產生不良影響。
防治手段:水稻生長過程中,出現了黏蟲的情況下,可以選用殺螟松乳油噴灑。
水稻種植時,為了保護好當地的環境,需要采用綠色、環保的手段,對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可以在田間的池塘養殖魚和青蛙等,采取生物防治的手段,減少病蟲害的出現;還可以在田間放置誘蟲燈,利用其喜光的特點,撲殺害蟲,這樣又可以成為青蛙的食物來源;另外,借助害蟲喜歡的食物做好誘殺工作,捕捉的害蟲要統一燒毀。這些手段比較適合大范圍的殺蟲。
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我國有著廣闊的種植面積,水稻栽培一直以來都希望能夠提升其產量。過程中,病蟲害的出現會對水稻的產量和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能夠提升水稻栽培的水平,需要做好并重畫的有效防治,將農業、生物、化學等手段緊密的結合起來,達到綜合防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