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電力咨詢院有限公司 山東 濟南 250013
煤炭是火力發電的主要材料,但近年煤炭價格不斷提升,由此導致火力發電廠的運行成本越來越高,這就決定了當前火力發電廠的成本控制方案已經難以滿足發展需求,尤其是汽機專業設備的維護和檢修。由于這是一項對成本要求較高的工作,只有使用更加經濟的檢修模式才能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進而促進發電廠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火電廠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各種設備的集成性不斷增強,而且智能性和復雜性越來越高。此時針對各種專業設備開展檢修,不能再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否則不僅無法獲得理想的檢修效果,而且還會造成成本浪費,進而降低火電廠的市場競爭力。目前在火力發電廠的設備檢修中,以下幾方面問題需迅速解決:第一,檢修目的不明確,對設備供應方的依賴性過高。第二,小故障的發生率較高。第三,不必要檢修過多。可以看出,當前火力發電廠所采用的設備檢修模式存在明顯的不合理性,對發電廠的運行穩定性和經濟性造成了一定影響[1]。
汽輪機本體是火力發電廠的主要設備,但若想讓汽輪機正常運行并穩定發電,還需要有潤滑油、抽氣、疏水、軸封、真空、蒸汽調節等輔助系統的配合,因此針對汽機專業設備開展檢修,不僅要檢修汽輪機本體,同時還要將檢修覆蓋到各個輔助系統。通常來講,汽輪機不會發生過于嚴重的故障,整體性質較為穩定,據相關資料得知,一般每五年針對汽輪機開展一次大修即可。汽輪機是火力發電廠的主機之一,在發電廠的日常運行當中,對汽輪機的檢修維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汽輪機的質量非常好,那么十年之內都不需要開展檢修工作。我國有很多優秀的汽輪機供應商,比如東方汽輪機廠生產的汽輪機可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穩定性方面有著非常優秀的表現,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開展日常維護,查看汽輪機的各種運行參數,以此判斷汽輪機是否處在正常的工作狀態。如果運行參數不出現過大變化,那么就可以依據檢修期限開展檢修工作,不需要在參數發生變化時就立即開展大型檢修。但這也會引發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日常維護只會浪費成本,實際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而且一些小問題積攢到最后通常會形成大問題,為后期的正式檢修造成很多麻煩。
在火力發電廠中,給水泵設備發揮重要的輔助作用,一般發電廠會配有兩臺給水泵,其中一臺用于輔助汽機運行,另外一臺留作備用,這樣即使其中一臺突然發生故障而停機也不會導致發電廠難以繼續運行。給水泵的運行時間一般都不是特別長,在實際檢修過程中,主要查看設備的運行狀態,比如可以通過定期巡查的方式獲取設備的運行數據,然后根據專業檢修人員的建議制定檢修模式。通常給水泵檢修都是周期性的,因此在日常檢修工作中一般都有清潔和補充軸承潤滑油為主,同時測量給水泵的運行參數、對緊固件進行檢查、制定詳細的解決方案,這些內容都非常重要,需引起相關人員的注意。這是因為給水泵技術引自國外,其中最容易損壞的位置是軸套和密封環周圍,其他位置基本不會出現嚴重故障,所以在檢修過程中如發現有相應零部件損壞,就可以直接更換。所以目前發電廠都會定期針對給水泵進行檢修,不會在給水泵的檢修上浪費過多的精力。但這樣雖然可以保持給水泵的穩定運行,而且軸套和密封環等看似成本較低,但其損壞率較高,因此需要經常進行更換,這也就決定了雖然當前的給水泵檢修模式可以保證發電廠的穩定運行,但會在解決上浪費很多成本,最重要的是并不會提升汽輪機組的運行效率,可以說實際意義并不是非常高。
火電廠若想真正實現經濟檢修就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對此筆者從以下幾方面做了簡單闡述:第一,合理利用備用物品。應根據備用物品的重要性進行分級,比如可分為a、b、c三個等級,其中c級物品對設備的影響非常小,如非必要可不必進行更換,比如密封墊片、鏈接螺絲等,盡量重復使用這些設備,以此控制在設備更換上的成本。另外備用物品盡量選擇國產,這樣可進一步控制成本。第二,強化管理備用件庫存。火電廠應在日常檢修工作過程中記錄常發故障,然后多準備常發故障零件,并針對這些零件開展強化管理,以此為后續更換打好基礎。第三,關注設備改造和技術更新[2]。當前火電廠很多汽機設備都已經使用了很長時間,在性能方面已經比較落后,而且相關技術已經難以適應火電廠的發展。因此,為了減輕后續檢修的成本投入,需要對設備進行改造,同時開展技術創新,從而使汽機設備煥發出新的活力。第四,對檢修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安排檢修時間過程中,需綜合考慮設備的重要性、磨損情況等因素,然后以此為基礎制定檢修加護。對于發電廠汽機設備檢修而言,首先應做到預防故障,然后精確查找隱藏故障,做到將小故障消滅在萌芽中,以免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另外,火電廠還應為日常檢修工作制定激勵機制和管理制度,以此激發相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同時也要針對經濟檢修模式開展深入研究,這樣才能長期控制運行成本,促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火電廠若想保持穩定運行就必須做好汽機設備檢修,同時也要思考如何才能減少在汽機設備檢修上的成本投入。本文對此做了簡要分析,以期對相關人員具有一定參考價值,進而更好地控制汽機設備檢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