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訊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202
結合黨的十九大現代化經濟體系進行分析,加強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是至關重要的,將政務服務的高效性和便捷性發揮出來,確保群眾較高的滿意度。在服務型政府構建過程中,提供政務服務為重中之重,已經成為了重要一大職能,而且政務服務水平,與公民參與政治生活質量具有著密切的聯系。基于互聯網時代視角,涌現出了互聯網+政務服務這一模式,這對于服務型政府治理模式的創新具有很大的幫助。但是 政府的政務服務方面,應加強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并加強互聯網思維的融合,基于全局視角出發,對政府政務服務模式進行不斷創新,從而確保政務服務水平的穩步提升。
對“互聯網+政務服務”試點實施方案進行分析,主要包括北京市、上海市以及浙江省等試點城市,經過不斷建設和發展,其實施效果顯著,政務服務極具創新性和典型性等特點。其中,對于浙江省而言,借助“最多跑一次”政務服務改革口號,有力提高了政務服務創新水平。具體來說:
首先,在制度建構方面,浙報集團協辦的“最多跑一次”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作為常態化平臺,在提供關注改革動向、獻計改革決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運行過程中,該平臺已吸引諸多龐大數量的用戶,對多項活動進行實時,如行政服務中心“比學趕超”等。在“最多跑一次”改革過程中,標準化制度化,可以為構建長效機制提供有力支持。其次,浙江省杭州市完成“一窗受理、四端協同”政務服務,就是基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生物識別、區塊鏈等新技術,以移動端為主入口,個人固定端(PC端和電視端等)、自助端(綜合自助機)、實體大廳端等多端協同,通過智能導引、在線受理、二維碼生成、地址導航、快遞送達等方式,推進技術創新、應用創新、協同創新,實現簡化辦、網上辦、就近辦、移動辦的現代政務“新服務”。最后,在數字治理方面,浙江通過對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化平臺的應用,涌現出了諸多高科技服務,如“無證刷臉辦”、“掌上移動辦”等。針對于“浙里辦”手機APP,可以對諸多便民服務進行提供。基于“最多跑一次”改革視角,數據驅動治理轉型非常重要,不斷提高浙江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的深度。
在實施“互聯網+政務服務”方面,相關業務的執行對身份認證的要求較高,如果各個省份和城市的法律制度較不完善,很難確保業務辦理與互聯網+思維相契合。在后臺審批變革過程中,審批權限和流程,也明確提出對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基于法律制度視角,加大改革力度。針對于政務大數據分析,在政務數據資源的共享、隱私數據等方面,其制度規定較不明確,在數據資源的諸多環節,如數據審查和數據更新等,法律法規指導作用也尚未發揮出來。
在“互聯網+政務服務”中,政府業務流程再造非常重要,但是業務辦理流程的效能建設,其監管職能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監管缺位現象非常嚴重。現階段,在“互聯網+政務服務”績效監管方面,監督機構的獨立性匱乏,一般來說,職能部門在執行相關業務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旦監管獨立性缺失,其后果不堪設想。基于此,應明確監管執行職能的責任[1],加大監督考核力度,防止缺位現象的出現。其中,對于績效監管牽頭機構來說,應注重“平臺性”思維的滲透,基于公共利益視角,將業務的獨立監管職能執行單位,將各部門的協調聯動落實到位,不斷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從而基于客觀角度,確保監管效能的充分發揮。
基于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應加強“互聯網+政務服務”制度的構建,尤其對于受審分離、信息互認等。加強電子證照、身份認證等技術規范的編制。基于法律視角,應明確規定互聯網+政府審批流程,尤其對于電子簽章的使用方面,將法律支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基于“互聯網+政務服務”,政府職能的流程重組非常重要,其中,與相關部門權責清單和審批制度的變更具有一定的聯系,所以應從實際情況出發,明確界定政府權責清單[2],加強政府部門權責清單機制的構建,體現出動態化特點,進一步完善政府業務流程,為后臺審批制度改革創造有力條件。
在政府利用大數據方面,要想推動政務服務水平的提升,加強政務大數據建設非常關鍵,而且還要將數據開放的基礎工作進行落實。在政府大數據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大數據團隊建設,不斷加強數據倉庫建設,并基于建設的數據倉庫,定期開展其他部門人員大數據能力培訓活動,為政府整體大數據能力的提升提供便利性。
在政府數據開放方面,首先,制度建設層面的頂層設計非常重要,促進數據開放工作的順利進行,將制度保證作用發揮出來。具體要加強開放數據分類標準的制定,明確開放申請流程[3],對政府數據采集保障和安全管理標準進行整理。其次,應加強政府數據開放的行政協調機制的構建,借助政府數據開放主管部門,不斷提高各部門數據開放和管理的綜合性、協調性。
總之,加強“互聯網+政務服務”勢在必行,但是要認識到其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然后從實際情況著手,制定切實可行的完善對策,推動政府服務效率的增強,并充分發揮出政府服務型職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