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4
2013年11月,國家領導人在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并于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公布了關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扶貧攻堅戰的決定》,為科學脫貧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各政府部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開展精準扶貧工作,設計扶貧在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設計扶貧主要是通過社會創新、對文創產品、文創產業的挖掘和開發,賦予其品牌功能,促進貧困地區的文化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而達到精準扶貧的目的,其實在“精準扶貧”的思想提出之前,設計學科就充分發揮了該學科的優勢和特長,對設計介入扶貧進行了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比如四川美術學院家具美術設計系主動與崇州懷遠鎮藤編企業結對幫扶,給懷遠藤編帶來了新的技術和產品概念。經過一年多的技術指導,懷遠藤編在原來30多種藤器產品的基礎上,開發出了180多個品種的精美藤藝產品,讓原來樣式陳舊、功能單一、技術粗糙的藤器產品變身成了高端工藝品。2009年,湖南大學開展“新通道”設計與社會創新項目,與設計扶貧也息息相關,2018年4月,第二屆世界工業設計大會在余杭良渚夢棲小鎮召開,首次共同發布了《設計扶貧宣言》,倡導各國政府和各界設計組織開展更大、更深層次的設計扶貧工作,充分發揮設計的力量,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2018年8月13日,工業和信息部也號召設計師、高校、設計行業和企業通過設計的手段參與精準扶貧,并提出量化的設計目標等等。
通過以上案例得出,目前國內外關于設計學科介入精準扶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前期和中期以及具體設計項目的方法和策略上,當設計幫扶資源撤離后,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少之又少。而且廣大貧困群體對于這些扶貧項目也沒有做到積極地配合和管理,此時就體現了設計學科介入精準扶貧評價體系構建的客觀需要。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改革開發初期,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75%,雖然經過四十幾年的發展,農村人口的比例有所減少,但仍然是占總人口的64%。這些農民的思想意識、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等都相對比較落后,尤其是文化觀念的落后,是當前制約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
湖南省位于我國的中部地區,整體經濟實力較強,但省內各地區經濟發展極度不平衡,除省會城市發展較好以外,其他廣大農村發展速度較緩慢。將設計學科介入精準扶貧可以從技術層面和文化產業層面給與農民幫助。技術扶貧同文化產業扶貧一樣,都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扶貧路徑,技術扶貧為文化產業扶貧提供條件。文化產業扶貧,從策劃到品牌,從資本到產品,從商業到農業,建立起一整套可持續的協作式社會創新體系。
目前,精準扶貧政策也已經接近尾聲,如何對設計介入精準扶貧工作進行有效的評價是當下最關注的問題。同時,構建完整的評價體系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主要體現在:①對湖南省扶貧辦的考核工作具有指導作用;②對其他地區設計介入精準扶貧項目后的評估工作提供借鑒意義;③通過對設計扶貧項目評價后,找出設計介入精準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我省建立精準扶貧長效機制提供對策和建議,對我省精準扶貧考核工作的推進以及精準扶貧長效機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義。
(1)參與性原則:評價體系的構建需要關注被扶貧主體的感受、認知等方面的信息,要明確設計扶貧的對象是貧困群體,理解貧困群里的心理和身體需求和特點。同時,要切實評判該項目的工作實效與工作方式是否吻合,與本土是否適應,避免設計扶貧項目的形式化,因此,在評價體系構建中,既要關注客觀性的評價考量,又要關注被扶貧主體性意見的表達與互動,將扶貧工作利益相關者,特點是被扶貧的對象,非扶貧對象的滿意度考量納入評價體系當中,真實的檢測設計扶貧工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
(2)整合性原則:設計學科是一門綜合和系統性學科,而精準扶貧工作也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關乎被扶貧對象的生理、心理,以及地理環境、文化內涵等多方面的元素。因此,在評價體系構建的過程當中,貫徹以人為本的全人理論,將社會效應、經濟效應、文化內涵以及能力提升等多方面進行整合。將國家政策與貧困群體的生活改善有機銜接。
(3)實用性原則:設計精準扶貧任重道遠,在實施過程中應循序漸進、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和社會規律,始終將被扶貧對象的權益和尊嚴放到首位。并能根據其特定的生活方式和需求為其提供無償性和扶助性的設計服務,同時,也要考慮設計扶貧項目的實用性,是否能可持續的為貧困群體帶來經濟效益,提高其收益。因此,在構建評價體系的過程中,要把設計項目的實用性原則考慮在其中。
(4)可計量原則:所有評價體系的設計,都必須能夠用數據進行檢測與統計分析,借用其他通用的評價體系以及具體檢測扶貧工作過程中的數據。從而為設計學科介入精準扶貧的成功范例提供數據支撐和考核依據。
目前,設計介入精準扶貧的評價體系需要從多個因素層次進行綜合判斷,在這些因素中,包含許多客觀指標,如參與人數率,使用率、就業率,也包括一些主觀指標,如積極性、滿意度等。因此,構建設計介入精準扶貧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層次分析法,這是一種定性和量性的多層次綜合評價方法,因此,利用層次分析法建立貧困人口參與評價體系較為科學合理。
總之,設計介入精準扶貧的評價體系構建是一項紛繁復雜的工作,需要政府、設計協會、貧困戶以及社會各界的努力配合和大量的資金和人才的投入,后期更需統一構建方法和路徑,發揮著其他扶貧工作無法取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