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瀾
到一個小島去旅行,見到土特產,便去購買,店里的老頭態度極差,我一氣之下就去了別家。和我一起旅行的朋友卻和那老頭嘰嘰咕咕地談了半天。之后朋友走出店來,帶我到一家很別致、價廉物美的餐廳去吃了頓豐盛的午餐。“你也是第一次來的,怎么知道這家飯店?”我問。他說是店里的老頭介紹的?!澳羌一铮刻珱]有禮貌了?!蔽艺f。朋友同意。不過,他解釋道,只要你對他友善,耐心地聽他講話,你就會得到很大的收獲,像這頓午餐就是證明。
從此以后,我學會了聽。聽人家講話,是一門很深奧的藝術。多數人喜歡很主觀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一點都不注意別人講什么,那么他們會缺少許多有趣的見聞。所有的人都有他們多年積蓄下來的經驗,只要我們肯去聽,一定能夠發覺很多樂趣。
要學會聽,自己先要有誠懇的態度:少講,多問,別人自然會打開話匣子。當然,也要付出一些代價,十個故事中總有幾個沉悶或是你聽過的,但是得到其余未聞的人生經驗,已受益匪淺。比方說去市場買菜,問問賣魚的,或是你身邊的家庭主婦,便常會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菜譜;去看盆景展覽時,留心聽一聽,會學到許多植物的知識。
老人家對昨天的事會忘得一干二凈,但三四十年前的風流卻記得清清楚楚,和他們聊天,他們的生活就是兩三個好劇本,不過要忍耐他們的重播。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切便是白費。聽多了,知道了好處之后,你就會變成一個多姿多彩的人。常發覺有另外的人圍繞著你,喜歡聽你的故事,但不要犯老人家的錯誤,先問對方:這個故事我講給你聽過嗎?
朋友之中,多數是要把別人的意見變成和自己的一樣,這便是無謂的辯論。聽人家講,講給人家聽——這便是思想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