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震宇,倪宏偉,郭正奎
(四川空分集團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簡陽 641400)
某煤化工空分裝置采用汽輪機驅動一拖二(空壓機和增壓機),因電力檢修停車2天,啟動后發現主換熱器溫差很大,之后每啟動一次就會惡化一次。根據現場運行反饋情況進行了仔細分析,確定了是由于增壓機啟動過程中引起的故障。
用戶原流程設計如圖1所示,根據用戶現場反饋的信息,啟動模式可能為沿用以前逐步升壓方式,很有可能造成濕空氣進入到壓力空氣通道。據運行主管介紹,汽輪機驅動一拖二(空壓機和增壓機),增壓機入口現場加裝了啟動輔助充壓管線,即從空壓機二級出口接了一根DN150的管道到增壓機入口,增壓機設置有放空管線。圖中粗線部分為原流程設計現場增加的DN150充氣管線。
該項目空分裝置原啟動順序是:(1)啟動前增壓機補氣閥全開。(2)汽輪機啟動(冷態2h)。(3)空壓機壓力提升(0.5h),啟動預冷系統(0.7h)。(4)純化系統打開沖壓閥充壓(0.3h),純化系統正常后(0.7min)。(5)開啟增壓機導氣補氣閥加負荷(0.5h),然后增壓機吹掃露點(2.5h+)。按照此啟動順序,整體啟動時間約7+小時。
綜合該套空分裝置的流程組織及設備配置等綜合情況,初步認定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可能造成該故障現象。
(1)切換閥使用年代久遠,切換閥密封不嚴泄漏,導致純化器充壓時間過長。
(2)空氣通道因濕空氣進入導致堵塞。濕空氣經啟動管線,增壓機入口DN700閥門,空氣進冷箱DN600閥門,進入到主換熱器壓力空氣通道。這兩只閥是大口徑蝶閥,很可能密封不嚴,有內漏。查閱DCS趨勢圖,發現主換空氣通道阻力比過去大,用戶自行嘗試對壓力空氣通道加溫無效。
(3)啟動方式不當。空壓機、空冷塔、吸附器分步充壓,有切換閥的分割。切換閥又是開關閥,在倒換過程中存在壓差控制不好,有對吸附器床層造成沖擊的危險。需要考慮補氣,手動補氣控制比較復雜,有可能導致吸附器空氣出口切換閥出現過大壓差。采用濕空氣補氣具有更大的風險。首先沒有經過純化器凈化的濕空氣會殘留在管路及增壓機冷卻器內,其次濕空氣置換需要時間,最后濕空氣可能由于閥門內漏進入冷箱。原啟動方式泄漏路線圖如圖2。

圖2 原啟動方式泄漏路線
經大致了解流程后,建議更改啟動方式,增壓機空氣啟動輔助管線,務必將原增壓機補氣閥關閉或加盲板隔離,主要是擔心水汽腐蝕啟動管路閥門。冷箱前空冷塔、吸附器、增壓機整體升壓,不用考慮增壓機補氣。改進后啟動流程見圖3,整個開車啟動過程約3.5-4h,安全,快捷。節省了增壓機吹掃露點的時間,原啟動方式至少要2個多小時,現在壓力正常后,分析就合格。同時預冷、純化在空壓機提升壓力過程中開車,純化系統也是提前進行了充壓,節約了1h左右。

圖3 改進后啟動方式
汽輪機啟動慢,切換閥口徑很大,從空壓機入口到增壓機入口阻力不大,主要是止回閥的頂開阻力;增壓機有密封氣,不會因那么小的負壓而導致設備失效,也不可能油氣進去,如同氮壓機、氧氣機啟動均會存在風險,事實上并沒有。啟動時轉速慢,增壓機低轉速下負載很小,更談不上引起喘振,沖動的瞬間,極低的負壓也不會造成管道、設備的損害。特意咨詢沈鼓技術專家,確認增壓機只要有密封氣,不會導致油泄漏到工藝管道。多次向運行主管解析了詳細理由,他們咨詢了某些新上的裝置,可以不充壓啟動增壓機。
具體啟動方式如下:(1)啟動前增壓機補氣閥全關空壓機手動放空閥關1/2,打開分子篩充壓閥、全開增壓機入口閥,全關增壓機各放空閥、各冷卻器吹掃導淋;(2)汽輪機啟動(冷態2h);(3)空壓機升壓(0.5h)升壓至0.35MPa啟動預冷系統;(4)預冷系統啟動后純化系統建立污氮氣循環。(5)壓力提升后,增壓機加負荷,然后現場做吹掃露點(0.5h)。
該項目空分裝置采用汽輪機驅動,按照原分步充壓方式啟動,耗費時間長,耗能,耽擱供氣時間,易造成主換熱器通道堵塞,風險較大。采用整體升壓方式啟動,無需充氣,安全、快捷,只要保證沒有大氣量的取出,即使少量泄漏,也沒有影響。因后端空氣經過了分子篩純化器處理,質量能得到保證,實際上,只要主冷沒有液體,可以連通空分下塔整體升壓。關于空壓機止回閥,了解了3種不同型號的都可以這樣開車,沒有什么不利影響。本項目裝置大加溫后,按照提出的改進方案,空分裝置一次啟動成功,查看主換熱器壓力趨勢圖看不出有明顯的壓差變化,解決了主換熱器通道的堵塞風險,既安全又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