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慶男,何 歡,寧小燕,王維玉,韋建華
(廣西中醫藥大學 藥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1)
黃檀屬(Dalbergia)是豆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亞洲、非洲及美洲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全世界約有300多個種,其中我國擁有包括降香黃檀(D.odoriferaT.Chen)、海南黃檀(D.hainanensisMerr.etChun)、滇南黃檀(D.kingianaPrain)、印度黃檀(D.sissoo)、秧青(D.assamica)、越南黃檀(D.tonkinensis)、黑黃檀(D.fusca)等在內的28品種及1變種[1]。黃檀屬植物常用于治療風濕病、皮膚病、消化不良、血瘀、癌癥、胸痹刺痛、跌撲傷痛及嘔吐腹痛等疾病[2-4]。本文就黃檀屬植物芳香族類化學成分的研究進行綜述,以期為黃檀屬植物綜合利用與新藥開發提供參考。
芳香類化學成分主要包括黃酮類(黃酮類、二氫黃酮、異黃酮類、查爾酮類、黃酮苷等)、香豆素類、呋喃類、蒽醌類、木脂素等成分,目前對黃檀屬芳香類化學成分進行整理,其中黃酮類成分(1-91)、醌類(92-104)、香豆素類(105-130)、其他類成分(131-142)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化合物的基本結構

表1 黃酮類化合物

表2 二氫黃酮類化合物

表3 異黃酮類化合物

表3(續)

表4 異黃烷類化合物

表5 查爾酮類化合物

表6 (異)黃酮苷類化合物

表6(續)

表 7 酚類化合物

表8 醌類化合物

表9 香豆素類化合物

表9(續)

表10 其他類化合物
黃檀屬作為一個重要的藥用資源,我國擁有悠久的藥用歷史,其化學成分含有大量黃酮,異黃酮,新黃酮,香豆素等芳香類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腫瘤、抑菌、糖尿病等一系列藥理作用。通過對黃檀屬植物國內外文獻整理發現,國外對其研究得比較多,國內其化學成分以及藥理作用的研究尚不夠深入,且尚存在一些問題:(1)黃檀屬作為有效的抗腫瘤和抗炎的藥源,對其藥效物質基礎及作用機制缺乏深入研究。(2)降香黃檀具有悠久廣泛且較好的藥理作用,但隨著資源短缺,同屬植物中是否有可作為其作用相似,安全有效的替代藥材的研究有必要開展。(3)新黃酮類成分是該屬植物中一類重要的特征性成分,更深層次地挖掘這類成分的藥效物質基礎與其藥理活性的聯系, 對于黃檀屬的臨床用藥與制劑開發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