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欽
《工會博覽》雜志記者
20年前,互聯網創業者在探索互聯網能做什么?而20年后,人們在思索互聯網做不到什么?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停工停學、停市停商,社會經濟、百姓生活都受到極大影響。在這個特殊時期,在這場全民戰 “疫”中,基于互聯網的各種 “云生活” “云經濟”被全面激活,大展身手:網購、網課、云辦公、云開會、云敲鑼上市……疫情阻滯了線下生產,但疫情之下的 “云經濟”卻激發新的生產力。這其中,影響最廣泛最深刻的就包括 “云課堂”。
對于大多數在職人員來說,職業再教育、職業培訓是一種剛需,是在工作中逐漸培育出來的自主學習,但其受時間、精力、成本、師資等各種因素限制,企業往往有需求卻無力實施的也不在少數。而勞模作為時代精神的引領者,同時又是身有一技之長的行業佼佼者, 自打勞模大講堂一開講,就成為一面金字招牌。從開設之初的勞模事跡宣講,到如今從形式到內容的不斷豐富和創新,是和時代發展、職工需求緊密相連的。如何讓勞模大講堂實現職工愛聽、勞模會講?如何讓這面金字招牌熠熠生輝?這就需要迎合潮流,順應發展,同時更需要傳播者懂得并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新方法。
有媒體報道,大慶油田疫情期間的“云端”勞模大講堂重實效受歡迎。他們將 “疫”期技術學習搬上 “指端”,開辦 “互聯網+”線上技術學習大講堂,讓疫情防控與技術提升兩不誤、兩促進。其第一采油廠依托微信群,以勞模工匠為行動引領,工作室領銜人帶頭,兩級技能專家、首席技師為主體,通過視頻、語音、PPT等多種方式線上授課,職工可以個性化按需 “點餐制”聽課,為求知若渴的職工帶來了 “饕餮技術餐”。據統計,共計6000余人次在線參與學習、互動信息8000余條、吸納53名革新愛好者加入。其第二采油廠錄制專業培訓視頻38部,使用直播APP互動答疑,勞模、技術專家視頻授課,通過廠工會網絡平臺推送給全廠所有職工學習。課件提供無保留,經驗分享無隱藏,課程的講解視頻、語音等相關內容將永久保存在平臺上,可供職工隨時回放進行系統學習,促進培訓學習轉化為生產實效。
在北京地鐵公司工會,勞模大講堂活動已經持續舉辦了10年。今年,因疫情防控需要,勞模大講堂被搬到了網上,職工可以利用手機看網絡直播聽勞模事跡,也可以通過網上課堂與勞模溝通解決實際問題。公司成立50周年首場直播宣講活動,近萬名職工利用網絡觀看了現場直播,吸引力和傳播力都比之前更廣更大。
隨著5G技術的發展,直播技術的運用彌補了線下勞模大講堂時間、空間、人數的限制,個性化按需 “點餐制”、課件永久保存、在線實時交流無障礙……新技術的出現,必將讓勞模大講堂更加走進職工,迎來 “云”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