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吉
(上海嘉定招投標工程審價咨詢有限公司,上海 201899)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整個建筑行業市場逐漸趨于規范,行業體系中的安全、質量、環境等各方面管理體系在逐步完善。而建筑行業市場競爭環境日益激烈,企業如何在充分保障安全、質量、環境等達到體系標準要求基礎上對成本和工程報價進行合理控制,成為了整個建筑行業投資人、EPC 方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在建筑行業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知道,對于建筑產品來說,招標采購工作是建筑產品投資控制的重要手段,在整個建設項目建設全過程中招標采購行為始終貫穿其中,是整個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造價控制在整個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都有不斷的滲透,其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建設項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有效提升項目效益。對于合同簽訂來說,招標采購工作是其基本前提,而在項目造價控制工作具體開展過程中招標采購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完成投資決策之后,從合同簽訂開始資金就開始投入,而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針對項目工程本體的投資占到了絕大部分多數,對于投資人來說,針對項目本體投資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而從EPC 方的角度來看,投標中標之前造價管理就已經開始,而且在企業的整個建設過程中造價管理始終貫穿其中,是全面體現EPC 方管理水平的具體表現。
項目立項后就應該著手快速結合項目組織進度、專業劃分以及現場實際狀況來對各個工作包進行明確劃分,這也是整個項目管理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整個建設項目招標采購工作開展的核心所在。通過多個合同共同構成了整個項目,而所有合同具體工作范圍的聚集就能夠進一步形成建筑實體,而對于建筑產品來說,其所包含的不同工作包之間既有緊密的相互聯系,而且互相之間又存在清晰界限,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充分保障后續的工作中實現相關責權的清晰劃分,保障建設工程項目得到有序組織和可靠開展[1]。
總而言之,針對建設項目全面實施成本管理和風險控制是全面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的基礎所在,而建設項目合同簽訂、資金投入都是建立在招標采購工作的基礎上,由此可見,招標采購工作對于整個建設項目造價管理具有重大意義。
在項目早期階段,只有通過良好開展招標采購工作后才能夠進一步開展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等相關的編制工作。完成招標采購工作之后,合同簽訂方首先必須要將各種類型項目報告遞交給招標采購部門并協助辦理審核備案事宜,然后再完成各種類型資料和報告的分發管理以及存檔工作。在項目早期階段合同的合同價、可研報告的項目估算資料都是開展項目成本分析、成本管理、成本審查的重要依據。
項目在實際進入現場實施階段后,企業招標采購部門首先必須要編制出合理、完善的招標采購計劃,在具體編制過程中必須要將招標采購的具體開始時間、完成時間、簽訂合同時間等包括在內,通常情況下還要交項目完工時間、質量、進度、付款、質保等實質性內容包含項目需求中,與此同時還要充分保障招標采購計劃與項目組織進度形成協調,這樣才能保障建設項目各項工作開展的一貫性,在后續進行合同簽訂、合同履行的過程中也要充分保障各項工作與項目現場進行充分結合。
項目建設后期階段招標采購部門必須要針對整個項目的單體合同預算、結算等實施收口工作,并且要配合企業完成項目結算、決算、投資轉固定資產等相關工作,以此來充分保障實現項目管理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在工程項目造價管理的全過程中招標采購始終貫穿其中,只有在充分保證招標采購工作得到科學、規范、高效的開展,才能促進整個項目的順利開展。
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不同部門之間所掌握的資料相互之間具有獨立性,而且大多數部門僅僅是掌握整個項目某一個方面的資料,對項目的整體狀況了解不夠全面,這對于項目管理決策極為不利。在具體的管理實踐中工程管理資料、技術資料、質量安全環境資料等都必須要在招標采購部門實現綜合,并以此為指導來完成招標文件以及合同等的編制工作。完成合同簽訂之后,隨著項目的不斷推進,要及時實現各項資料的及時更新,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工程項目資料的時效性。由此可見,招標采購部門實際上是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實現各項資料信息全面匯總管理的平臺,通過該平臺項目的各個參與方能夠及時了解項目進展情況,而且也能夠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在實現整個項目不同標段的明確劃分后,通常情況下都會通過招標采購來選擇最佳施工單位和材料設備供應商。每一個項目建設都具有其獨特性,因此項目在具體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結合項目現場建設狀況、專業情況、設備供應情況,從專業的層面對項目建設進行認真分析,在此基礎上來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招標采購方案。合同履行過程中要針對簽證、變更、索賠等各項工作給予隨時關注[2],這些因素都是可能導致項目建設出現風險的因素,而這些因素將如何影響建設項目的投資、質量、進度等是通過招標采購來約束的。通過上述環節的管理能夠充分體現出招標采購部門的專業性和重要,只有真正做到了專業的管理分析,才能夠最大程度規避項目建設風險,實現對項目建設成本、質量、進度等有效控制,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努力。
1) 實施科學供應商管理,很多建設單位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企業管理辦法建立了企業供應商庫,對于供應商管理,招標采購工作中通過一次排序并不能夠將供應商真正的能力反映出來,而且對于整個招標采購工作來說排序僅僅是其其中一個階段,隨著招標采購工作推進排序隨時可能發生變化。供應商是整個項目建設的合作伙伴,建設單位往往比較看重供應商的質量、技術實力,但是全面了解供應商整體實力,并保障供應商與項目建設實現良好匹配對項目順利開展更加重要。作為招標采購單位必須要針對供應商建立起相應的動態管理體系,并不斷強化維護管理體系,這樣才能全面掌握信譽良好、服務質量過硬的供應商狀況。另外,招標采購部門還必須要針對與企業合作的供應商和施工單位產品和服務質量進行持續跟蹤,在此基礎上,才能充分保障整個招標采購工作開展的正確性和客觀性,并實現招標采購評估的合理性,為整個項目建設選擇更加合理的合作伙伴。供應商管理流程圖如圖1 所示。

圖1 供應商管理流程圖
2) 合理規避低于成本價中標風險在招標采購過程中合理的低價中標現象能夠讓投資人投資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而且也能夠全面提升投標人的管理能力、創新能力,但是,工程項目在招標采購過程中必須要對不合理低價中標現象給予高度重視,這種現象的出現,很有可能會導致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甚至可能引發項目失敗。鑒于此,項目建設過程中必須要通過合理開展招標采購工作來合理解決上述問題。
對于低于成本價中標現象整個建筑行業中看法不同,而重點在爭論主要是集中在對低價報價是否存在惡意報價現象的判斷方面。在工程實踐中,很多種因素都會導致出現低價現象,投標人惡意低價、投標工作疏忽都可能導致這種現象的出現,但是也存在投標人在采取先進工藝、科學管理措施之后能夠真正做到低于成本價投標。在整個市場中“成本”主要指的是平均的先進水平,如果企業一味的拒絕低價,很可能會導致出現拒絕先進生產工藝、工藝創新的現象。因此,招投標工作開展中要盡量避免招標人錯項漏項而導致低價中標風險,同時還要有效規避投標人全面響應招標文件要求出現低價中標的風險,此時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強澄清工作,避免出現拒絕先進工藝低價中標現象。這就要求必須全面提升招標采購的專業性。
綜上所述,造價控制在項目建設的全過程中貫穿始終,在工程造價管理中招標采購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企業必須要保障招標采購管理工作的專業性、時效性,并且對其進行全面管理,這樣才能促進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