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許
(無錫市第五人民醫院急診科,江蘇 無錫 214000)
醫療不良事件在醫療過程中頻發,統計表明,歐盟成員國中有10%左右的患者遭遇過醫療不良事件[1],作為應對,歐美發達國家醫院建立了醫療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并廣泛應用。國內各級醫院雖然也要求上報,但護士上報意愿普遍不高。有統計表明,在所有醫療不良事件中護理不良事件占約40%[2],而急診室由于工作環境復雜、工作量大、患者病情復雜,是醫院不良事件的高發部門。本研究通過調查我院急診科護理不良事件的上報態度及探討其影響因素,為我院急診科不良事件上報系統的管理和改進提供依據。
選取40名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急診科工作的護士。入組護士為在本院急診工作滿1年,且取得護士執業證書。
1.2.1 問卷調查組成
①一般資料,包含性別、年齡、工作年限、最高學歷、護理職稱、護理崗位等。②中文版臨床不良事件上報態度量表(RoCAES),量表由四部分共25條問題組成,每條有四個選項,為“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對應分值為“4”,“3”,“2”,“1”分,總分100分,上報意愿越低則分值越高。
1.2.2 調查方法
培訓2名非護理崗位人員作為調查員,采用現場匿名、獨立填寫的方法展開問卷調查。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應用統計描述及多元線性回歸對多因素進行分析,回歸方程檢驗水準α=0.05。
護士40名,女性40名;年齡23~48歲,平均31.57±5.95歲;護齡2~30年,平均8.21±3.98年;學歷:中專6名,大專14名,本科19名,碩士1名。職稱:護士13名,護師21名,主管護師5名,副主任護師1名。崗位情況:一線業務護士32名,行政管理類護士8名。
影響不良事件上報的多因素線性回歸分析顯示,護齡、職稱和護理崗位是不良事件上報態度的獨立影響因素,見表2。
表1 急診科護士不良事件上報態度量表得分(±s)

表1 急診科護士不良事件上報態度量表得分(±s)
項目 最低分 最高分 每條均分 項目均分上報的標準(9條) 14 33 2.71±1.01 24.41±9.09上報的環境(8條) 13 29 2.47±0.69 19.76±5.53上報的影響(5條) 11 16 2.62±0.73 13.11±3.64上報的目的(3條) 4 11 2.63±0.82 7.89±2.46匯總(25條) 51 87 2.60±0.57 65.07±14.21

表2 急診科護士不良事件上報態度多因素線性回歸分析
本研究顯示,我院急診室護士對不良事件上報態度介于同意與不同意之間,這和王海麗等[2]對沈陽3家醫院的護士調差結果一致,這和護士對不良事件上報的認識、擔心上報會導致處罰等有關,進一步對調查的四個維度進行分析發現,上報的標準得分最高,說明對急診科護士對上報的標準還缺乏了解,需要護理管理部門加強培訓和宣教。研究還發現,急診科護士的護齡、職稱和是否護理管理崗位是影響上報態度的獨立影響因素,護齡越長,職稱越高,管理和質控類的護士上報意愿越高。護齡越長的護士,對不良事件的處理和各項護理制度更熟悉[3];職稱高的護士因受到更全面系統的護理教育和更多的培訓機會,在不良事件上報處理的認知上更全面深入;護士長、質控護士等崗位的急診護士,身兼管理職能,在院內的管理學習和制度執行上能更深入的理解不良事件上報的意義,態度也更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