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婷,黃艷楠,馮慧梅
(中山市橫欄醫院,廣東 中山 528478)
現階段針對床單位的消毒處理,臨床通常以清洗、暴曬、紫外線照射等方式進行,但這些消毒處理方式僅能對淺表進行消毒,無法實現徹底消毒滅菌,很多致病菌潛藏在床單位深層內,容易出現院內感染問題,對于此則需要予以重視,對床單位消毒方式進行深入研究[1-2]。據相關研究指出,臭氧消毒機在臨床中的應用取得良好效果[3]。
對2018年至2019年我院ICU轉出或出院的500例患者的床單位進行研究,所選床單位均未經任何消毒處理,包括棉被、床墊、棉褥、枕芯、防壓瘡氣墊,以細菌干粉培養基系列作為培養基,成分包括pH值(7.2±2)、蛋白胨13.0g/L、氯化鈉5.0g/L、瓊脂17.0g/L、牛肉浸出膏30g/L。按照隨機表法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250例)實施紫外線床單位消毒機消毒處理,選用KY-XJ紫外線床單位消毒機,輻射波長為253.7nm,燈管功率為30W*2,輻射度在100uW/cm2及以上。研究組(250例)實施臭氧床單位消毒機消毒處理,選用老肯牌LK/CXD型臭氧床單位消毒機,濃度為300mg/m3,輸出濃度在6000mg/m3及以上,環境泄露在0.2mg/m3及以下。
研究組(250例)實施臭氧床單位消毒機消毒處理,待患者轉出或出院后,在消毒處理之前對表面進行采樣,之后在床上依次平鋪床墊、棉褥、棉被、枕芯、防壓瘡氣墊,并通過專用消毒密封袋進行覆蓋,之后將消毒袋口密閉處理,用待消毒床墊壓住消毒袋四邊,注意壓住寬度通常在30cm以上,之后在消毒袋氣嘴上插上輸氣管,將臭氧床單位消毒機接通并啟動,消毒時間控制在30分鐘,之后關機,30分鐘之后對表面進行采樣,并行細菌培養。對照組(250例)實施紫外線床單位消毒機消毒處理,按照與研究組相同的方法整理床單位,并在消毒處理之前對表面進行采樣,之后通過紫外線燈進行照射,消毒時間為30分鐘,在亮燈5分鐘之后開始計時,30分鐘之后關燈,并對表面進行采樣,行細菌培養。對比兩組床單位細菌殺滅情況。
研究所得數據均經統計學軟件(SPSS17.0)分析,涉及到計量、計數兩種資料,分別以(±s)、(%)兩種不同方式予以表達,另外經t值、x2兩種不同方式予以檢驗,如果檢驗所得結果P<0.05,則表示有意義。
從床單位細菌殺滅情況來看,消毒后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床單位細菌殺滅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床單位細菌殺滅情況對比(±s,%)
組別 棉被 床墊 棉褥 枕芯 防壓瘡氣墊對照組(n=250) 64.23±7.66 19.22±3.23 34.45±8.89 56.33±5.43 22.15±3.82研究組(n=250) 96.78±2.10 95.67±3.12 98.01±1.45 95.11±1.67 96.71±3.52 t 96.110 399.241 165.486 160.090 226.951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在ICU床單位終末消毒中,臭氧床單位消毒機的應用可以通過輝光放電釋放臭氧,再利用真空壓縮技術實現滲透性消毒,此種消毒方式具有較強的穿透性[4]。另外臭氧屬于強氧化劑,對多種微生物有殺滅作用,殺菌速度更快。同時臭氧對細菌葡萄糖氧化酶有氧化分解作用,將繁殖體、病毒、芽孢、病毒等消滅,使肉毒桿菌毒素受到破壞[5]。紫外線也可以殺滅多種微生物,但穿透力弱,而且釋放能量相對較低,而且容易受到物體、塵埃等阻礙,通常是對直線距離2m以內的物體有效,選距離照射無法取得良好效果,照射范圍相對較窄,無法實現徹底消毒。在臭氧床單位消毒機使用中,不會殘留毒害物,同時也不會產生臭氧泄露問題,另外臭氧半衰期短,待消毒完成后30分鐘再將消毒袋打開,此時臭氧已經分解并還原成氧氣。臭氧床單位消毒機工作中不會產生嚴重噪聲,醫護人員可以在病房內開展其他工作,使人體健康以及環境得到保護。紫外線會燒傷眼睛、皮膚黏膜,長時間接觸會降低白細胞水平,甚至導致皮膚癌,另外在消毒期間還會產生強烈的刺激性,醫護人員無法繼續在病房內工作。通常情況下,床單位會受到患者血液、體液等污染,出現多種條件致病菌,通過臭氧穿單位消毒機進行消毒處理,可以對深層進行消毒滅菌,對院內感染有預防作用。
在ICU床單位終末消毒中,相比于傳統紫外線消毒機,臭氧床單位消毒機的應用可提高床單位細菌殺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