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雪芹,劉曉琦,梁細興
(佛山市南海區羅村醫院,廣東 佛山 528226)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一種心血管內科常見的危急重癥。這種疾病發病比較急,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約占急診病例的10%-30%[1]。臨床研究顯示,STEMI臨床治療的最佳方式是進行再灌注治療,使血管再通。而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 , PCI )是目前再灌注治療比較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2]。PCI有嚴格的時間窗要求,時間越早,血管開通的幾率越大,急救效果和預后效果越好。胸痛中心作為一個集合多學科、多科室共同運作的急救平臺,可以借助自身優勢對胸痛患者做出迅速而準確的診斷,為患者贏得更多的治療時間[3]。
入組對象為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研究起止時間為2018年5月-2019年12月。患者經臨床診斷與急診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為STEMI;胸痛持續時間在20分鐘以上;符合PCI手術治療標準。排除急診10分鐘內死亡患者。按照胸痛中心成立前后,將其劃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組納入34例。研究組,納入男患22例,女患12例,年齡區間30-85歲,均齡指數(54.50±18.35)歲。參照組,納入男患21例,女患13例,年齡區間32-85歲,均齡指數(54.78±18.46)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1 參照組
參照組實施常規急救護理。護理人員按照標準急救護理流程,對STEMI進行搶救?;颊呷朐汉?,為患者測量生命體征,并通知醫生接診。協助患者做好輔助檢查。醫生結合患者病史以及臨床癥狀實施診療。給出相應的診療方案。護理人員遵醫囑為患者進行心電監護、吸氧以及建立靜脈通路等措施。線上會診后,確診患者轉運至上級醫院手術。
1.2.2 研究組
研究組實施胸痛中心干預模式。(1)胸痛中心成立之后,即對護理人員展開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思維判斷能力、應急反應能力以及胸痛專業知識、急診搶救流程和搶救技巧等。培訓結束后,進行考核,保證護理人員在接診后,都能準確而迅速的開展急救。(2)護理人員接診后,簡單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后,立即開啟綠色通道,通知急診醫生,將患者送至搶救室。進行吸氧、建立靜脈通路等處理。(3)為患者張貼胸痛標識,并帶腕表進行時間采集,迅速進入系統建立患者信息。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測量,上心電監護儀。完善各項檢查。(4)通知胸痛中心醫生上線,利用微信群提供患者資料,進行微信會診。(5)確診后,指導患者口服“胸痛一包藥”。并完善轉運前準備。通知家屬簽字確認。與上級醫院做好溝通。(6)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撫,增加患者治療的信心。(7)確診后,轉運至上級醫院行PCI手術。轉運途中保持良好溝通,上級醫院在患者未達之前就啟動導管室,護理人員護送患者直入導管室。
1.3.1 對比兩組急救指標
就診-雙聯抗血小板聚集藥物(D-DAPT)時間、門-肝素(D-H)時間、門-球(D-to-B)時間、癥狀發作-醫院大門(SODoor)時間、總缺血時間、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等指標。
1.3.2 統計對比兩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包括再發性心肌梗死 惡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心功能惡化。
將本組研究數據錄入SPSS 24.0軟件,進行統一計算。使用(±s)作為計量資料,檢驗值用t值表示,使用百分率作為計數資料,檢驗值為卡方。組間比較用P值表示,當P<0.05時,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組間對比,研究組急診D-DAPT、D-H、D-to-B和SO-Door各個節點耗時均比參照組短(P<0.05)。研究組總缺血時間和住院時間比參照組短(P<0.05),住院費用比參照組低(P<0.05)。見表1-1、表1-2。
表1 -1 兩組急救指標比較(±s,min)

表1 -1 兩組急救指標比較(±s,min)
組別 例數 D-DAPT時間 D-H時間 D-to-B時間 SO-Door時間研究組 34 10.33±4.10 20.42±8.35 70.20±10.91 100.78±30.55參照組 34 40.25±10.24 135.00±30.37 140.50±28.12 225.15±50.63 t 值 15.817 21.212 13.590 12.264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表1 -2 兩組急救指標比較(±s)

表1 -2 兩組急救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 總缺血時間(min)住院時間(d)住院費用(萬元)研究組 34 186.30±30.236.05±2.01 3.60±1.25參照組 34 378.44±80.757.71±3.45 4.38±1.88 t 值 12.994 2.424 2.015 P 值 0.000 0.018 0.048
組間對比,研究組再發性心肌梗死、心功能惡化等不良事件發生率比參照組低(P<0.05)。見表2。
STEMI是急診比較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根據臨床研究顯示,STEMI引發的冠狀動脈閉塞時間超過18分鐘,患者會出現心內膜下心肌細胞壞死,超過3小時以上,心肌細胞壞死面積達75%以上,超過6小時,心肌梗死進行性發展,患者死亡率顯著上升。臨床采用PCI介入治療,可通過再灌注治療使冠狀動脈再通。而PCI手術嚴格的時間窗限制,也對急救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救時間越短,患者能夠越早行PCI治療,治療效果會相應提高。

表2 兩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n(%)]
綜上所述,胸痛中心成立后,STEMI患者得到了迅速而有效的急救,縮短了急診滯留時間,為患者行PCI手術贏得了更多寶貴時間,患者預后也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