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麗
(泰州婦產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肥胖和胰島素抵抗是PCOS的主要特征,臨床中對于該病癥主要采用藥物療法,其目的是為了起到調節患者月經周期,促進排卵以及恢復不孕患者妊娠狀況的效果[1]。但單純藥物療法對于肥胖型PCOS的作用不強,并且該類患者極容易引起乳腺癌、2型糖尿病等并發癥,臨床研究學者們對該類患者做了減重監測,發現隨著體重的減輕,該類患者胰島素抵抗會得到一定的改善,還能使遠期并發癥顯著降低,進而達到促進排卵的效果[2]。基于此,本次主要針對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采取運動干預效果進行分析,現總結如下。
A組30例患者年齡平均在(32.04±4.22)歲之間,不孕年限平均在(4.01±1.29)年;B組30例患者年齡平均在(33.05±5.98)歲之間,不孕年限平均為(4.11±1.38)年。
A組患者從用藥、心理及性生活方面加以指導,B組患者增加運動護理干預,做好運動計劃的定制,主要以太極、游泳或散步等有氧運動為主,幫助患者增加能量消耗,著重將患者運動時間安排在早晚餐1h之后,單次運動時長在45min左右為宜,7d最少需要進行5次,運動過程中記錄好患者日常運動情況,采取運動量遞增的方式,為患者定制運動量計劃表,按照患者肥胖程度,規定30d最佳減重在2kg至5kg之間。飲食方面支持攝取低能量膳食,低碳水化合物以及低脂,注意蛋白質、糖類的攝入控制,分別對兩組患者開展3個月的護理干預。
觀察并記錄兩組護理后的妊娠率,生活質量改善效果,以及FBG、BMI、HOMA-IR指標變化情況。
本研究所獲的所有數據均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9.0統計處理,計數資料用“[例(%)] ”表示,用“x2”檢驗;用“(±s)”表示計量資料,選擇“t”進行檢驗,若P<0.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組妊娠率為19(63.33%),B組妊娠率為25(83.33%),P<0.05。
B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FBG、BMI和HOMA-IR指標水平下降優于A組,P<0.05。
表1 2組患者干預前后三項指標變化對比分析(±s)

表1 2組患者干預前后三項指標變化對比分析(±s)
組別 FBG(mmol/L) HOMA-IR BMI(kg/m2)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A組(n=30) 5.76±1.44 4.89±0.62 3.66±0.34 2.15±0.13 27.09±4.21 25.66±1.54 B組(n=30) 5.36±0.84 4.22±0.58 3.72±0.96 1.69±0.32 28.02±4.59 24.13±1.22
A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總評分為(71.51±4.86)分,B組為(86.77±5.92)分,P<0.05。
在婦科當中PCOS屬于卵泡發育障礙疾病,且較為常見,該疾病會引起肥胖和不孕等癥,同時肥胖也是造成不孕或生育能力減弱的一個主要原因[3]。通常情況下,相較于正常體重范圍,肥胖女性有著更高的流產率[4],因此,體重控制不失為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的有效療方[5]。
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B組患者無論是妊娠率、生活質量、還是FBG、BMI和HOMA-IR三項指標改善方面,效果均高于A組,這就說明運動干預能夠改善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的妊娠結局。在本次研究中,通過為患者進行減重目標計劃的設定,配合低碳水化合物、低脂等飲食護理,達到降脂減重的效果,并促使雄激素合成減少,提高排卵率,促使受孕機會增加。其次,運動還能對血脂異常加以調和,促使患者胰島素以及雄激素水平的降低,借助有氧運動,還能達到緩解PCOS患者心理及精神狀態的效果,對受孕極為有利[6]。
綜上所述,將運動干預護理方式運用于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中,能夠改善其生活質量及妊娠結局,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