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白梅
(江蘇句容市人民醫院,江蘇 鎮江 212400)
腦梗死在現代社會中是一類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病癥,且呈年輕化的發展趨勢發展。臨床癥狀最為明顯的便是臟器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工作效率[1]。經相關部門研究,品管圈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在腦梗死患者護理中效果顯著,已廣泛被應用于腦梗死患者護理中。現針對我院腦梗死患者進行品管圈聯合臨床護理路徑護理中的應用做一具體分析,具體如下。
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9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齡30~71歲,平均(55.12±1.12)歲,對照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齡32~73歲,平均(56.56±1.42)歲,兩組在例數、性別、年齡上均無明顯差異,以下數據可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給予臨床常規護理干預措施:首先(1)用藥護理:適當的給患者服用降壓藥和治療心肌的藥物,有效給患者降顱壓、給氧[2];(2)教育指導:給患者講述腦梗死護理流程、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對此類病癥的認識度,有效提升護患配合度;(3)心理護理:和患者經常溝通,及時調節患者焦慮、抑郁的不良心緒,有效避免患者自殺;(4)環境護理:給患者準備一個舒適安靜的環境是及其有必要的,利于放松心情,對病情恢復有良好作用。
觀察組在實施品管圈的同時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展開護理,臨床護理路徑同對照組。管理方法是自上而下開展群眾性的一種品管圈活動。(1)制定活動小組:責任人、護理人、專業醫生缺一不可[3]。在醫院管理人中選出一個責任人,然后安排十人一組的專業護理人員2~3組,其中專業護師5名,主管護師1名,護士4名,責任到人分配好工作;(2)制定活動計劃:結合品管圈工作目的、從管理、品質等方面入手,將成員所提出的問題做一總結,制定專門的表格,上報給相關部門進行審核,經批準后成為正式品管圈活動主題;(3)收集調查數據:分配好圈內人員通過查檢表進行腦梗患者數據收集,數據一定要真實有效,然后開圈會對收集數據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并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4)成果數據整理:專門分工的人計算各種有形和無形數據成果,并且制定成成果比較圖表,方便查看患者改善前后的比較,制定成專門“品管圈活動成果報告書”[3];(5)活動總結:根據“品管圈活動成果報告書”了解患者護理后病情的變化,邀請相關專業醫生一起制定臨床護理方案,并制定下一期活動。最后定案后圈內人員合作將“品管圈活動成果報告書”發表于醫院大型會議中;(6)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根據患者病情制定相應的護理路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由護士采用已經制定好的路徑展開護理,并對護理措施做好詳細記錄,依據路徑安排和輔助患者進行治療及檢查。在職工護理方面,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對組內成員進行定期培訓,完善每位成員專業知識水平及提高服務質量。加強患者責任心的同時注意人員之間的協作性,制定全面完善的臨床護理工作指導綱要,方便護理人員學習和實踐,在工作中落實形成長效監督機制,確保針對性、人性化專業護理落到實處。
比較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患者滿意度指標。健康知識掌握度以患者用藥流程、禁忌、注意事項等知識掌握度展開評價。根據我院自制問卷調查量表對患者展開滿意度評價,滿意度=(滿意+非常滿意)/49×100%。
使用版本SPSS 20.0的統計軟件開展數據分析,其中定性資料用百分比(%)表示,檢驗用x2,定量資料用(±s)表示,行t驗證,P<0.05統計意義重大。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健康知識掌握度、患者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指標見表1。

表1 比較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患者滿意度指標[n(%)]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腦梗患者開始應用品管圈聯合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其聯合護理后對比常規護理針對性、綜合性相比有所提升,同時實施后科室醫護人員責任心、自信心、工作熱情、溝通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和團隊凝聚力皆有顯著提升。
上述研究表示,對患者進行基本的常規護理后不僅使患者心緒得到穩定還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認知度及自信心,利于患者后期品管圈聯合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在后期護理中主要針對護理人員進行管理以及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制定護理方案等途徑達到品管圈聯合臨床護理路徑護理的目的。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及提升患者健康認知度,同時有效控制了護理人員的隨意度,減少了醫患糾紛。
綜上所述,實施品管圈聯合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好、患者滿意度更高,有應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