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嬌,溫新顏,肖日霞,李素云
(韶關市粵北人民醫院,廣東 韶關 512000)
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加大,長期的伏案工作導致頸椎病成為了現代中青年人群中的高發疾病,且患病人數日益增長。神經根型頸椎病主要因頸椎退變所引發,屬于頸椎病中的一種常見類型。頸椎疼痛、上肢乏力是頸椎病患者的主要癥狀,病癥嚴重的患者會出現頭暈惡心的情況,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1]。本文對舒適護理法和常規護理法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對比,探討舒適護理法在頸神經根型頸椎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和患者滿意度,具體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以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之間來我院就診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為范圍,在其中隨機選取100名頸椎病患者,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各50人的研究組和對照組。
在對照組患者中,有27名男患者,23名女患者,患者年齡在27歲到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39±2.67)歲;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人,女患者26人,患者年齡在25到66之間,平均年齡為(44.01±2.67)。參與對比的患者選擇應確診為頸椎病患者。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可以得知,不存在顯著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
對照組應用傳統護理干預方式,研究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舒適護理手段,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①藥物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并嚴密監控患者實際情況,及時與醫師溝通,調整藥品種類和劑量[2]。若患者病情緊急,可以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但需注意使用劑量。②睡眠引導護理。良好的休息可以提升患者的恢復速度,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以合適的睡姿休息,主要確保可以使頸椎狀態自然,以緩解患者疼痛。頸椎病患者不宜使用過高的枕頭,平躺時可以將頸肩部位適當墊高,側臥時需保持肩部高度與枕頭高度相等,注意不能讓頸部騰空[3]。③物理療法護理。護理人員可以使用適當的物理療法幫助患者緩解頸部疼痛,常見的方法包括電療、光療以及超聲波治療。④按摩護理。護理人員可以幫助患者適當按摩以減輕疼痛,需注意的是護理人員應使用科學、適當的按摩手法和力度。可以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以防止因按摩不當,反而加重患者病情。⑤心理護理。由于神經根型頸椎病會導致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的情況,很多患者會因此心理壓力過大,出現焦躁、易怒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心理變化,及時為患者疏導心理壓力,防止因患者的心理變化影響治療效果。
制作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表格,對患者護理滿意度分為三級,即不滿意、基本滿意以及滿意。
對患者恢復情況進行詳細觀察并記錄,包括患者頸椎疼痛度和椎前屈活動度。椎前屈活動度滿分100分,分數越高恢復越好;疼痛評分滿分10分,分數越低患者恢復越好[4]。
本次患者資料研究使用的是SPSS22.0 軟件,將數據錄入后將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進行對比研究,用[±s]表現計數資料,用x2表示計量數據,以t檢驗。當P值<0.05時,研究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椎前屈活動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而頸椎疼痛度則較低,具體比較結果見下表。
表1 患者椎前屈活動度和頸椎疼痛度比較[±s]

表1 患者椎前屈活動度和頸椎疼痛度比較[±s]
組別 n 椎前屈活動度 頸椎疼痛度研究組 50 70.96±4.29 2.63±1.06對照組 50 64.78±4.33 5.12±1.64 t 7.1693 9.0165 P 0.0000 0.0000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具體比較結果見下表。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作為一種常見疾病,神經根型頸椎病已經成為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頸椎病的主要治療方法就是牽引治療,但是由于患病帶來的痛苦和心理壓力,以及治療過程中的種種不適,常常會影響治療效果,所以必須輔以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來幫助治療[5]。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傳統的護理手段并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幫助患者恢復,所以人們開始完善護理手段,以患者為中心,更關注患者的個性化需求,注重護理工作中的細節護理,為患者提供更為舒適的護理服務,使患者能夠在臨床治療中感受到護理服務所帶來的愉悅感。同時,舒適護理相較于常規護理更具有針對性,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護理方式,能夠最大程度上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法可以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