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君 劉振江 蔡文君

近年來,隨著技術發展趨勢的變化和民用技術的飛速發展,美國越來越重視借助民用領域力量助力國防技術發展。為此,美國國防部設立了國防創新小組,派駐科技創新活躍地區,大力引入優質民用技術,以快速提升國防科技發展和軍事能力水平。近日,國防創新小組發布了其2019年度報告,顯示了自成立以來蓬勃的發展勢頭,相關經驗做法,對于我國當前國防科技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借鑒意義。
國防創新小組是美國國防部獲取外部前沿技術,與尖端科技企業對接的橋梁,主要職責是利用其他交易協議、競賽等方式,加強國防部與企業之間的聯系,簡化初創及非傳統企業參與國防的路徑,促進國防部與私營部門之間人才交流合作,協助國防部獲取商業領域與作戰相關的技術信息。
國防創新小組的發展經歷了試錯與轉型發展的曲折歷程。2015年8月,時任國防部長卡特在硅谷宣布建立國防創新試驗小組,采用繁瑣的傳統模式運行,且無任何資金支持和合同簽訂權,運行不足1年即宣告失敗。隨后,國防部吸取有關經驗教訓,對國防創新試驗小組的管理運行模式進行了較大調整,并于2016年7月在波士頓設立第二個辦公室,由華盛頓勤務總署負責管理,授權直接向國防部長匯報,賦予合同簽訂權、劃撥專項預算等權限,國防創新試驗小組發展開始步入正軌。2018年8月,國防創新試驗小組更名為國防創新小組反映出美國國防部對其前期工作的認可。國防創新小組成為國防部常設機構,納入研究與工程副國防部長統管,仍將以開展創新模式試驗為核心工作,在刺激國防創新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底,國防創新小組已成功發起了72個項目,以解決國防部范圍內面臨的挑戰,其中33個項目已經完成;將16個商業運營模式和技術解決方案推廣到國防部有關機構;平均僅需362天,即可使技術樣機具備轉化應用條件;共計撬動90億美元的社會資本參與國防技術研發;共與商業公司簽訂166份合同,共涉及120家非傳統承包商,有60家是首次成為國防部承包商。國防創新小組已經成為國防部重要的技術研發組織部門,其技術樣機研發投資達4.5億美元,占整個國防部的11%。
國防創新小組主要聚焦人工智能、自主系統、人體系統、賽博和太空5大領域,由各技術領域的業務主管專職推動,其內部建立了扁平化的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保證了技術項目的快速立項、快速實施和快速轉化,一些領域的項目成果已在美國陸軍、空軍和海軍陸戰隊等作戰部隊推廣應用。此外,國防創新小組還根據實際運行情況,持續進行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的調整,以不斷適應技術發展需要。
2018年7月,隨著美國科研管理體制改革正式成形,國防創新小組由研究與工程副國防部長轉為研究與工程副部長管轄、指導和控制下運行,主要著眼近期作戰需求快速引入民用領域創新技術,與DARPA、戰略能力辦公室等機構互為補充、協同合作,國防科研機構之間銜接更加緊密,為推動國防科技穩定、持續、長遠發展開辟了新的局面。目前,由75名軍文職人員組成,設有硅谷、波士頓、奧斯汀和華盛頓特區4個辦公室。國防部專設由研究與工程副國防部長任組長的技術審查小組,對國防創新小組整體業務進行審查監督。
國防創新小組實行團隊管理制度,每個管理團隊由2名主任(一人負責機構的總體管理,另一人負責戰略籌劃)、5名技術領域主管和10名行政領域主管組成。2名主任的主要職責是向研究與工程副部長匯報、對管理團隊進行指導管理等,共同確定國防部感興趣的技術領域、監督國防創新小組分支機構運行以及開展對外聯系交流等。研究與工程副部長負責主任的任命工作,經研究與工程副部長批準后,由主任任命其他管理團隊成員。
國防創新小組采用“商業領域開放方案征集”流程進行招標,該程序是一個持續開放、競爭性的招標過程。

2015年8月,時任國防部長卡特在硅谷宣布建立國防創新試驗小組
先是方案概要評估,提案方按要求提交一份不超過5頁、簡略的書面解決方案概要,主要包括標題頁、執行概要、技術概念、公司的生存能力。國防創新小組從三個方面對材料進行初步評估:一是技術價值,即政府應用的可行性;二是概念/技術/方案與政府應用領域的相關性,以及提議的創新性、獨特性和可利用性;三是公司實力、生存能力,以及提出方案的商業可行性。
初評通過的方案,提案方采用當面說明、演示等方式向國防創新試驗小組展示更多的方案內容及技術、商業上的可行性。國防創新小組則要評估方案概要可能增強國防部任務能力的情況、大致進度表、是否具備開發原型機的條件、粗略估算價格的可接受程度,以及企業是否是非傳統承包商或小企業,是否能夠承擔1/3的研發費用等。
然后是提案評估,通過上述方案概要評估后,國防創新小組要求提案方提交完整的提案,包括技術細案和價格細案兩部分。其中,技術細案需重點標明方案的目標、方法、預期成果等內容,并提供詳細的項目進度計劃表,概述兩年內不同階段的工作;價格細案需提出完成原型機的總價格。這一階段國防創新小組根據更加具體的內容進行評估,評估標準:細案是否能推動國防能力大幅提升、形成顛覆性影響,創新方案的技術優勢,細案的現實性和充分性,價格的現實性和合理性。
最后是簽訂合同并履行,通過評估的公司將被授予固定價格合同,采用“其他交易協議”(OTA)的方式簽訂。“其他交易協議”是國防部的一種合同簽訂方式,采用這種方式簽訂的合同可以不受絕大部分政府采購法規和規章束縛,允許政府更快速、更簡便地與企業達成協議,從而避免部分最具創新性的商業公司因手續繁瑣不愿承擔國防部研發工作。
國防創新小組極大地簡化了采辦流程,吸引了大量非傳統防務承包商參與國防部業務。2018年11月修訂的國防部5105.85號指令規定,國防創新小組如遇到與現行政策沖突問題,可向負責政策的副國防部長等相關領域負責人申請免于執行相關規定,這一制度的確立有助于進一步掃清推動創新的工作障礙。
2018年以來,隨著國防部科研管理體制改革,國防創新小組不斷調整內部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
一是拓展管理職能。2019年,國防創新小組將“國家安全創新資金”和“國家安全創新網絡”辦公室納入管理。前者2020財年預算為7500萬美元,主要資助軍民兩用硬件技術,改變這些技術領域通常由中國企業資助的局面;后者2020財年預算為2500萬美元,主要用于加速非傳統能力發展、促進國防實驗室技術商業化及增強國家安全創新基礎等工作。
二是細化工作制度。一方面成立“俠盜中隊”,“俠盜中隊”是一個小型的技術挖掘團隊,職責是為作戰人員尋求先進自主系統,并扮演紅隊角色,發現和指出存在的問題。該團隊每天都與作戰部門及前沿商業公司互動,加速新能力研發,并快速交付給作戰人員。另一方面新設方案“待選區”,在“商業領域開放方案征集”過程中,第2階段(當面或通過網絡介紹)評估完成后,將部分未進入第3階段(征求樣機提案)的解決方案錄入專門網站待選,政府部門可隨時根據需要和資金情況進行選擇。
三是加大投資力度。2020財年,國防創新小組預算申請為1.64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增長約4倍。除新納入的“國家安全創新資金”和“國家安全創新網絡”辦公室預算外,其他預算分布于“研究、開發、試驗與鑒定”(用于引入和試驗創新出成果),“活動與維持”(用于機構運營)、“樣機制造項目”,分別為2940萬、1740萬及1700萬美元。此外,國防創新小組將電力和能源、先進技術材料納入研究,進一步擴展了技術重點領域范圍。
在當前科技發展大背景下,國防科技應當借鑒美國國防創新小組的主要做法和經驗進一步加強引入民用領域優勢技術成果和力量,實現能力水平躍升,為國防建設提供更高質量的科技供給。
建立地區專門機構應當選擇具有較好發展基礎、創新資源豐富、具有一定特色的地區。如在具有軍工產業集聚優勢地區,設立派駐機構可以促進先進民用技術向國防科研生產能力轉化;在具有社會創新資源優勢,尤其是網絡信息技術發展速度快的地區設立派駐機構,主要面向民營企業,開展先進民用技術快速搜索發現,引入優勢信息技術。
要實現民用創新技術的快速應用,需要有靈活機動的計劃管理支持,改變現有計劃管理冗長的程序。如放寬計劃編制要求,僅細化到重點領域、研究方向和經費概算,視情設立機動計劃,主要支持規劃未包含的新興技術;簡化專項計劃報批流程,要求相關部門在規定的時間周期內完成審核并及時報批;設計更加靈活的專家計劃經費管理制度,增加計劃間調劑機制,增加機動計劃經費額度等。
國防科技派駐機構的主要任務是,發現具有國防建設應用潛力的創新技術,打通先進民用技術及產品到國防能力的快車道。為較好地履行職責使命,派駐機構應具備需求管理、活動組織、技術篩選、技術咨詢、運營管理等功能模塊。
建立需求生成機制,不定期組織遴選面向國防和軍隊建設應用的前沿技術需求,并開展需求分解、去背景化以及需求發布等工作;建立技術發現機制,定期組織針對先進商業技術領域的交流活動,主動挖掘識別具備軍事應用價值和潛力的先進技術;建立項目評估機制,組織專家、用戶部門等有關單位從先進性、適用性、經濟性等方面,對潛在立項項目進行評估排序,并根據評估情況,對項目進行支持。建立快速決策機制,賦予派駐機構一定的經費額度的審批權限,在該經費額度以下,可以直接決策立項;建立多元經費機制,鼓勵探索多元化科技創新投入方式,對前景廣闊、技術發展快、風險大的項目,可以引入社會資本,先行快速提供項目支持。
責任編輯:劉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