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敬峰 王煥 張輝 黎鴻彬 謝青梅 藺文成



摘要:為監測華南地區規模化籠養蛋雞舍內環境參數,以廣東省某規模蛋雞養殖場為研究對象,監測育雛育成舍與產蛋舍在夏季的溫度、相對濕度、風速和光照強度。結果表明,夏季規模化封閉式蛋雞舍的舍內環境參數相對穩定,但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雞舍濕簾端至風機端的溫度和風速均呈上升趨勢,而相對濕度呈降低趨勢;產蛋舍濕簾端和風機端的光照強度顯著低于雞舍中部,各籠層的溫度較為均勻,但高籠層的光照強度顯著低于低籠層;育雛育成舍低籠層的風速略低于高籠層,而產蛋舍高籠層的風速顯著低于低籠層。
關鍵詞:蛋雞;華南地區;夏季;舍內環境
中圖分類號:S831.4?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0)05-0005-03
近年來,華南地區雞蛋產量和需求量逐年上升,蛋雞養殖規模持續增長,呈現出“蛋雞南下,北蛋南養”的態勢。華南地區的蛋雞養殖逐漸由粗放型模式向自動化、精細化養殖方向發展。層疊式籠養模式因其自動化程度高、飼養規模大等優點,已在規模化蛋雞養殖企業廣泛應用。目前,規模化籠養蛋雞舍內普遍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統,通過風機、濕簾、噴霧和加熱裝置對舍內溫度、相對濕度、空氣質量等環境參數進行調控,保障蛋雞的生長和產蛋性能[1]。
華南地區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高溫多雨,晝夜溫差大。高溫高濕環境加大了蛋雞舍內環境調控的難度,造成蛋雞采食量、產蛋性能和免疫功能明顯下降[2],嚴重影響了蛋雞的生產性能。為解決規模化蛋雞舍內環境影響蛋雞養殖效益的關鍵問題,本研究對夏季華南地區規模化籠養蛋雞的育雛育成舍和產蛋舍的環境參數進行了監測,分析舍內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環境參數變化,為優化華南地區規模化籠養蛋雞養殖模式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對象
本試驗在廣東某規模蛋雞養殖場開展,監測時間為2018年7月12日至8月12日。養殖場位于廣東省高州市,雞舍均為南北走向,舍間間距4 m。舍內采用縱向風機-濕簾負壓通風,48寸風機均勻分布在污道墻上。舍內光源為LED燈(7 W),高度(距地面或平臺)1.85或3.05 m,交錯分布,燈間距4.82 m。
育雛育成舍長90 m,寬15 m,舍內布局為5列6走道,五層雞籠,單籠長122 cm,寬60 cm,每籠飼養雛雞15羽,舍內布有16臺風機和228個光源;產蛋舍長95 m,寬18 m,舍內布局為5列6走道,8層雞籠,分上下兩層,中間為鋼網平臺,每籠飼養蛋雞6只,舍內布有21臺風機和456個光源。
1.2? 儀器設備
本試驗所使用的監測儀器為數字式溫濕度儀(測量儀HT-635型,宏誠科技有限公司)、數字測風儀(標智GM816型,深圳市聚茂源科技有限公司)和高精度測光儀(希瑪AS803型,香港希瑪儀表有限公司)。
1.3? 監測方法
針對育雛育成舍和產蛋舍,每天7:30—9:30和14:00—16:00分別測定舍內溫度、相對濕度、風速和光照強度,同時記錄舍外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監測期間,育雛育成舍存欄9萬羽93日齡育成期蛋雞,測定點位于距濕簾端13.2、44.0和72.0 m處2~4層籠內(圖1A);產蛋舍存欄10萬羽356日齡蛋雞,測定點位于距風機端14.4 m、47.0 m和78.0 m處1~8層籠內(圖1B)。
1.4? 統計與分析
利用SPSS 24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LSD最小顯著性方法進行多重比較,測定結果用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以P<0.05作為差異顯著的判斷標準。
2? 結果與分析
2.1? 華南地區夏季蛋雞舍內環境參數變化
在蛋雞的育雛育成舍,與上午監測時間點相比,下午的舍外溫度平均升高1.87 ℃,舍內溫度升高0.89 ℃;舍外相對濕度平均降低8.54個百分點,而舍內濕度降低2.74個百分點;舍內風速增大了0.87 m/s。在產蛋舍監測期間,正值臺風來臨,舍外兩個監測時間點的平均相對濕度高達88.35%和86.98%,而舍內相對濕度幾乎無變化;與上午監測時間點相比,下午的舍外平均溫度上升1.21 ℃,舍內溫度上升1.04 ℃;與舍外環境溫度相比,舍內溫度下降0.10~1.13 ℃(表1)。結果表明,華南地區氣候高溫高濕、變化幅度大,封閉式雞舍的環境控制設施能顯著降低外界環境對舍內養殖環境的影響。
2.2? 舍內水平方向環境參數變化
在育雛育成舍與產蛋舍,溫度和相對濕度的空間變化規律類似(表2)。從濕簾端到風機端,溫度逐漸升高,溫度差接近2 ℃(育雛育成舍兩端溫差約1.96 ℃,產蛋舍兩端溫差約1.94 ℃);而相對濕度逐漸降低,相對濕度差約7個百分點(育雛育成舍兩端濕度差約6.44個百分點,產蛋舍兩端濕度差約7.04個百分點),不同測定點之間差異顯著(P<0.05)。育雛育成舍的風速從濕簾端到風機端呈上升趨勢(P<0.05),兩端風速相差約1.79 m/s,而產蛋舍的風速相對穩定。產蛋舍兩端的光照強度顯著低于中部(P<0.05),而育雛育成舍的光照強度分布較為均勻。結果表明,在縱向通風模式下,雞舍兩端溫度和相對濕度相差較大,應多注意兩端雞群的健康狀態。
2.3? 舍內垂直方向環境參數變化
在育雛育成舍中,不同籠層的溫度、相對濕度和風速無顯著變化(P>0.05),但高籠層(4層)的光照強度顯著低于低籠層(2、3層)(表3)。
在產蛋舍中,不同籠層的溫度相對均勻,2層的溫度最高,為28.68 ℃,1層最低,為27.74 ℃;不同籠層的相對濕度差異較大,1、5和7層的相對濕度顯著高于2、4層,其中5層的最高,為91.99%, 4層的最低,為86.77%;不同籠層的風速差異顯著,1、5層的風速顯著高于其他籠層,而7、8層的風速顯著低于其他籠層;不同籠層的光照強度差異顯著,1~5層的光照強度顯著高于8層,其中4層最高(5.37 lx),8層最低(1.92 lx)(表4)。
以上監測結果表明,育雛育成舍各籠層環境參數差異較小,而產蛋舍各籠層間溫度相對穩定,但相對濕度、風速和光照強度差異較大。
3? 討論
溫度是影響蛋雞健康和生產性能最大的環境因素[3],適宜的溫度能保障蛋雞的生長、產蛋性能和雞蛋品質[4],產蛋雞最適宜的溫度為20~25 ℃[5]。高溫環境下,雞群的采食量會大幅下降;而低溫環境下,蛋雞的飼料消化率和轉化率顯著降低。楊選將等[6]對夏季八層層疊式籠養蛋雞舍的環境參數監測發現,濕簾端至風機端溫度和風速逐漸增大,相對濕度逐漸減小,各籠層的溫度差異小,上層的風速低于下層。李華龍[7]研究發現,四層層疊式籠養雞舍冬季濕簾端至風機端的溫度、相對濕度和風速的變化趨勢與楊選將等[6]的結果一致,但隨著籠層遞增,溫度呈上升趨勢。說明不同雞舍由于籠具、測定位置和季節的不同,其結果也有所差異。本試驗在廣東某規模蛋雞企業監測發現,育雛育成舍和產蛋舍的溫度均在適宜范圍內,從濕簾端到風機端逐漸升高,各籠層的溫度分布較為均勻。育雛育成舍的風速距離濕簾端越遠值越大,L13.2 m的風速只有0.74 m/s,且2層的風速略低于3、4層,可能是由于濕簾端導流板開啟角度過小,氣流上升,導致濕簾端和低籠層的風速偏低。產蛋舍1、5層的風速較高,7、8層的風速偏低,地面(平臺)第一層高風速說明導流板開啟角度大,能夠引導氣流至最底層,與地面(平臺)產生強風,可以適當減小導流板角度使氣流上升。
舍內水汽主要來自舍外空氣、濕簾蒸發及雞群呼吸,蛋雞舍內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0%~60%[8]。相對濕度與溫度、風速協同作用會影響家禽體溫調節。已有研究表明,高溫高濕環境下,蛋雞的生產性能快速下降,而加大空氣流通,利用高風速產生的風冷效應能有效減緩熱應激[9,10]。此外,在高濕環境下,病原微生物會快速繁殖和傳播,容易誘發傳染病。本試驗監測發現,育雛育成舍和產蛋舍的相對濕度均偏高,這是由華南地區獨特的氣候條件決定的。從濕簾端到風機端,舍內相對濕度逐漸減小,差異顯著,而各籠層之間差異較小,且與籠層無關。在夏季華南地區高溫、高濕的環境下,保持舍內較高的風速尤為重要,不僅能保證雞群生存環境的舒適,還能減少病原微生物的傳播。
光照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主要通過視網膜接受光照信息刺激腦垂體釋放促性腺激素[11]。因此,保證舍內均勻的光照強度對蛋雞體成熟、性成熟及提高蛋雞產蛋性能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本試驗發現,育雛育成舍從濕簾端到風機端的光照較為均勻,但4層的光照強度偏低;產蛋舍下層的光照強度高于上層,且7、8層的光照強度偏低,這可能是因為使用了遮光罩,使光線集中于下層,最終導致高籠層的光照強度較小。
4? 結論與建議
本試驗發現,育雛育成舍和產蛋舍的溫度較為適宜,但相對濕度偏高,在保證風速2 m/s左右的同時,應加強舍內衛生清潔和消毒管理。育雛育成舍濕簾端及低籠層的風速較低,可以加大濕簾后端導流板角度,增加通風量。產蛋舍高籠層的風速偏低,可以減少導流板角度,使氣流上升,保證高層的通風量。育雛育成舍和產蛋舍高籠層的光照強度均偏低,可以增加上層LED燈高度,使高籠層的光照強度達到標準,從而保障蛋雞的生產性能。
參考文獻:
[1] 王進圣,吳曉萍,姜永彬.雞舍環境控制系統研究[J].中國家禽,2013,35(10):2-5.
[2] 宋雪蕾. 環境溫濕度對蛋雞健康生產的影響[D].山東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8.
[3] 孫曉娟.影響蛋雞生產性能的環境因素[J].現代畜牧科技,2016(10):33.
[4] 李明麗,段麗萍.環境溫度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及其機制[J].云南畜牧獸醫,2006(2):23-25.
[5] 羅宗彬.蛋雞飼養管理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09,3(5):9-11.
[6] 楊選將,劉盛南,詹? 凱,等.八層層疊式籠養蛋雞舍夏季環境質量參數測定與相關性分析[J].中國家禽,2015,37(10):26-29.
[7] 李華龍. 四層層疊式籠養雞舍冬季環境質量及其對蛋雞產蛋率和蛋品質的影響[A].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信息技術分會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北京: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信息技術分會,2017.382-388.
[8] 劉鳳華. 家畜環境衛生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4.
[9] YAHAV S,PLAVNIK I,RUSAL M. Response of turkeys to relative humidity at high ambient temperature[J].British poultry science,1998,39(3):340-345.
[10] YAHAV S,SHINDER D,RAZPAKOVSKI V. Lack of response of laying hens to relative humidity at high ambient temperature[J].British poultry science,2000,41(5):660-663.
[11] 朱寶云.光照對畜禽生產力性能的影響[J].養殖技術顧問,2008(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