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強 熱孜亞·木太力甫 阿瓦妮薩·喀迪爾
摘要:介紹了喀什地區現代畜牧業發展現狀、發展方向及措施,指導喀什地區畜牧業轉型,構筑了喀什地區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支撐體系—“兩化一社”,即堅持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合作社經營發展戰略。
關鍵詞: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合作社
中圖分類號:F326.3? ? ? ? 文獻標識碼:B?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0)05-0044-02
新疆喀什地區畜牧業正處于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十二五期間”喀什地區邊實踐邊探索,把握畜牧業發展脈搏,為找準轉型方向,走出了一條符合喀什實際情況的畜牧業轉型之路,構筑了喀什地區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支撐體系—“兩化一社”,即堅持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合作社經營發展戰略。
1? 畜牧業發展現狀
1.1? 以畜牧業為主
從整體分析,喀什地區畜牧業仍是一種粗放式的畜牧業,規模小,散養戶占較大比重,養殖條件差、設施落后。主要特征為“小、散、低”,這種養殖方式管理粗放、育肥時間長,商品率低,成本較高,產品質量難以提高,經濟效益普遍較低。
1.2? 以家庭養殖方式為主
由于市場需求的擴大與農民增收的需要,房前屋后的家庭養殖及放養已經無法滿足生產所需的空間,牧民迫切需要有足夠的飼養場地擴大畜禽生產,增加出欄量,提高收入。
1.3? 加工業滯后,一體化程度低
一方面由于傳統的養殖方式,原料肉衛生質量較差,肉類產品質量不高;另一方面,畜產品加工企業還處于小規模、作坊式、手工或半機械加工的落后狀態。造成加工業產品結構不合理,大眾化、粗放、原料型加工產品較多,加工能力弱,大部分品種是初級加工品,終端產品少,產業鏈短,還處在賣原料與初級加工產品階段,造成產、供、銷環節銜接不暢。
1.4? 標準化程度低
由于集約化、標準化水平較低,防疫、檢疫、投入品使用、無害化處理、環境控制等措施很難落實,畜產品質量監管難度大,導致畜牧業生產標準化水平不高、生產效較低、畜產品市場競爭力低,銷售、出口受阻。
2? 現代化發展方向
喀什地區通過采取依靠項目、招商引資、政策支持、銀行貸款、劃撥土地、統一設計、連片建設、技術扶持,對養殖場(戶)建設進行指導與改造,培訓養殖場負責人與技術人員,發放規范化養殖檔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培育了一批畜禽養殖大戶,并不斷向規模化養殖、集約化生產方向發展,“兩化一社”發展脈絡越來越清晰,畜牧業轉型取得實質性進展。
2.1? 規模化養殖
2.1.1? 養殖園區建設? 在“十二五”初期,喀什地區提出“一縣一園”發展思路,從2012年開始,各縣(市)投入大量資金,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統一標準,相對集中,規范管理”的原則,加快養殖園區建設。葉城、岳普湖、疏勒、喀什市、巴楚、麥蓋提、伽師縣、澤普、疏附、英吉沙縣養殖園區累計建設棚圈540座,入園戶數達79戶,預計存欄突破70萬頭(只、羽),養殖園區的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喀什地區現代畜牧業發展步伐,硬件設施有了質的飛躍,大幅度提高了規模化養殖比重[1]。
2.1.2? 養殖場(小區)建設? 喀什地區通過個人投資、國家補助和地方補貼的方式,穩步推進養殖場(小區)建設力度。養殖場(小區)作為一種新型的畜牧業生產組合形式,日益發展壯大,逐漸成為喀什地區畜牧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各個要素中占據日益重要的地位。在“十二五”期間共建設養殖場(小區)達1 483個,其中養殖場761個,養殖小區722個。全區共備案養殖場512個,養殖小區100個。
2.2? 標準化生產
喀什地區通過成立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領導小組,落實扶持政策、強化督促檢查,以園區為平臺,以標準化養殖場為主力,扶優扶強,制定規模養殖園區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建立健全畜禽養殖園區生產與動物衛生防疫管理制度,推進養殖園區健康發展。以“良種、良料、良舍、良法與規范化防疫”為標準,落實現代畜牧業科學養殖理念,提高畜牧業生產標準的應用率。制定了38個畜牧業行業地方標準,創建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場8個,自治區標準化示范場18個,有效提升了標準化生產水平[2]。
2.3? 合作社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法》的正式實施,賦予了農民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市場主體地位,標志著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進入了新階段。近年來,喀什地區農民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迅速,截至2015年10月,全區共成立各類養殖合作社達1 032個,其中備案合作社417個,入社社員達7 714個。為加強對合作社的宣傳引導,經過調研編寫了《畜禽養殖合作社運行管理規范》手冊,向養殖戶發放。
3? 措施
對于畜牧業轉型的大方向,黨中央已指明,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畜牧業;建設人與自然和諧,以人為本健康型畜牧業;建設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型畜牧業。要實現喀什地區畜牧業順利轉型,促進畜牧業全面協調發展[3]。
3.1? 加強與完善合作社經營
發展小型規模化種養結合的合作社,降低養殖成本,使資源循環利用,做到“口袋有糧,心中不慌”。將其培育成適應市場化環境的畜牧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畜牧生產性服務業,探索“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發展模式,發展農戶寄養托養模式,真正實現入股分紅、利益共享,構建適應市場化環境的畜牧產業體系。
3.2? 強化科技支撐,提高市場競爭力
內外雙修,在發展規模化養殖的同時,兼顧科技成果的轉換推廣,通過提高飼養管理水平、提高科技含量,提高養殖效益與市場競爭力,規模、質量效益并重,促進畜牧業全面協調發展。
3.3? 完善畜產品生產加工體系
喀什地區具有“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區位優勢,自治區“一帶一路”建設《戰略規劃》明確提出要打造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并將喀什列為主要節點城市,將喀什經濟開發區確定為重要產業園區,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結合點、增長極、區域中心。面臨這一廣闊的市場前景,喀什地區由于傳統養殖方式的缺陷,難以達到出口要求的規模,產品標準化程度低,影響了加工業與出口競爭,必須要補齊畜產品加工短板,形成產品加工促進畜牧生產的良性循環。
3.4? 加強品牌建設
喀什地區畜牧業普遍存在經營規模小、科技含量低、加工轉化與增值率不高、市場開拓能力較弱、輻射帶動能力不強等問題。加上品牌意識不強、品牌建設滯后,絕大部分企業仍以初級加工的畜產品參與市場流通。要堅定不移地按照《創建“喀什羊肉”產品品牌實施方案》要求,引導與規范畜產品加工企業使用與推介“喀什羊肉”地理標志商標,同時加強喀什地區“多浪羊”“巴爾楚克”“塔什庫爾干”與葉城羊等肉羊知名品牌的宣傳力度,提高喀什羊肉產品市場占有率、知名度與附加值。
參考文獻:
[1] 郭春葉,張永波.規模化養殖場在畜牧業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畜禽種業,2019,15(9):48.
[2] 楊振海.加快轉型升級建設現代畜牧業[N].農民日報,2019-07-06(005).
[3] 馬有祥.以質量興牧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J].吉林農業,2019(1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