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春和蔡暢同志吃飯很簡單,有啥吃啥,做什么吃什么。燉兩塊豆腐也好,炒點豆芽菜也好,弄點苦瓜更好……從來不提什么特殊要求。一般來說,早點往往是一小碗稀飯,幾片烤饅頭,有時也喝杯牛奶,可是沖個雞蛋的時候卻很少。午飯和晚飯往往是面條,富春同志很愛吃,兩碗面,幾分鐘就吃完了,然后趕著去上班。因為富春和蔡暢同志都是湖南人,菜肴里愛吃苦瓜、臘八豆這類湖南傳統食品。此外,還愛吃熬白菜,一吃就是一大碗。如果每周能吃到一個肘子,就是很大的改善了,至于山珍海味,那是從來不吃的。他們總是對工作人員說:“現在人民還很苦,我們生活不能特殊,現在能吃上熱飯、熱菜就不錯了。”
富春和蔡暢同志家住城外,而定好的買菜地點卻在北海附近,距離相當遠。組織上為了照顧他們的生活,就調配了一輛吉普車,專供管理員買菜、購物使用。一天,富春和蔡暢同志一塊去找管理員商量。富春同志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咱們國家底子薄,很窮,人口又多,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剛剛開始,咱們應該為國家精打細算,勤儉節約,一滴油、一分錢、一輛車,都應該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你還年輕,能不能不乘汽車,騎著自行車去買菜啊?當然,遇上刮風下雨,騎車不方便,還可以乘公共汽車嘛!你看行不行?”管理員被兩位首長處處為國家著想的高尚精神感動了,馬上表示照辦。于是,這輛吉普車一次也沒有用,便退還給了國家。
富春和蔡暢同志不僅對工作人員如此要求,對自己和自己的親屬也不例外。他們嚴格規定絕不允許利用小汽車辦私事,就連女兒、外孫都不許隨便乘坐小汽車。
(知秋摘編自《婦女運動的先驅——蔡暢》,中國婦女出版社1984年版,林阿綿、高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