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 麥觀清



3月28日,廣東湛江遂溪縣委書記余慶創走進愛心助農直播間,為當地特色的“西瓜紅”紅薯代言。當天,愛心助農直播間的觀看人數超過200萬人,賣出了2.1萬單、共75噸紅薯。
當前,疫情期間,因物流渠道受阻,多地出現農產品大面積滯銷。像革命老區遂溪縣農民種植的“西瓜紅”番薯,按照往年的行情,本不愁賣。但由于目前農產品流通渠道尚未完全恢復,不少農產品要么爛在地里,要么壓在倉庫,如果不能及時出售的話,不僅損害了農民利益,也影響到市場正常供應。
疫情防控之下,遂溪“電商+直播”銷售模式,有效打通制約農產品“走出去”的堵點、難點,開啟了“新通道”,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遂溪縣委書記化身“網紅”,傳遞出務實之風,充分應用互聯網技術,讓老區農民與市場實現低成本對接,盡快實現老區鄉村振興和精準脫貧。
近年來,遂溪縣積極探索農村產業發展新業態,堅持“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平臺策劃、社會參與”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農村電商產業發展。在短短幾年內,遂溪電商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完善、從完善到區域示范引領,取得良好成效。2015年,遂溪縣成為湛江市首個農村淘寶試點縣,2018年成功申報湛江市首個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2019年全縣農產品網絡銷售額10.3億元,在廣東省42個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中名列第一,代表廣東省示范縣參加全國農村電商會議并作經驗介紹。2020年3月,遂溪縣作為廣東省唯一推薦名單,成功通過國家農村電子商務激勵縣評審。
據了解,2015年,遂溪縣就全面啟動農村電商工作,成立縣級電商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遂溪縣推進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完成了占地面積達8200平方米的遂溪電子商務產業園改造建設,吸引21家電商企業、300多名青年創業者入駐。
該縣實施“分類施教”,壯大電商從業主體,培育一批電商從業人員。2017-2019年,全縣累計培訓返鄉青年、退伍軍人、婦女、殘疾人等各類群體1.1萬人次,吸引123名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2019年,全縣電商從業人員由之前幾百人發展至5800多人,“網軍”隊伍迅速壯大促進“兩轉型”,孵化一批電商企業。截至2019年底,遂溪縣農村網商、微商規模達1080家。此外,縣政府組織縣電商辦及鎮村電商工作負責同志每年培訓學習。目前,已構建了縣級有專業管理隊伍、鎮級有專業管理人才、村級有專業管理干部的“三有”電商人才管理服務體系。
解決短板,打造高效便捷價低物流體系
全面整合資源,解決物流資源“散”問題。一是整合園區,以占地面積120畝的遂溪電商產業物流園作為核心區,以國家商務部和廣東省重點支持的廣東北部灣農產品流通綜合示范園區、白泥坡現代物流園作為分區,核心區實行一體化管理。二是整合站點,整合后的鎮村物流服務站點共有258個,實現站點資源有效利用。目前,遂溪縣已建立起以縣城為“心”、鎮村為“點”的全縣物流網絡格局。
完善配送服務,解決物流效率“低”問題,完善縣城至居民小區、鎮到村的2個“最后一公里”。2019年,全縣收發快遞量為3483.5萬件,外地快件從縣城到鎮村配送時間由原先2天變為1天,縣城范圍由原來1 天降低到半天。
創新合作模式,解決企業經營成本“高”問題。成立電子商務協會,電商企業建立聯盟,實行抱團取暖,提高議價能力,降低快遞成本。合理規劃鎮村物流快遞配送路線,將全縣15個鎮劃分為7個片區,采取拼車模式共享降低成本。
打造“三精”,促進電商產品產銷精準對接
精選產品。全縣形成以火龍果、番薯為主的農產品,以瑤柱、魷魚、魚、蝦等為主的海產品,以五寶茶、桑葚膏為主的傳統滋補品,以制糖類、海紅香米和肉類加工為主的食品加工產品和工業日用品等五大特色電商產業40多種產品,多樣化迎合市場需求。
精準對接。一是實行專業市場對接,電商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與各大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簽訂“代銷”協議,推動產品線上線下銷售。2019年,遂溪在全國20多個城市舉辦遂溪火龍果采購商聯盟銷地活動,達成火龍果意向采購總量達700萬斤。縣政府與延安富縣政府簽訂“南果北上、北果南下”戰略合作協議。二是實行專業平臺對接,政府通過簽約農村淘寶,引進中國網庫、一畝田,有效整合農特產品產業鏈資源,助推農產品上行。三是實行政府助力對接,政府牽線搭橋、企業唱戲,通過舉辦采購商聯盟銷地活動、開展縣域農產品對接合作助力銷售。四是實行外地“合伙人”對接,電商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組建經紀人團隊前往全國各地尋找“合伙人”,開拓外地市場。
精培品牌。大力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具有遂溪特色的“國字號”“粵字號”農產品品牌。如“下六番薯”“遂溪藿香”“遂溪海紅香米”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遂溪火龍果納入國家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全縣獲得綠色食品認證農產品品牌10個、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品牌11個。
“三種模式”,助力電商與脫貧攻堅融合
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縣政府統籌整合并評選出“十大扶貧產品”對接電商企業,全縣35條省定貧困村篩選出14種農產品作為首批重點推廣農產品。2019年,電商扶貧產品網絡銷售額累計突破1.5億元。
就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把貧困戶整合到電商產業鏈中來,加大對貧困戶電商知識培訓力度,累計培訓建檔立卡貧困人員2642人次。電商企業與貧困戶簽訂訂單農業,確保貧困戶增收。全縣35個省定貧困村全部設立電商服務站、物流站,均優先安排給有能力的貧困勞動力經營。
產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致力把火龍果產業作為富民興村的主打產業,打造火龍果產業扶貧模式。目前,遂溪火龍果鮮果年產量40萬噸、產值突破30億元,并帶動農副產品加工、電子商務營銷、鄉村采摘旅游等相關產業發展,成為了遂溪農民名副其實的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