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瑋
北京新發地市場成了北京56天沒有新冠確診病例后的疫情“新發地”。 自6月11日以來,全市聚集性疫情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200例。
事態變得嚴峻起來。6月16日晚,我在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現場,這場原定于下午4點舉行的發布會被推遲到晚上10點,并且由一場變為兩場,會上宣布北京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升至二級。
新發地市場號稱是“亞洲規模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這不禁讓人想到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北京又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武漢?好在有了此前的經驗,北京市應對此輪疫情時行動迅速。一方面追溯病毒來源,一方面聯系到華南海鮮市場,分析這兩個疫情最初暴發地的共性和差異,厘清病毒傳播鏈條,這對日后避免類似疫情的出現有著重要意義。
6月11日以來,北京市連續幾天新增報告確診病例都在四十例以下,但每日報告的新增病例并不等于每天新感染病例。數字的增長,一方面說明還有病例沒找到;另一方面,北京市開展了大規模核酸檢測,也意味著在主動搜尋病人。
6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稱,北京市此輪疫情已經控制住了,依據是絕大部分病例已經找到,發病時間高峰在6月13日。也有業內專家分析稱,排查尚未結束,要考慮到超級傳播者的可能性,不能盲目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疫情中北京市已有多家餐館發生聚集性疫情,甚至有餐館7名員工全部“中招”,這意味著有了二代病例,出現了社區傳播。如何避免病毒持續性的社區傳播,應當是接下來關注的重點。
采訪中,有專家告訴我,在新冠疫情仍舊全球大流行的時期,這樣局部暴發的疫情在所難免。我想,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快溯源、查漏補缺,盡可能減少疫情對于我們日常生活、生產的影響,避免下一個“新發地”的出現。

22/2020 總第952期
@李樹源: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分析了中美關系的博弈、走向、原因,以及給中美雙方帶來的影響和對全世界產生的影響。
中國新聞周刊編輯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國新聞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沒有學區房,好的公立學校本來就進不了。現在上海民辦學校搖號,連好的民辦也難進了。為什么孩子的努力和未來由搖號機來決定? 為什么不能把好學校和普通學校的師資也這樣“搖一搖”?(@胭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