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夏季的一天,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第一中學師生歡聚一堂,聆聽離休干部、84歲高齡的五老范二水作“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憶抗戰歷史與抗日歌曲聯唱”報告。范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還帶領大家演唱了《義勇軍進行曲》《保衛黃河》《南泥灣》等紅色歌曲。報告結束后,有的學生這樣說:“范老的報告有說有唱,寓教于樂,讓我們知道了抗戰史,聆聽了抗戰各個階段的經典歌曲,受到了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這是市關工委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的縮影。自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共成立宣講團29個,有宣講員306人(其中五老和英模214人)。2019年,宣講團宣講240場,受眾16.8萬人次。
為了獲得更好的宣講效果,市關工委制作了《吳忠市關工委宣講團宣講回執單》。宣講團每到一個學校宣講,將此單交給校方。宣講結束后,校方把師生們對宣講的意見填表蓋章反饋給市關工委。如市政法委原副書記、退休干部宋保會作完“不亡國恥 振興中華”的宣講后,學校領導在《回執單》上留言:“市關工委組織的宣講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宋書記用了日軍侵占家鄉時的許多事例和數據,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真實再現了抗戰的悲壯歷史,學生很受感染和教育。”青銅峽市第四中學師生對吳忠師范原副校長、退休干部李忠良“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日常行為準則”的報告評價道:“內容貼近學生教育的實際,效果非常好,達到了教育的目的。”市委黨校原副校長、副教授劉琦以“習近平主席的知青生活小故事——兼談走好人生第一步”為題,到郭橋中學宣講,引起師生強烈反響。在《回執單》上,有的學生這樣寫:“習近平主席當知青時,愛學習、愛勞動、愛人民的高尚品德,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使我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對宣講活動取得的效果,市關工委領導說:“宣講活動讓學生了解中國從苦難走向輝煌的歷程,可以勉勵青少年從我做起,熱愛祖國,心懷理想,勤奮學習,追求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