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芳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調查規劃院,甘肅 天水 741020)
甘肅麥草溝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甘肅東南部,地處甘陜兩省交界的秦嶺山脈。區內地形北高南低,溝谷深切,峰巒疊嶂。森林生態系統保存良好,野生動植物種類多,是研究生物多樣性、生物群落演替、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生態效益的理想之地,又是開展教學學習和生態科普旅游的良好場所。甘肅麥草溝自然保護區自1982年批準建立以來,一直未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也未對保護區進行功能區劃,為了進一步規范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和管理,加快自然保護區的建設步伐,需編制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
依據甘肅麥草溝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批復文件,確定保護區界線范圍及總經營面積。
2.2.1 功能區劃分
功能區劃主要是對保護區內部進行功能分區,實施分區管理,以保證合理保護、利用好保護區各種資源。根據保護區的自然地理條件、自然資源、自然環境、典型森林景觀、珍稀動物植物的空間分布情況來劃分功能區,功能區劃分采取以自然區劃為主的綜合區劃法。把地域連片、生態系統較完整、珍稀瀕危物種分布集中,沒有人為活動影響的重點區域劃分為核心區,把人為活動較頻繁的地段劃為實驗區,把介于核心區和實驗區之間,對核心區起保護和緩沖作用的區域劃為緩沖區。
2.2.2 標樁立界
標樁立界,保護區標識規劃:保護管理措施是從保護的整體性出發,采取法律、行政、技術和工程相結合的方法,建立多層次、全方位完整的保護管理體系,使保護區走向系統化、綜合化、科學化、法制化的管理軌道。自然保護區區界與進出自然保護區的主要道路相交處必須樹立界碑。自然保護區區界及各功能分區之間須樹立界樁。保護區的出入口處和人為活動頻繁處必須樹立標示牌。
2.2.3 數據統計分析及成果圖輸出
覆蓋自然保護區范圍的1:5萬6度帶的DLC(數字劃線地圖)一幅,坐標為北京54坐標系,投影方式為平面投影(即平面坐標),數據格式為SHP格式。
2017年DOM(遙感影像)兩幅,坐標為西安80坐標系,投影方式為球面投影(即地理坐標),數據格式為Image格式。
2017年林地變更小班數據庫一套,坐標為西安80坐標系,投影方式為平面投影(即平面坐標),數據格式為SHP格式;二類調查小班數據庫一套,坐標為北京54坐標系,投影方式為平面投影 (即平面坐標),數據格式為SHP格式。
實現工作區管理、數據管理、數據轉換、投影轉換、坐標轉換、建立拓撲關系、修改屬性表的結構及地理分析等;具有交互式的圖形編輯環境,可建立coverage、數字化、編輯空間和屬性數據、輸入和編輯標注、coverage接邊;柵格分析處理模塊,對柵格數據進行輸入、編輯、顯示、分析、輸出;空間屬性數據一體化管理,對屬性字段進行分析、統計、查詢,實現對該區各項面積統計、道路長度的自動計算,極大地放便了總體規劃工作的數據統計工作;dem的分析功能,可以分析出自然保護區的地形,為功能區劃分提供依據。
4.2.1 數據轉換
將矢量數據全部轉換為SHP格式。利用ArcGIS中的ArcToolbox→轉換工具,實現數據的相互轉換。
4.2.2 投影及坐標轉換
為了統一坐標系統,根據成果要求,將矢量數據全部轉換成西安80坐標系統。利用ArcToolbox →數據管理工具→投影和變換→定義投影、要素→投影,實現投影及坐標的相互轉換,是下一步圖形區劃及屬性處理工作的前提。
4.2.3 建立自然保護區小班矢量數據庫區劃
外圍界線及功能分區的區劃:建立外圍界線面圖層,加載失量地形圖、遙感影像圖,根據自然保護區批復的界線范圍和總面積,進行區劃并計算投影面積,形成精準的外圍界線;在外圍面圖層的基礎做功能區劃,根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的技術要求,利用遙感影像圖區劃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
圖形編輯處理:首先要提取功能區劃范圍內的小班矢量數據庫,具體方法是用功能區劃圖與最新林地變更小班矢量數據庫進行切割,建立圖形拓撲關系,經過拓撲查錯,修改重疊坐標、懸掛弧段、點重疊、面重疊、線重疊、節點不封閉等嚴重影響拓撲關系的建立的錯誤,建立先完善屬性數據庫:根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的技術要求,建立相關字段并賦予屬性,加載二類調查失量小班數據庫獲取并糾正一些相關屬性,再進行數據查詢分析、修改完善邏輯檢查,最后進行小班面積計算及平差處理。
4.2.4 拐點坐標提取
根據結點生成外圍拐點坐標、功能區拐點坐標,建立拐點坐標數據庫,對拐點進行編號并計算坐標值。為現地實施標樁立界和標示牌提供依據。
各類數據統計表包括:自然保護區土地資源及利用現狀統計表、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表、自然保護區邊界及功能區拐點坐標表等。
成果圖包括:保護區地形圖、保護區遙感影像圖、土地利用現狀圖、植被類型分布圖、野生保護植物分布圖、珍稀保護動物分布圖、功能區劃圖、總體規劃布局圖、旅游規劃圖、功能區劃及拐點位置圖。如圖1、圖2、圖3所示

圖1 麥草溝省級自然保護區外圍界線圖

圖2 麥草溝省級自然保護區遙感影像功能區劃圖

圖3 麥草溝省級自然保護區邊界及功能區拐點坐標
通過應用以上方法,提高了麥草溝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編制的科技含量及質量,達到了總體規劃的數據精度,放便了總體規劃的數據統計及成果圖輸出工作,為項目的實施提供可行依據。該方法對今后編制國家和省級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等一些總體規劃、實施方案具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