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芳 張穎 陳林云


【摘要】目的 探索急性腦梗死患者認知功能障礙與超敏C反應蛋白、血尿酸水平的相關性。方法 選擇急性腦梗死患者200例,10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根據hs-CRP、BUA水平分組患者,用MMSE和MoCA量表評定結果。結果 hs-CRP及BUA均升高的患者設為A組,有117例;僅BUA升高的患者設為B組,有49例;僅hs-CRP升高的患者設為C組,有34例。A組平均MMSE評分為(17.85±2.42)分,MoCA評分為(17.07±1.63)分;B組平均MMSE評分為(18.07±2.80)分,MoCA評分為(16.28±1.96)分;C組平均MMSE評分為(19.34±2.54)分,MoCA評分為(16.03±1.01)分;對照組平均MMSE評分為(35.96±3.14)分,MoCA評分為(32.73±3.66)分。結論 急性腦梗死伴超敏C反應蛋白、血尿酸水平升高時發生認知障礙的患病率較對照組高,這一結果說明在基層醫院能夠在早期、低成本、有效監測的實驗檢測指標提示卒中伴認知障礙的風險,這為早期防范、有效醫治患者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血尿酸;認知功能障礙;超敏C反應蛋白
【中圖分類號】R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4..02
腦梗死致認知功能障礙是老年人群中常見的一種疾病類型,大腦的一切器官和運作系統都需要非常精確的活動,一旦其中出現異常性的現象就會導致人體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1];急性腦梗死患者主要表現為神經功能障礙,嚴重者會累及心理健康和生命健康等,目前全球的急性腦梗死已經占據了一定比例,這就說明急性腦梗死正在逐漸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2];首先腦血管疾病就好發于老年人群,因為老年群體的心腦血管在加速老化,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疾病的暴發,臨床上逐漸發現了急性腦梗死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血尿酸水平與患者認知功能之間有某種聯系[3]。有數據證實,目前我國因為腦血管疾病死亡或者并發其他各類疾病的患者人數正在不斷上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40-80歲入院的急性腦梗死患者200例,10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見表1
1.2 ?方法
根據hs-CRP、BUA水平將實驗組患者分成A、B、C三組,分別用來代表“兩種指標均升高”、“僅BUA升高”和“僅hs-CRP升高”;用MMSE和MoCA量表評定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認知障礙。
1.3 ?觀察指標和評判標準
A組為hs-CRP及BUA均升高的患者;B組為僅BUA升高;C組為僅hs-CRP升高。每組均進行MMSE及MoCA評分(MMSE小于27分,MoCA小于26分歸為認知障礙組),組間兩兩比較觀察認知障礙組患者數量與hs-CRP、BUA二者水平的關系。
2 結 果
觀察表2,實驗組即本次所納入的急性腦梗死者,A組是hs-CRP和BUA兩種指標均呈現升高的患者,B組為僅BUA升高;C組為僅hs-CRP升高;對照組患者的hs-CRP和BUA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圍。
表3,A組MMSE評分說明了A組實驗患者出現了認知障礙的現象,且認知障礙的程度較高,應該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以盡可能減少由于患者急性腦梗死合并各項指標降低所導致的人格障礙現狀[4]。MoCA評分明顯小于26分由于本次實驗組患者為高齡人群,暗示這些患者極有可能有罹患癡呆等疾病風險的可能[5]。對照組中,數據顯示對照組患者健康,無不正常數據出現,且跟對照組中的任何一組相比,其間的差異均具有顯著性。
3 討 論
臨床上逐漸發現了急性腦梗死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血尿酸水平與患者認知功能之間有某種聯系,根據本次實驗驗證結果,筆者得出具體的聯系主要為:急性腦梗死伴超敏C反應蛋白、血尿酸水平升高時發生認知障礙的患病率較對照組高,因為急性腦梗死患者主要表現為神經功能障礙,嚴重者會累及心理健康和生命健康等,由于腦血管疾病就好發于老年人群,因為老年群體的心腦血管在加速老化,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疾病的暴發。經過本次實驗,可推測超敏C反應蛋白、血尿酸可能是急性腦梗死后認知功能障礙獨立危險因素,且經過文獻檢索和臨床治療效果發現控制超敏C反應蛋白、血尿酸水平可延緩卒中認知障礙的病程。急性腦梗死伴超敏C反應蛋白、血尿酸水平升高時發生認知障礙的患病率較對照組高,這一結果說明在基層醫院能夠在早期、低成本、有效監測的實驗檢測指標提示卒中伴認知障礙的風險,這為早期防范、有效醫治患者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提供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 郭 ? 毅,周志斌,姜 ? 昕,et al.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斑塊與血清C反應蛋白及白細胞計數的關系[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3,16(5).
[2] 梁克山,譚 ? 蘭.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斑塊與血清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和IL-6的關系[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07,4(3):104-107.
[3] 馬 ? 璟,馬瑞蓮.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性質與急性腦梗死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及白介素6關系的臨床探討[J].寧夏醫學雜志,2013(10):26-27.
[4] 李 ? 鳳,朱余友,楊孫鳳,et al.血清五聚素3、超敏C反應蛋白、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水平以及微栓子信號與大動脈粥樣硬化型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定性的相關研究[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 2016(2):95-100.
[5] 程海濤,胡文輝.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血hs-CRP、FIB及HCY的關系[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18(4):3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