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輝

【摘要】目的 探討地高辛聯合通心絡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本課題選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納入常規組(30例)和聯合組(30例)。即常規組為常規對癥治療,聯合組為地高辛聯合通心絡治療,對比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聯合組腦鈉肽、肌鈣蛋白、肌紅蛋白較優于常規組,數據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6MWT距離較長于常規組,數據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地高辛聯合通心絡治療模式,能夠顯著改善機體腦鈉肽、肌鈣蛋白和肌紅蛋白水平,還可延長6MWT距離,應引起重視。
【關鍵詞】地高辛;通心絡;慢性心力衰竭;價值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4..01
慢性心力衰竭是機體心臟終末期表現,和內皮功能、氧化應激反應均存在相關性。一旦患病,機體多表現為乏力和呼吸困難,較為嚴重時還會阻礙自身軀體健康,若采取常規對癥治療,則難以起到最佳療效,而這也為現代治療方案的提出創造條件,譬如地高辛聯合通心絡治療[1]。本課題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選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納入常規組(30例)和聯合組(30例)。常規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54~79歲,平均(66.75±5.31)歲。聯合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53~78歲,平均(65.34±5.43)歲。數據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為常規對癥治療,涉及常規吸氧、β-受體阻斷劑;聯合組為地高辛聯合通心絡治療,即口服地高辛,每日劑量為0.25 mg,1日1次;口服通心絡膠囊,每次劑量為2~4粒,1日3次。持續給藥2周,即1個療程,評估患者治療效果[2]。
1.3 ?觀察指標
對比患者腦鈉肽(BNP)、肌鈣蛋白(cTNT)、肌紅蛋白(Mb)及6 min步行試驗。即對患者施行6MWT測試,在我院病房直廊內完成,兩端和中間處放椅子,共3把,以此起到休息即標記的作用。試驗前要求患者徹底熟悉該環境,減輕外界干擾,鼓勵患者行走,但可依據患者情況,要求其中途休息或放慢腳步,直至6 min,詳細記錄步行距離。
1.4 ?統計學方法
本課題數據資料均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匯總。若為計數資料,以x±s表示,組間數據施行t檢驗;若為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數據施行x2檢驗。P<0.05時,數據間比較有意義。
2 結 果
2.1 ?對比患者腦鈉肽、肌鈣蛋白、肌紅蛋白
聯合組腦鈉肽、肌鈣蛋白、肌紅蛋白較優于常規組,數據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患者6MWT距離
治療前,常規組6MWT距離為(301.63±45.35)m,聯合組6MWT距離為(305.6±55.54)m;治療后,常規組6MWT距離為(466.66±86.32)m,聯合組6MWT距離為(576.76±74.55)m。即治療前患者6MWT距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后,聯合組6MWT距離較長于常規組,數據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慢性心力衰竭是因血管阻力驟增而引起的灌注組織、靜脈系統血流量減緩,最終導致靜脈淤血的現象,對機體腦鈉肽、肌鈣蛋白、肌紅蛋白水平均造成較大影響?,F代治療中,是以傳統對癥治療為主,雖可減輕癥狀表現,但難以起到預期效果,而這也使慢性心力衰竭治療方案的研究工作逐步深化。例如地高辛是急慢性心功能障礙患者常見藥,以增強心肌收縮力為前提,減緩心率,阻斷神經內分泌,縮小已擴張心臟;通心絡膠囊則是通絡止痛和益氣活血類藥物,可促進血流動力學改善,保證機體血液正常運行[3]??傊槍β孕牧λソ呋颊?,地高辛聯合通心絡治療模式,能夠顯著改善機體腦鈉肽、肌鈣蛋白和肌紅蛋白水平,還可延長6MWT距離,應引起重視。
參考文獻
[1] 季 ? 潔,王 ? 瑩,趙 ? 紅.通心絡膠囊聯合磷酸肌酸鈉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9,34(07):1988-1992.
[2] 李曉霞,董 ? 彬,連亞軍,李 ? 春.通心絡膠囊聯合芪藶強心膠囊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8,36(07):1753-1755.
[3] 袁曉青.地高辛聯合通心絡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北方藥學,2018,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