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生英

【摘要】目的 研究異常分娩孕產婦實施系統性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異常分娩孕產婦,分組方式為隨機數字表法,平均劃分為2組,即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樣本量保持一致,n=47,對照組孕產婦采取常規護理干預措施,研究組孕產婦采取系統性護理干預,研究比較兩組孕產婦護理效果。結果 自然分娩率及護理滿意度指標比較,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系統性護理干預應用于異常分娩孕產婦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異常分娩;孕產婦;系統性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4..01
異常分娩的發生與胎兒、產道、產力等因素有關[1],產婦分娩受阻,胎兒無法正常娩出,臨床也稱之為難產。異常分娩孕產婦需在常規治療干預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本次研究以我院94例異常分娩孕產婦作為研究樣本,研究分析系統性護理干預應用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異常分娩孕產婦,分組方式為隨機數字表法,平均劃分為2組,即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樣本量保持一致,n=47,研究組孕產婦年齡22~35歲,平均(28.69±3.27)歲,其中初產婦26例,經產婦21例,對照組孕產婦年齡24~36歲,平均(28.75±3.29)歲,其中初產婦28例,經產婦19例,常規資料兩組孕產婦無統計學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方法(P>0.05),對本次研究結果無影響。
1.2 ?方法
對照組孕產婦采取常規基礎護理干預,研究組孕產婦采取系統性護理干預,主要措施包括產前評估、心理護理、疼痛護理、飲食與運動護理等。
產前評估:護理人員對孕產婦實施系統性護理干預,重點評估子宮收縮情況,如孕產婦使用催產素,需監測胎方位及宮縮情況,檢查產道,確定孕產婦是否存在骨盆狹窄等問題,評估產婦的精神及心理狀態,了解其是否存在心理問題。
心理護理:異常分娩產婦普遍存在緊張、恐懼等負面心理,為此護理人員需積極主動與產婦溝通交流,加強健康宣教,使其以積極心態應對分娩過程。引導家屬增加陪伴產婦時間,緩解產婦的孤獨感,使其獲得充足的家庭支持。
疼痛護理:分娩期間大部分產婦存在疼痛,為此護理人員需通過體位調整、轉移注意力等方式緩解產婦疼痛,配合采用熱敷黃豆袋、按摩等方式,指導產婦通過深呼吸等方式緩解疼痛。
飲食及運動護理干預:為異常分娩孕產婦補充牛奶、粥、酸奶、水果、清湯、蜂蜜水等食物,宮縮期間可飲用少量水,使產婦體力充足,避免引發難產。如產婦各項生理指標穩定,護理人員可指導產婦進行適當的下床運動,避免體重過大影響產程時間,降低異常分娩發生率。
1.3 ?評價標準
統計兩組孕產婦自然分娩率。利用我院護理滿意度表格統計兩組孕產婦護理滿意度,90分以上為滿意,60~90分為較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和較滿意為護理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自然分娩率、護理滿意度為計數資料,表示方法為%,檢驗方法為x2檢驗,利用SPSS 23.0軟件進行本次研究數據分析,如P<0.05,則兩組數據統計學差異顯著。
2 結 果
自然分娩率及護理滿意度指標比較,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異常分娩屬婦產科臨床常見現象,孕產婦臨床表現為產程進展緩慢及時間延長。異常分娩主要與孕產婦精神心理、產道、產力等因素有關,主要類型包括產道異常、產力異常、胎位異常等[2]。異常分娩極易導致各類并發癥,對母嬰健康威脅嚴重,為此需采取有效的治療及護理干預措施。
本次研究數據提示,研究組產婦經系統性護理干預后護理滿意度及自然分娩率均優于對照組。與常規護理干預措施相比,系統性護理干預強調護理干預措施的系統性和全面性。通過產前評估可了解產婦的身體經心理狀態,并以此為依據制定后續護理方案[3]。利用心理護理可緩解精神因素對分娩的不利影響,提高護理依從性,通過后續的疼痛護理及飲食運動護理可改善產婦的身體狀態,緩解宮縮疼痛,有助于分娩的順利完成。
由此可知,系統性護理干預應用于異常分娩產婦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初國晶.分娩期體位護理在矯正異常胎位中的實施效果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8):194-195.
[2] 魏大菊.觀察產科特色健康教育模式在產科護理中的作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12):178.
[3] 董仕芳.產力異常分娩產婦的臨床護理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81):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