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

【摘要】目的 探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產后大出血的優質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轉入ICU治療及未轉入ICU治療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各45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給予相應的常規護理、優質護理干預,對比分析兩組產后出血量及血壓有效控制率。結果 觀察組在治療后2 h、24h的產后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壓有效控制率95.55高于對照組77.7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優質護理干預妊高癥產婦,可減少產后出血量,提高血壓控制的有效率,減少不良反應的出現,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妊高癥;產后大出血;優質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4..0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指妊娠期孕產婦血壓值升高,在產后容易出現產后大出血等并發癥,危及胎兒及孕產婦的生命安全。相較于常規護理措施,優質護理干預妊高癥產婦可減少產后出血量,改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故此在本次實驗中選擇90例妊娠期高血壓產婦對比觀察常規護理與優質護理措施對于減少產后出血量的報道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的本次研究對象均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高血壓孕產婦。滿足90例孕產婦均被確診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且都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將轉入ICU和未轉入ICU,各45例,即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
對照組:平均年齡(28.21±4.22)歲,平均孕周(33.88±0.85)周,平均體重(52.32±6.35)kg;觀察組:平均年齡(28.44±3.96)歲,平均孕周(33.25±1.11)周,平均體重(52.66±5.48)kg。兩組的一般資料中例數、年齡、孕周、體重等數據經SPSS 20.0系統分析后,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組間比較。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
1.2.1.1 環境護理
每日調整病房中的溫度和濕度、減少病房噪音、調整適宜的光線,保證孕產婦的心理舒適,心情愉快,病情許可,盡量安置單間病房。
1.2.1.2 飲食護理
結合孕產婦的個人喜好以及過敏史等制定孕產婦的個人飲食結構,確保食譜健康有營養,且均衡、不過量,請營養科會診,制定飲食計劃。
1.2.1.3 用藥護理
結合孕產婦近幾日的血壓值變化情況,安排孕產婦的服藥劑量以及觀察是否有嚴重不良反應,并結合藥物療效決定之后的用藥安排。
1.2.2 優質護理干預
1.2.2.1 健康教育
在整個妊娠期和分娩期均進行持續的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向孕產婦及家屬在產前的教育內容主要側重于生產過程和生產的注意事項、與醫護人員的配合工作,在產后主要的主要側重于產后容易出現的并發癥如產后大出血,出血量、治療和護理措施、預后等,給孕產婦一定鼓勵,讓孕產婦能夠以良好而健康的心態接受整個治療和護理過程。
1.2.2.2 心理護理
由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在了解和知道自己病情后難免會產生焦慮,對并發癥的恐懼等表現,因此護理人員的主要工作就是給予孕產婦關心和愛護,讓家人給予孕產婦安全感,讓孕產婦能夠在今后的治療中積極向前看,努力配合治療,減少并發癥發生的幾率。
1.3 ?觀察指標及統計學方法
常規觀察包括孕產婦的血壓值、心率、血氧飽和度等。對比檢測指標包括兩組產后出血量和血壓控制有效率。其中產后出血量作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血壓控制有效率作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統計軟件為SPSS 20.0版本,比較產后出血量和血壓控制有效率,當P<0.05時,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產后出血量對比
上述比較中,對照組45例孕產婦經常規護理后的產后出血量與觀察組45例孕產婦經優質護理干預后的產后出血量,比較經臨床治療后2 h、24 h的數據,可得到,觀察組在這兩個時間點測得的出血量均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血壓控制有效率比較
觀察兩組孕產婦經治療和護理后的24h內的血壓控制情況并比較結果,觀察組有效控制的例數為43例,有效率為95.55%;對照組有效控制的例數為35例,有效率為77.77%,數據對比后可得到,觀察組的血壓有效控制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3.1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探討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指妊娠后20周以后的孕產婦由于小動脈缺血痙攣導致血壓值升高,進而引起全身各個系統的繼發性改變,在產后患有妊高癥的產婦容易出現產后大出血,導致無論是胎兒或者產婦的生命安全均受到威脅[1]。隨著社會人口、社會習慣等方方面面的改變,以往由于產前的檢查不及時、不全面造成的胎兒畸形或分娩失敗等情況的出現率越來越低[2]。同時臨床上也出現越來越多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在整個妊娠期及分娩期,不僅需要注意孕產婦的生理健康同時心理健康也不可避免。常規護理不能滿足大多數產婦的各種要求,因此優質護理干預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將優質護理應用于妊高癥產婦中比較兩者在產后出血量及血壓控制有效率等方面是本次實驗的目的。
3.2 ?優質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優質護理干預相較于常規護理,在以下方面能夠做到更全面、更細致、更能滿足產婦的生理和心理需要[3]。首先健康教育分別在產前產后有側重點,產前的健康教育內容更注重于科普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以及并發癥等方面,產后的健康教育內容更注意產后護理措施方面的教育[4]。同時在產前產后進行心理護理干預,鼓勵產婦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在分娩過程的心理情緒更加樂觀堅強。在整個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認真準備好臨時搶救所需要的器械以及藥品,以便應對急救[5]。在產后護理人員需要正確指導擠奶手法及正確喂養知識,增加產婦體內催產素的分泌,進而增加子宮收縮的力度,減少出血量[6]。從實驗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實施優質護理干預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的在治療后的2 h和24 h的產后出血量相較于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相比,出血量更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一血壓控制方面的數據來看,采取優質護理干預相較于采取常規護理措施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的血壓控制有效率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因此,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采取優質護理干預后產后出血量減少,治療后的血壓控制情況改善,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周利瓊.優質護理在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79):15543.
[2] 葉飛蝶,黃玉芳,袁劍萍.優質護理在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30):35-37.
[3] 潘 ? 立.妊高癥發病的相關因素及護理[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186-186.
[4] 李志華.探究綜合護理路徑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產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004(083):16350-16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