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珍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左心衰患者護理中綜合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 共計抽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入我院就診9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就診順序分兩個小組,分組對比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結果 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癥狀緩解時間少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護患糾紛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相比較低,分別為8.89%和28.89%以及11.11%和3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診左心衰竭治療中急診綜合護理的實施能夠提升患者臨床癥狀改善速度。
【關鍵詞】綜合護理;常規護理;急診護理;左心衰竭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4..02
隨著急性左心衰疾病的逐漸發展會出現肺水腫等情況,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加強急救護理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對于提升患者急診搶救質量,為臨床救治爭取黃金時間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基于此,抽取9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急性左心衰患者護理中綜合護理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共計抽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入我院就診9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如表1。
1.2 ?方法
對照組急救中實施常規護理,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心電圖檢查結果以及醫囑要求為患者進行靜脈穿刺、滴注治療以及吸氧等,同時嚴密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根據其實際變化,調整護理方式。研究組急救中實施綜合護理,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情緒變化,介紹治療用藥類型、用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緊急處理方式,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安撫和鼓勵,緩解患者和家屬的心理負擔,確保其積極配合急診搶救。如患者存在全身周圍血管衰竭情況需要及時留置穿刺針,通過雙通路用藥緩解患者水電解質失衡情況。為患者進行持續性吸氧,叮囑患者吸氧過程中保持正常的護理,根據患者的治療情況調整氧氣流量和鼻導管位置。
1.3 ?觀察指標
詳細統計90例患者臨床癥狀的消失時間,分組計算均值后對比;另分組統計對比90例患者護理后不良反應及護患糾紛事件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 20.0軟件對數據分析,(x±s)表示計量資料(t檢測),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x2檢測),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癥狀緩解時間少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護患糾紛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相比較低,分別為8.89%和28.89%以及11.11%和3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急性左心衰竭是急診中占比較高的急危重癥,左心室功能衰竭是患者的主要病變原因,患者患病后心排血量會有明顯降低,各組織器官會出現血流灌注不足情況,導致出現急性淤血,需要不斷完善相關急救及護理措施,提升治療安全性[2]。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癥狀緩解時間少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護患糾紛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相比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綜合護理在進行左心衰竭患者急診搶救中的應用對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且能夠提升治療安全性,降低患者治療后不良癥狀,同時對患者及家屬加強健康教育,對于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也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綜上可知,急診左心衰竭治療中急診綜合護理的實施能夠提升患者臨床癥狀改善速度。
參考文獻
[1] 白 ? 榮.綜合護理干預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27):179-180.
[2] 覃雁斌.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護理效果與預后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5):746-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