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雪


【摘要】目的 分析探討在手術室標本質量管理中應用病理標本信息管理系統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共入選400例研究病例,均為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手術患者,將對應的400份病理標本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是否使用病理標本信息管理系統實施分組,其中180例作為對照組(未使用),220例作為研究組(已使用)。對兩組的手術室標本質量管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對比兩組的手術室標本質量管理差錯事件發生率,研究組為2.27%(5/220),明顯比對照組的7.22%(13/180)更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研究組的手術室標本質量管理的各項工作質量評分均比對照組更高,組間差異明顯(P<0.05)。結論 病理標本信息管理系統可以使手術室標本質量管理工作的質量得到顯著提升,減少差錯事件,值得推廣。
【關鍵詞】病理標本信息管理系統;手術室標本質量管理;差錯事件
【中圖分類號】R3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6..02
對于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對術中切除的病理組織需要進行妥善管理并及時送檢,相應的病理檢查結果在診斷疾病方面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可以更好地指導后續治療[1]。而手術室病理標本管理質量的好壞則直接影響著病理檢查結果的準確性。為了保證病理檢查的準確性需要減少相關因素的干擾及影響。因此,在手術室護理中需要對標本質量進行有效的管理,并采取系統化及規范化的管理手段,使得將病理標本信息管理系統應用于手術室管理工作中成為必要。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好標本的送檢流程,做好標本的分類、儲存、登記等環節,真正做到嚴謹操作、細致對待,將差錯發生率降到最低。有研究顯示,將病理標本信息管理系統應用在手術室標本質量管理中能夠發揮出有效的作用。本院通過使用病理標本信息管理系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中選出400例,將這些患者的手術病理標本400份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未使用病理標本信息管理系統的180例作為對照組;使用病理標本信息管理系統的220例作為研究組。兩組患者的各項一般資料比較均衡,具有良好的對照研究價值。
1.2 方法
對照組主要通過人工管理方法進行手術室標本管理工作,標本采集、保管、送檢、接收等諸多工作環節均有專人負責。研究組在手術室病理標本管理中應用病理標本信息管理系統,通過信息網絡技術開展信息化管理。具體如下:手術室護理人員將術中采集的便利標本信息詳細記錄并錄入到系統中,關聯患者的相關信息,形成相應的條形碼,并標注好患者手術信息、標本類型。將帶有患者信息的條形碼打印出來,在標本袋、病理申請單上進行粘貼。接受標本時通過進行條形碼的掃描,對相關信息快速獲取,并仔細核對。保證準確無誤后將標本送檢,得出診斷結果并登記,審核后錄入系統。在各個標本管理環節會有相應的狀態顯示,如“已采集”,“已打包”,“已送出”,“已轉運”,“已送達”,“已接收”等等。且該系統可以通過患者的姓名、床號等進行相應信息的查詢。
1.3 觀察指標
(1)統計對比兩組的差錯事件發生率。(2)統計對比兩組各項相關工作質量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0.0軟件分析數據,P<0.05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差錯事件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差錯事件發生率顯著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2.2 兩組手術室標本管理質量對比
研究組的各工作環節管理質量評分更高,工作質量更好(P<0.05),見表2。
3 討 論
手術室標本質量管理工作涉及一系列工作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會影響到最終病理檢查結果[2]。而通過在該工作中使用病理標本信息管理系統,顯著提升了手術室標本管理質量,減少了差錯事件的發生,能夠剛好的保障病理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應用價值較好,值得進行廣泛推廣[3]。
參考文獻
[1] 劉柯君.信息化病理標識在手術室病理標本規范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21):196-197.
[2] 袁 琦,陳 理,唐 英.護理質量管理工具在手術室標本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醫學,2019,45(06):438-439.
[3] 蔡 驊,蘇增標,施美蓉,等.病理標本信息管理系統在手術室標本質量管理中的作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5,36(08):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