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琴

【摘要】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益氣養陰湯連聯合二甲雙胍片治療的應用價值。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間氣陰兩虛型T2DM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二甲雙胍片)與觀察組(二甲雙胍片+益氣養陰湯)各50例,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1)觀察組總有效率(92.00%)高于對照組(76.00%),P<0.05。(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P>0.05。結論 T2DM患者采用益氣養陰湯聯合二甲雙胍片治療療效顯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廣。
【關鍵詞】T2DM;二甲雙胍片;益氣養陰湯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6..02
2型糖尿病(T2DM)是當前較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本病患者容易合并眾多并發癥,并發癥預后不良,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身體健康都造成嚴重威脅。糖尿病管理的關鍵在于控制血糖水平,阻止或延緩并發癥發生、進展,藥物治療、飲食干預、運動干預都是糖尿病管理的關鍵。二甲雙胍片是糖尿病治療的一線藥物,其具有多機制調節血糖的作用,但是對部分患者的治療效果不顯著[1]。本次研究探討益氣養陰湯聯合二甲雙胍片治療T2DM的臨床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間氣陰兩虛型T2DM患者100例,其中包括男53例、女47例,年齡55~78歲、平均(67.56±5.52)歲,采用隨機數字表分組,分為觀察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鹽酸二甲雙胍片0.5 g,3次/d,于三餐中或餐后口服。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治療基礎上,給予益氣養陰湯治療,組方:甘草、枳殼各6 g,黃連8 g,麥門冬10 g,知母12 g,丹參、天花粉、葛根、生地黃各15 g,黃精、太子參各20 g,水煎取汁300 ml,分為早晚2次溫服。兩組持續治療8周。治療期間,囑患者調理情志、適當運動、飲食控制。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1)觀察兩組治療總有效率,評價方法參考[2]。
(2)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包括。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處理,技術資料以“率”表示,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治療總有效率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2例,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3例,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x2=0.211,P>0.05。
3 討 論
T2DM屬于中醫“消渴病”范疇,其發生與素體陰虛、先天稟賦、勞欲過度、情志不遂、飲食失節等有關。初期患者主要為肺胃燥熱,肺胃陰津耗損,同時有燥熱與陰虛的癥狀,久則腎陰虧虛,逐漸表現為陰虛。肺、脾胃、腎是消渴病的病位,燥熱為標,陰虛是本。肺胃燥熱不僅造成陰津虧虛,還造成氣虛,氣隨津脫,就則產生氣虛的癥狀,因此氣陰兩虛證消渴病是較為常見的證型。陰虛血燥,機體血液運行不暢,氣虛則運血無力,因此患者多伴有淤血的癥狀[3]。此時患者的主要矛盾為氣陰兩虛,肺胃余熱成為次要矛盾,根據“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進行治療,此時以清熱瀉火治標,以益氣養陰治本。對氣陰兩虛型消渴病患者進行治療時,補氣不可溫燥,清熱不可苦寒,益氣養陰湯中黃精、太子參為君藥,具有補益陰津、益氣的效果,二者合用以發揮益氣養陰的效果;麥門冬、知母、生地黃為臣藥,麥門冬養陰生津、清心除煩,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生地黃養陰生津、清熱涼血,知母、生地黃也具有滋養腎水的效果,上述三藥具有增強君藥效果的作用;枳殼、丹參、黃連、葛根、天花粉為佐藥,枳殼消食除痞、行氣散滯,丹參活血化瘀,黃連苦寒清熱,葛根生津止渴,天花粉生津止渴;甘草為使藥,其清熱合中,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諸藥物合用以發揮清熱化瘀、益氣養陰的效果,因此治療氣陰兩虛型消渴病療效顯著。
從本次研究的結果上看來,將益氣養陰湯聯合二甲雙胍片應用于T2DM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其治療效果明顯較單獨使用二甲雙胍片的臨床療效更優;治療期間,患者未見明顯毒副作用,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說明將益氣養陰湯聯合二甲雙胍片治療T2DM的臨床療效顯著,安全性好。
綜上所述,T2DM患者采用益氣養陰湯聯合二甲雙胍片治療療效顯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宮斂智.益氣養陰湯治療氣陰兩虛型老年冠心病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1):132-133.
[2] 王福海.益氣養陰湯聯合西藥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氣陰兩虛)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8,32(11):32-35.
[3] 何 露.自擬益氣養陰湯聯合耳針治療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6(08):72-74.